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蓋提斜坡奧陶系斷裂活動與油氣成藏
發(fā)布時間:2021-02-09 04:54
麥蓋提斜坡在其形成演化過程中經歷了多期構造運動,構造應力場多次發(fā)生改變,從而發(fā)育多期次活動的斷裂構造,成為斜坡帶的一個顯著特征。麥蓋提斜坡不同期次斷裂構造的構造變形樣式各異,形成演化復雜,對其構造樣式、組合關系、形成時代、演化過程和成因機制的認識難度大。而斜坡區(qū)已發(fā)現(xiàn)的油氣藏均發(fā)育在斷裂構造帶,斷裂活動對油氣成藏具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將麥蓋提斜坡區(qū)奧陶系斷裂作為研究對象,以現(xiàn)代構造地質學、構造解析學理論和方法,斷層及相關褶皺理論以及平衡剖面技術等為手段,對麥蓋提斜坡斷裂活動和其對油氣的控制作用展開研究。主要取得的認識有:(1)斷裂活動對巖性的改良有很大的作用,斷裂上盤下盤對沉積厚度有影響,進而控制了烴源巖分布及儲蓋組合情況,而且向下切穿寒武系烴源巖,可以作為重要的油氣運移通道。(2)麥蓋提斜坡的絕大多數(shù)圈閉均發(fā)育在斷裂帶內。斷裂發(fā)育演化史與各個成藏要素之間的時空匹配關系有著緊密聯(lián)系,直接決定著油氣的運移和賦存情況。在古潛山背景上接受沉積,斷裂活動微弱,在古潛山的上方和周圍不僅有構造類型的圈閉,而且還發(fā)育地層圈閉、古潛山圈閉。(3)深大斷裂可能導致油氣沿斷裂大量散失,使古油氣藏被破壞、再調...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論文研究來源及意義
1.2 發(fā)展趨勢
1.2.1 研究區(qū)塊現(xiàn)狀
1.2.2 研究區(qū)斷裂帶研究現(xiàn)狀
1.2.3 國內外斷裂方法研究現(xiàn)狀
1.2.4 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內容
1.4 實際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認識
第2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
2.1 地質背景
2.2 地層特征
2.3 構造及演化特征
2.4 油氣顯示
第3章 斷裂特征及活動期次
3.1 區(qū)域構造格局及構造演化特征
3.2 斷裂系統(tǒng)、分級及構造樣式
3.2.1 斷裂系統(tǒng)
3.2.2 斷裂分級
3.2.3 構造樣式分類
3.2.4 斷層相關褶皺
3.3 主要斷裂特征及其演化史
3.3.1 瑪東斷裂帶
3.3.2 巴什托普斷裂帶
3.3.3 瑪扎塔格斷裂帶
3.3.4 鳥山斷裂帶
第4章 斷裂活動與油氣成藏的關系
4.1 斷裂控制地層分布
4.1.1 斷裂對烴源巖的影響
4.1.2 斷裂對儲蓋組合的影響
4.2 斷裂對油氣運聚的影響
4.2.1 斷裂影響圈閉的形成及改善
4.2.2 斷裂是油氣運移的主要通道
4.2.3 斷裂對油氣藏的形成、破壞和改造作用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025081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論文研究來源及意義
1.2 發(fā)展趨勢
1.2.1 研究區(qū)塊現(xiàn)狀
1.2.2 研究區(qū)斷裂帶研究現(xiàn)狀
1.2.3 國內外斷裂方法研究現(xiàn)狀
1.2.4 存在的問題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內容
1.4 實際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認識
第2章 區(qū)域地質概況
2.1 地質背景
2.2 地層特征
2.3 構造及演化特征
2.4 油氣顯示
第3章 斷裂特征及活動期次
3.1 區(qū)域構造格局及構造演化特征
3.2 斷裂系統(tǒng)、分級及構造樣式
3.2.1 斷裂系統(tǒng)
3.2.2 斷裂分級
3.2.3 構造樣式分類
3.2.4 斷層相關褶皺
3.3 主要斷裂特征及其演化史
3.3.1 瑪東斷裂帶
3.3.2 巴什托普斷裂帶
3.3.3 瑪扎塔格斷裂帶
3.3.4 鳥山斷裂帶
第4章 斷裂活動與油氣成藏的關系
4.1 斷裂控制地層分布
4.1.1 斷裂對烴源巖的影響
4.1.2 斷裂對儲蓋組合的影響
4.2 斷裂對油氣運聚的影響
4.2.1 斷裂影響圈閉的形成及改善
4.2.2 斷裂是油氣運移的主要通道
4.2.3 斷裂對油氣藏的形成、破壞和改造作用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0250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025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