唐山區(qū)域概率地震危險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1 11:51
依據(jù)歷史地震重演和構(gòu)造類比原則對唐山地區(qū)進行潛在震源區(qū)劃分,共確定出5個對研究區(qū)影響較大的潛在震源區(qū)。在確定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和地震動衰減關(guān)系后,將研究區(qū)網(wǎng)格化成60個均勻的獨立場地單元,計算每個場地單元未來可能遭受相應(yīng)超越概率的地震動峰值加速度;通過插值分析,將研究區(qū)原有地震區(qū)劃中的基巖峰值加速度等值線間隔由0.05 g進一步細化為0.01 g;得到研究區(qū)50年超越概率為10%的基巖水平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布圖,表明唐山8.0級潛在震源區(qū)對研究區(qū)未來影響最大。
【文章來源】:華北地震科學. 2020,38(01)
【文章頁數(shù)】: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東某場地概率地震危險性分析[J]. 紀春玲,董博.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2017(04)
[2]雙場點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及其應(yīng)用[J]. 雷建成,高孟潭,吳健,亢川川. 地震學報. 2010(03)
[3]南海北部地震危險性分析[J]. 陳仁法,康英,黃新輝,楊選,丁原章. 華南地震. 2009(04)
[4]山東地區(qū)地震危險性空間分布特征研究[J]. 竇海岳,陳時軍. 華北地震科學. 2009(03)
[5]廣東及鄰區(qū)地震活動特征及近期地震危險性分析[J]. 劉特培,楊向東,萬永芳. 華南地震. 2003(03)
[6]地震危險性分析中對烈度衰減的不確定性校正[J]. 鄭廣芬,陶夏新.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1991(02)
[7]地震區(qū)劃原則和方法的研究——以華北地區(qū)為例[J]. 時振梁,鄢家全,高孟潭. 地震學報. 1991(02)
[8]關(guān)于地震年平均發(fā)生率問題的探討[J]. 高孟潭. 國際地震動態(tài). 1988(01)
[9]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概述[J]. 高孟潭. 國際地震動態(tài). 1986(11)
[10]二灘水電站壩區(qū)場地地震危險性分析[J]. 章在墉,陳達生.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1982(03)
博士論文
[1]長周期地震動衰減關(guān)系研究[D]. 俞言祥.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本文編號:3076411
【文章來源】:華北地震科學. 2020,38(01)
【文章頁數(shù)】:1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東某場地概率地震危險性分析[J]. 紀春玲,董博.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2017(04)
[2]雙場點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及其應(yīng)用[J]. 雷建成,高孟潭,吳健,亢川川. 地震學報. 2010(03)
[3]南海北部地震危險性分析[J]. 陳仁法,康英,黃新輝,楊選,丁原章. 華南地震. 2009(04)
[4]山東地區(qū)地震危險性空間分布特征研究[J]. 竇海岳,陳時軍. 華北地震科學. 2009(03)
[5]廣東及鄰區(qū)地震活動特征及近期地震危險性分析[J]. 劉特培,楊向東,萬永芳. 華南地震. 2003(03)
[6]地震危險性分析中對烈度衰減的不確定性校正[J]. 鄭廣芬,陶夏新.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1991(02)
[7]地震區(qū)劃原則和方法的研究——以華北地區(qū)為例[J]. 時振梁,鄢家全,高孟潭. 地震學報. 1991(02)
[8]關(guān)于地震年平均發(fā)生率問題的探討[J]. 高孟潭. 國際地震動態(tài). 1988(01)
[9]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概述[J]. 高孟潭. 國際地震動態(tài). 1986(11)
[10]二灘水電站壩區(qū)場地地震危險性分析[J]. 章在墉,陳達生.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1982(03)
博士論文
[1]長周期地震動衰減關(guān)系研究[D]. 俞言祥.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本文編號:30764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0764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