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孔辛頭矽卡巖型鐵銅鉬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1-01-28 21:51
孔辛頭礦床是膠東中生代礦集區(qū)棲蓬福成礦帶內一個典型的中型規(guī)模矽卡巖鐵銅鉬多金屬礦床。本論文以該礦床及賦礦巖體——院格莊花崗巖為研究對象,通過開展系統(tǒng)的成因礦物學、巖石地球化學、成礦年代學、同位素以及流體地球化學等研究,分析了該礦床賦礦巖體——院格莊花崗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巖構造背景,對輝石、石榴子石以及磁鐵礦等代表性矽卡巖礦物開展了成因礦物學研究,利用輝鉬礦Re-Os同位素確定其成礦年齡,通過硫同位素以及流體包裹體示蹤其成礦物質來源,最終探討了該礦床的成因機制。院格莊巖體巖性為二長花崗巖,巖漿分異程度較高,屬高鉀富堿的鈣堿性巖系列,顯示準鋁質—過鋁質特征,是殼�;旌蟻碓吹亩嚯A段復式巖體。巖體中輝鉬礦Re-Os同位素分析獲得模式年齡119117Ma,等時線年齡117.8±5.7Ma,與前人獲得的成巖年齡113.4±2.5Ma一致,與區(qū)內其他典型鉬礦成礦時代一致,形成于燕山晚期。典型矽卡巖礦物學研究表明,輝石主要屬于透輝石—次透輝石系列,與典型的矽卡巖型鉬礦部分一致;石榴子石屬于鈣鐵榴石—鈣鋁榴石系列,指示成礦壓力相對較小,并且有利于裂隙的發(fā)育和成礦熱液的運移,促進熱...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選題背景與項目依托
1.2 研究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1.2.1 矽卡巖型鉬礦研究現(xiàn)狀
1.2.2 磁鐵礦單礦物研究現(xiàn)狀
1.2.3 膠東鉬礦床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和意義
1.3.1 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
1.3.2 研究意義
1.4 技術路線
1.4.1 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
1.4.2 完成工作量
2 區(qū)域地質背景
2.1 地層
2.1.1 古元古界
2.1.2 中生界
2.1.3 新生界
2.2 巖漿巖
2.3 構造
2.4 區(qū)域地質演化史
2.5 區(qū)域礦產
3 礦床地質特征
3.1 礦區(qū)地質
3.1.1 地層
3.1.2 巖漿巖
3.1.3 構造
3.2 礦體特征
3.3 礦石特征
3.3.1 礦物組成
3.3.2 結構構造
3.4 圍巖蝕變
3.5 成礦期次和階段劃分
4 院格莊巖體地質地球化學特征
4.1 巖相學研究
4.2 元素地球化學
4.2.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4.2.2 主量元素
4.2.3 微量、稀土元素
4.2.4 巖漿演化和構造背景
5 典型礦物學特征
5.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5.2 磁鐵礦
5.2.1 電子探針
5.2.2 微量元素
5.2.3 O同位素
5.3 輝石
5.4 石榴子石
6 同位素及流體地球化學
6.1 同位素年代學
6.1.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6.1.2 輝鉬礦Re-Os同位素測年
6.2 流體地球化學
6.2.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6.2.2 巖相學特征
6.2.3 激光拉曼光譜學特征
6.2.4 顯微測溫與鹽度
6.2.5 成礦流體的密度與壓力
6.2.6 成礦流體的pH與Eh
6.3 硫同位素地球化學
6.3.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6.3.2 S同位素
7 成礦機制探討
7.1 成巖成礦時代
7.2 成礦物質來源
7.3 成礦過程分析
7.4 礦床成因機制
8 結論
8.1 取得的認識
8.2 存在問題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東部大陸巖石圈地幔及幔源巖漿巖水含量和氫同位素組成[J]. 徐崢,龔冰,趙子福.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6(04)
[2]滇西勐養(yǎng)花崗巖體暗色包體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J]. 鄒光富,毛瓊,叢峰,林仕良,李再會,高永娟. 中國地質. 2016(02)
[3]粵北大寶山礦區(qū)船肚巖體和大寶山花崗斑巖鋯石LA-ICP-MS U-Pb年齡及多階段成礦分析[J]. 何國朝,張健,伍靜,黃文婷,林書平,梁華英,王要武.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6(01)
