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高光譜遙感的遼寧丹東—鳳城地熱區(qū)蝕變信息提取
發(fā)布時間:2021-01-21 03:44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矛盾愈發(fā)尖銳,發(fā)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成為許多國家的發(fā)展議題。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tǒng)能源資源已逐漸枯竭且對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破壞,面對一系列接踵而來的問題,清潔能源變得尤為重要。地熱資源是指能夠為人類所利用的地球內部的熱能資源作為一種清潔、綠色、低碳的可再生新能源,地熱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對節(jié)能減排緩解能源危機與氣候變暖等方面有重要意義。地熱資源作為可再生能源,逐漸取代了其他形式能源的使用,儼然成為未來能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tǒng)能源相比,地熱資源更加具備優(yōu)勢,如:儲量巨大、可再生和環(huán)保等,不僅清潔,可以就地取用,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近年來,地熱資源逐漸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為輔助探尋地熱能源,基于丹東-鳳城地區(qū)的多高遙感影像數據,結合丹東-鳳城地區(qū)溫泉點地面實測礦物樣品中蝕變礦物的波譜信息,對比驗證丹東-鳳城地區(qū)蝕變礦物的空間分布與地熱能源之間的關系。本次研究中選用多光譜ASTER影像和高光譜Hyperion影像作為數據源,基于遙感影像處理軟件ENVI,將研究區(qū)內蝕變礦物信息的特點和波譜特征與地面實測數據進行綜合對比分析...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地理位置圖
圖 2.2 區(qū)域地質構造圖(李文慶,2015)究區(qū)位于遼寧省丹東市東北部,遼寧省南部,龍崗地塊以北。區(qū)內主裂谷(圖 2.2)。究區(qū)南部的遼南地塊具有石英閃長巖與花崗閃長巖組合。北龍港地塊
圖 2.3 遼寧東部地區(qū)地質簡圖究區(qū)西南部中生代地層為侏羅紀和白堊紀,東北和東南部的中生界地系,研究區(qū)北部存在古生界寒武-奧陶系露頭。研究區(qū)內北部地區(qū)還出青白口系,出露面積小且分散。研究區(qū)西北部和北部出露有太古界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ASTER數據的金川銅鎳礦床外圍遙感找礦預測[J]. 成功,朱佳瑋,毛先成. 國土資源遙感. 2016(01)
[2]基于不同巖性背景的遙感影像蝕變礦物信息提取[J]. 于巖,李建國,陳圣波,高學生,路鵬,黃爽,張晨曦.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5(08)
[3]中國地熱資源特點與發(fā)展對策[J]. 周總瑛,劉世良,劉金俠. 自然資源學報. 2015(07)
[4]基于ASTER的哈密土墩地區(qū)構造及蝕變信息提取與找礦預測[J]. 陳菁,周萍. 地質力學學報. 2015(02)
[5]基于ENVl的Hyperion數據預處理方法[J]. 楊玲莉,張廷斌,何菊紅,悅永崢,張雨晨. 河南科技. 2015(09)
[6]基于ASTER數據的遙感蝕變信息提取——以內蒙古萬合永火山盆地為例[J]. 江昌祿,吳仁貴,彭啟輝,祝洪濤.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3)
[7]玉龍斑巖銅礦帶北段ASTER遙感蝕變信息提取與優(yōu)選[J]. 別小娟,孫傳敏,張廷斌,易桂花,郭娜,吳華. 中國礦業(yè). 2014(04)
[8]新疆彥達木地區(qū)遙感蝕變信息提取應用研究[J]. 竇雅娟,朱谷昌,肖滋澤,梁靜. 礦產勘查. 2014(02)
[9]基于ETM+和ASTER數據的礦化蝕變信息提取[J]. 張船紅,何政偉. 地理空間信息. 2013(04)
[10]基于SAM與SVM的高光譜遙感蝕變信息提取[J]. 閻繼寧,周可法,王金林,王珊珊,汪瑋,李東.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13(19)
博士論文
[1]遼寧東部地區(qū)地熱特征及巖石放射性生熱對地熱資源潛力的影響[D]. 李文慶.吉林大學 2015
[2]高光譜遙感影像空譜特征提取與分類方法研究[D]. 康旭東.湖南大學 2015
[3]西南三江德欽—木里地區(qū)銅多金屬遙感找礦信息研究[D]. 鄧輝.成都理工大學 2014
[4]高光譜遙感影像處理與地質應用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 王茂芝.成都理工大學 2014
[5]面向找礦的高光譜遙感巖礦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徐元進.中國地質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基于遙感地質解譯和蝕變信息提取的找礦區(qū)預測[D]. 張夏青.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2]長白山地區(qū)地熱資源潛力預測遙感研究[D]. 張福坤.吉林大學 2016
[3]云南個舊普雄多源光譜遙感礦物光譜特征分析及找礦信息提取[D]. 吳浩.中國地質大學 2016
[4]基于ASTER數據的遙感地質信息提取及綜合成礦預測研究[D]. 王鋒德.云南大學 2013
