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坳陷東部構造分析:先存斷裂與膏鹽巖發(fā)育對構造變形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11 10:17
新生代以來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持續(xù)碰撞,使得南天山重新復活,在塔里木盆地北緣形成包括庫車坳陷在內的復雜再生前陸盆地和褶皺沖斷帶。庫車坳陷西部由于其豐富的構造類型和油氣資源,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東部相對來說研究程度較低,對其構造特征、變形時空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將有利于完整地揭示庫車坳陷的整體構造特征,從而為理解中國西部中-新生代陸內構造變形和盆山耦合關系,以及庫車坳陷的油氣勘探提供借鑒。本論文以庫車坳陷東部為研究對象,利用野外地質調查、鉆井測井和地震資料,通過構造建模、構造平衡恢復、構造物理模擬等手段,開展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特征及主要影響因素分析,建立庫車坳陷東部分段構造地質模型,從而為油氣勘探提供一定的啟示。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庫車坳陷東部劃分為吐格爾明段和依奇克里克-亞肯段。吐格爾明段構造形態(tài)較為簡單,整體上為一個背斜,表現(xiàn)為受高角度先存基底斷裂控制,新生代構造變形被限制在先存斷裂上盤,并具有后展式的特點,背斜高點向北遷移;依奇克里克-亞肯段表現(xiàn)出多排背斜、后緣基底卷入與前緣薄皮滑脫、分層變形和前展式的特點。(2)庫車坳陷東部存在吐格爾明古隆起、依奇克里克古隆起和克拉蘇古...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1.2.1 庫車坳陷構造特征研究現(xiàn)狀
1.2.2 庫車坳陷古構造研究現(xiàn)狀
1.2.3 存在的問題
1.3 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創(chuàng)新性認識
2 庫車坳陷區(qū)域地質背景
2.1 大地構造背景
2.2 主要構造特征
2.3 地層發(fā)育特征
3 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研究
3.1 吐格爾明段構造變形特征
3.1.1 吐格爾明段東部構造變形特征
3.1.2 吐格爾明段中部構造變形特征
3.1.3 吐格爾明段西部構造變形特征
3.2 依奇克里克-亞肯段構造變形特征
3.2.1 依奇克里克-亞肯段東部構造變形特征
3.2.2 依奇克里克-亞肯段西部構造變形特征
3.3 庫車坳陷東部東西分段差異變形分析
4 構造演化特征
4.1 構造變形期次分析
4.2 吐格爾明段構造演化
4.3 依奇克里克-亞肯段構造演化
5 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5.1 先存構造
5.1.1 古隆起的識別
5.1.2 剝蝕厚度恢復
5.2 膏鹽巖發(fā)育特征
6 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物理模擬
6.1 物理模擬基本理論
6.2 實驗設置
6.3 實驗結果
6.4 討論
7 認識和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里木盆地含鹽褶皺沖斷帶變形特征與變形機制[J]. 汪偉,尹宏偉,周鵬,周露,王斌,賈東. 新疆石油地質. 2019(01)
[2]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樣式及演化特征[J]. 張瑋,徐振平,趙鳳全,吳少軍,黃誠,章學岐. 新疆石油地質. 2019(01)
[3]庫車坳陷克拉蘇構造帶鹽上和鹽下構造變形差異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 楊克基,漆家福,馬寶軍,孫統(tǒng),張希晨,張帥.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8(02)
[4]迪那1區(qū)塊目的層堵漏技術[J]. 宮艷波. 石化技術. 2018(03)
[5]庫車坳陷迪那2氣田古近系砂巖儲層孔隙構造-成巖演化[J]. 袁靜,李欣堯,李際,李春堂,王尉,肖香姣,俞國鼎,吳永平. 地質學報. 2017(09)
[6]New Apatite Fission-Track Ages of the Western Kuqa Depression:Implications for the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 Tianshan,Xinjiang[J]. YANG Wei,LI Jianfeng,GUO Zhaojie,Marc JOLIVET,Gloria HEILBRON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7(02)
[7]庫車坳陷東段差異構造變形特征及控制因素[J]. 滕學清,李勇,楊沛,楊克基,李寧,謝恩.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7(02)
[8]庫車坳陷構造裂縫發(fā)育特征及分布規(guī)律[J]. 于璇,侯貴廷,能源,李杰,魏紅興. 高校地質學報. 2016(04)
[9]庫車東部迪北-依奇克里克構造帶斷裂活動與演化特征[J]. 黃梧桓,汪新. 科技通報. 2016(08)
[10]庫車坳陷秋里塔格構造帶構造變形控制因素及分段特征[J]. 李建鋒,谷永興,劉永雷,黎麗,劉軍,曾鴻.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6(04)
博士論文
[1]庫車坳陷白堊紀古隆起恢復及油氣成藏效應研究[D]. 宋敘.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8
[2]塔里木溫宿-輪臺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對大型天然氣聚集的控制[D]. 李勇.浙江大學 2018