[4]山東孔辛頭銅鉬礦成礦時代及物質來源:來自黃銅礦、輝鉬礦Re-Os同位素證據(jù)[J]. 李超,裴浩翔,王登紅,周利敏,趙鴻,李欣尉,屈文俊,杜安道. 地質學報. 2016(02)
[5]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陸內斑巖型礦床的成巖成礦作用[J]. 周濤發(fā),王世偉,袁峰,范裕,張達玉,常印佛,Noel CWHITE. 巖石學報. 2016(02)
[6]湘南銅山嶺銅多金屬礦田成巖成礦作用年代學研究[J]. 盧友月,付建明,程順波,劉樹生,黎傳標,張利國,馬麗艷.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5(06)
[7]湘南銅山嶺銅多金屬礦床成礦物質來源的S、Pb、C同位素約束[J]. 蔡應雄,譚娟娟,楊紅梅,盧山松,段瑞春,邱嘯飛,程順波,楊小莉. 地質學報. 2015(10)
[8]膠東中生代動力學演化及主要金屬礦床成礦系列[J]. 丁正江,孫豐月,劉福來,劉建輝,彭齊鳴,紀攀,李碧樂,張丕建. 巖石學報. 2015(10)
[9]地球科學中鐵同位素研究進展[J]. 何永勝,胡東平,朱傳衛(wèi). 地學前緣. 2015(05)
[10]青海省都蘭縣雙慶鐵礦床磁鐵礦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意義[J]. 何朝鑫,陳翠華,李佑國,張燕,李長山,尹力,宋玉坤,涂宗林,丁學寬,饒鋮. 礦物學報. 2015(03)
博士論文
[1]廣東大降坪和大寶山硫化物礦床多元同位素與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示蹤研究[D]. 宋世明.南京大學 2011
[2]粵北大寶山鉬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前景研究[D]. 王磊.中國地質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遼西葫蘆島楊鋼地區(qū)鉬多金屬礦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D]. 代連鐸.吉林大學 2015
[2]欒川礦集區(qū)南泥湖與上房溝鉬多金屬礦床成巖成礦特征對比研究[D]. 唐燦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5
[3]膠東邢家山大型鎢鉬礦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研究[D]. 薛玉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4]黃沙坪鉛鋅礦床成礦流體地球化學及深度估算[D]. 王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3
[5]黑龍江省五道嶺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D]. 史鵬會.吉林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005752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選題背景與項目依托
1.2 研究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
1.2.1 矽卡巖型鉬礦研究現(xiàn)狀
1.2.2 磁鐵礦單礦物研究現(xiàn)狀
1.2.3 膠東鉬礦床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內容和意義
1.3.1 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
1.3.2 研究意義
1.4 技術路線
1.4.1 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
1.4.2 完成工作量
2 區(qū)域地質背景
2.1 地層
2.1.1 古元古界
2.1.2 中生界
2.1.3 新生界
2.2 巖漿巖
2.3 構造
2.4 區(qū)域地質演化史
2.5 區(qū)域礦產
3 礦床地質特征
3.1 礦區(qū)地質
3.1.1 地層
3.1.2 巖漿巖
3.1.3 構造
3.2 礦體特征
3.3 礦石特征
3.3.1 礦物組成
3.3.2 結構構造
3.4 圍巖蝕變
3.5 成礦期次和階段劃分
4 院格莊巖體地質地球化學特征
4.1 巖相學研究
4.2 元素地球化學
4.2.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4.2.2 主量元素
4.2.3 微量、稀土元素
4.2.4 巖漿演化和構造背景
5 典型礦物學特征
5.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5.2 磁鐵礦
5.2.1 電子探針
5.2.2 微量元素
5.2.3 O同位素
5.3 輝石
5.4 石榴子石
6 同位素及流體地球化學