[5]撫州地區(qū)Hyperion高光譜數據混合像元的分解方法研究[D]. 周清.東華理工大學 2012
[6]ASTER數據地質異常信息遙感研究[D]. 李淼淼.吉林大學 2012
[7]西藏墨竹工卡地區(qū)遙感找礦信息提取研究[D]. 張船紅.成都理工大學 2011
[8]基于高光譜Hyperion數據的粘土礦信息提取應用研究[D]. 劉衍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9]東昆侖遙感礦化蝕變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羅慧芬.成都理工大學 2010
[10]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蝕變提取與應用[D]. 陳析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9
本文編號:2990392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區(qū)地理位置圖
圖 2.2 區(qū)域地質構造圖(李文慶,2015)究區(qū)位于遼寧省丹東市東北部,遼寧省南部,龍崗地塊以北。區(qū)內主裂谷(圖 2.2)。究區(qū)南部的遼南地塊具有石英閃長巖與花崗閃長巖組合。北龍港地塊
圖 2.3 遼寧東部地區(qū)地質簡圖究區(qū)西南部中生代地層為侏羅紀和白堊紀,東北和東南部的中生界地系,研究區(qū)北部存在古生界寒武-奧陶系露頭。研究區(qū)內北部地區(qū)還出青白口系,出露面積小且分散。研究區(qū)西北部和北部出露有太古界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ASTER數據的金川銅鎳礦床外圍遙感找礦預測[J]. 成功,朱佳瑋,毛先成. 國土資源遙感. 2016(01)
[2]基于不同巖性背景的遙感影像蝕變礦物信息提取[J]. 于巖,李建國,陳圣波,高學生,路鵬,黃爽,張晨曦.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5(08)
[3]中國地熱資源特點與發(fā)展對策[J]. 周總瑛,劉世良,劉金俠. 自然資源學報. 2015(07)
[4]基于ASTER的哈密土墩地區(qū)構造及蝕變信息提取與找礦預測[J]. 陳菁,周萍. 地質力學學報. 2015(02)
[5]基于ENVl的Hyperion數據預處理方法[J]. 楊玲莉,張廷斌,何菊紅,悅永崢,張雨晨. 河南科技. 2015(09)
[6]基于ASTER數據的遙感蝕變信息提取——以內蒙古萬合永火山盆地為例[J]. 江昌祿,吳仁貴,彭啟輝,祝洪濤.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3)
[7]玉龍斑巖銅礦帶北段ASTER遙感蝕變信息提取與優(yōu)選[J]. 別小娟,孫傳敏,張廷斌,易桂花,郭娜,吳華. 中國礦業(yè). 2014(04)
[8]新疆彥達木地區(qū)遙感蝕變信息提取應用研究[J]. 竇雅娟,朱谷昌,肖滋澤,梁靜. 礦產勘查. 2014(02)
[9]基于ETM+和ASTER數據的礦化蝕變信息提取[J]. 張船紅,何政偉. 地理空間信息. 2013(04)
[10]基于SAM與SVM的高光譜遙感蝕變信息提取[J]. 閻繼寧,周可法,王金林,王珊珊,汪瑋,李東.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13(19)
博士論文
[1]遼寧東部地區(qū)地熱特征及巖石放射性生熱對地熱資源潛力的影響[D]. 李文慶.吉林大學 2015
[2]高光譜遙感影像空譜特征提取與分類方法研究[D]. 康旭東.湖南大學 2015
[3]西南三江德欽—木里地區(qū)銅多金屬遙感找礦信息研究[D]. 鄧輝.成都理工大學 2014
[4]高光譜遙感影像處理與地質應用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 王茂芝.成都理工大學 2014
[5]面向找礦的高光譜遙感巖礦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徐元進.中國地質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基于遙感地質解譯和蝕變信息提取的找礦區(qū)預測[D]. 張夏青.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2]長白山地區(qū)地熱資源潛力預測遙感研究[D]. 張福坤.吉林大學 2016
[3]云南個舊普雄多源光譜遙感礦物光譜特征分析及找礦信息提取[D]. 吳浩.中國地質大學 2016
[4]基于ASTER數據的遙感地質信息提取及綜合成礦預測研究[D]. 王鋒德.云南大學 2013
[5]撫州地區(qū)Hyperion高光譜數據混合像元的分解方法研究[D]. 周清.東華理工大學 2012
[6]ASTER數據地質異常信息遙感研究[D]. 李淼淼.吉林大學 2012
[7]西藏墨竹工卡地區(qū)遙感找礦信息提取研究[D]. 張船紅.成都理工大學 2011
[8]基于高光譜Hyperion數據的粘土礦信息提取應用研究[D]. 劉衍宏.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0
[9]東昆侖遙感礦化蝕變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羅慧芬.成都理工大學 2010
[10]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蝕變提取與應用[D]. 陳析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9
本文編號:29903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990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