[3]含鹽沉積盆地鹽構造分析和物理模擬[D]. 吳珍云.南京大學 2014
[4]南天山庫車坳陷西段新生代鹽構造:構造分析和物理模擬[D]. 唐鵬程.浙江大學 2011
[5]南天山南緣中西段構造變形特征與控制因素[D]. 王清華.浙江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庫車坳陷西段新生代鹽構造演化過程的物理模擬研究[D]. 董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8
[2]庫車坳陷東段山前帶構造特征[D]. 曹遠志.西北大學 2009
[3]庫車坳陷上第三系吉迪克組沉積儲層研究[D]. 王利剛.西南石油學院 2004
[4]庫車坳陷東部白堊—第三系層序地層及沉積體系研究[D]. 陸亞秋.西北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028949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1.2.1 庫車坳陷構造特征研究現(xiàn)狀
1.2.2 庫車坳陷古構造研究現(xiàn)狀
1.2.3 存在的問題
1.3 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創(chuàng)新性認識
2 庫車坳陷區(qū)域地質背景
2.1 大地構造背景
2.2 主要構造特征
2.3 地層發(fā)育特征
3 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研究
3.1 吐格爾明段構造變形特征
3.1.1 吐格爾明段東部構造變形特征
3.1.2 吐格爾明段中部構造變形特征
3.1.3 吐格爾明段西部構造變形特征
3.2 依奇克里克-亞肯段構造變形特征
3.2.1 依奇克里克-亞肯段東部構造變形特征
3.2.2 依奇克里克-亞肯段西部構造變形特征
3.3 庫車坳陷東部東西分段差異變形分析
4 構造演化特征
4.1 構造變形期次分析
4.2 吐格爾明段構造演化
4.3 依奇克里克-亞肯段構造演化
5 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5.1 先存構造
5.1.1 古隆起的識別
5.1.2 剝蝕厚度恢復
5.2 膏鹽巖發(fā)育特征
6 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物理模擬
6.1 物理模擬基本理論
6.2 實驗設置
6.3 實驗結果
6.4 討論
7 認識和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里木盆地含鹽褶皺沖斷帶變形特征與變形機制[J]. 汪偉,尹宏偉,周鵬,周露,王斌,賈東. 新疆石油地質. 2019(01)
[2]庫車坳陷東部構造變形樣式及演化特征[J]. 張瑋,徐振平,趙鳳全,吳少軍,黃誠,章學岐. 新疆石油地質. 2019(01)
[3]庫車坳陷克拉蘇構造帶鹽上和鹽下構造變形差異及其控制因素分析[J]. 楊克基,漆家福,馬寶軍,孫統(tǒng),張希晨,張帥.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8(02)
[4]迪那1區(qū)塊目的層堵漏技術[J]. 宮艷波. 石化技術. 2018(03)
[5]庫車坳陷迪那2氣田古近系砂巖儲層孔隙構造-成巖演化[J]. 袁靜,李欣堯,李際,李春堂,王尉,肖香姣,俞國鼎,吳永平. 地質學報. 2017(09)
[6]New Apatite Fission-Track Ages of the Western Kuqa Depression:Implications for the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 Tianshan,Xinjiang[J]. YANG Wei,LI Jianfeng,GUO Zhaojie,Marc JOLIVET,Gloria HEILBRON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7(02)
[7]庫車坳陷東段差異構造變形特征及控制因素[J]. 滕學清,李勇,楊沛,楊克基,李寧,謝恩.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2017(02)
[8]庫車坳陷構造裂縫發(fā)育特征及分布規(guī)律[J]. 于璇,侯貴廷,能源,李杰,魏紅興. 高校地質學報. 2016(04)
[9]庫車東部迪北-依奇克里克構造帶斷裂活動與演化特征[J]. 黃梧桓,汪新. 科技通報. 2016(08)
[10]庫車坳陷秋里塔格構造帶構造變形控制因素及分段特征[J]. 李建鋒,谷永興,劉永雷,黎麗,劉軍,曾鴻.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6(04)
博士論文
[1]庫車坳陷白堊紀古隆起恢復及油氣成藏效應研究[D]. 宋敘.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8
[2]塔里木溫宿-輪臺晚古生代古隆起及對大型天然氣聚集的控制[D]. 李勇.浙江大學 2018
[3]含鹽沉積盆地鹽構造分析和物理模擬[D]. 吳珍云.南京大學 2014
[4]南天山庫車坳陷西段新生代鹽構造:構造分析和物理模擬[D]. 唐鵬程.浙江大學 2011
[5]南天山南緣中西段構造變形特征與控制因素[D]. 王清華.浙江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庫車坳陷西段新生代鹽構造演化過程的物理模擬研究[D]. 董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18
[2]庫車坳陷東段山前帶構造特征[D]. 曹遠志.西北大學 2009
[3]庫車坳陷上第三系吉迪克組沉積儲層研究[D]. 王利剛.西南石油學院 2004
[4]庫車坳陷東部白堊—第三系層序地層及沉積體系研究[D]. 陸亞秋.西北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0289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02894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