6.1 同位素年代學
6.1.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6.1.2 輝鉬礦Re-Os同位素測年
6.2 流體地球化學
6.2.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6.2.2 巖相學特征
6.2.3 激光拉曼光譜學特征
6.2.4 顯微測溫與鹽度
6.2.5 成礦流體的密度與壓力
6.2.6 成礦流體的pH與Eh
6.3 硫同位素地球化學
6.3.1 樣品特征和實驗方法
6.3.2 S同位素
7 成礦機制探討
7.1 成巖成礦時代
7.2 成礦物質來源
7.3 成礦過程分析
7.4 礦床成因機制
8 結論
8.1 取得的認識
8.2 存在問題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東部大陸巖石圈地幔及幔源巖漿巖水含量和氫同位素組成[J]. 徐崢,龔冰,趙子福.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6(04)
[2]滇西勐養(yǎng)花崗巖體暗色包體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J]. 鄒光富,毛瓊,叢峰,林仕良,李再會,高永娟. 中國地質. 2016(02)
[3]粵北大寶山礦區(qū)船肚巖體和大寶山花崗斑巖鋯石LA-ICP-MS U-Pb年齡及多階段成礦分析[J]. 何國朝,張健,伍靜,黃文婷,林書平,梁華英,王要武.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6(01)
[4]山東孔辛頭銅鉬礦成礦時代及物質來源:來自黃銅礦、輝鉬礦Re-Os同位素證據(jù)[J]. 李超,裴浩翔,王登紅,周利敏,趙鴻,李欣尉,屈文俊,杜安道. 地質學報. 2016(02)
[5]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陸內斑巖型礦床的成巖成礦作用[J]. 周濤發(fā),王世偉,袁峰,范裕,張達玉,常印佛,Noel CWHITE. 巖石學報. 2016(02)
[6]湘南銅山嶺銅多金屬礦田成巖成礦作用年代學研究[J]. 盧友月,付建明,程順波,劉樹生,黎傳標,張利國,馬麗艷.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15(06)
[7]湘南銅山嶺銅多金屬礦床成礦物質來源的S、Pb、C同位素約束[J]. 蔡應雄,譚娟娟,楊紅梅,盧山松,段瑞春,邱嘯飛,程順波,楊小莉. 地質學報. 2015(10)
[8]膠東中生代動力學演化及主要金屬礦床成礦系列[J]. 丁正江,孫豐月,劉福來,劉建輝,彭齊鳴,紀攀,李碧樂,張丕建. 巖石學報. 2015(10)
[9]地球科學中鐵同位素研究進展[J]. 何永勝,胡東平,朱傳衛(wèi). 地學前緣. 2015(05)
[10]青海省都蘭縣雙慶鐵礦床磁鐵礦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意義[J]. 何朝鑫,陳翠華,李佑國,張燕,李長山,尹力,宋玉坤,涂宗林,丁學寬,饒鋮. 礦物學報. 2015(03)
博士論文
[1]廣東大降坪和大寶山硫化物礦床多元同位素與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示蹤研究[D]. 宋世明.南京大學 2011
[2]粵北大寶山鉬多金屬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前景研究[D]. 王磊.中國地質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遼西葫蘆島楊鋼地區(qū)鉬多金屬礦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D]. 代連鐸.吉林大學 2015
[2]欒川礦集區(qū)南泥湖與上房溝鉬多金屬礦床成巖成礦特征對比研究[D]. 唐燦輝.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5
[3]膠東邢家山大型鎢鉬礦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研究[D]. 薛玉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4
[4]黃沙坪鉛鋅礦床成礦流體地球化學及深度估算[D]. 王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3
[5]黑龍江省五道嶺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成因[D]. 史鵬會.吉林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005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300575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