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論文 >

黔東南石英脈型金礦床鎢富集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7 13:49
【摘要】:黔東南天柱—錦屏—黎平(天—錦—黎)地區(qū)作為貴州省兩大金礦集區(qū)之一,區(qū)內有眾多石英脈型金礦床和蝕變巖型金礦床產出。產于下江群清水江組低綠片巖相淺變質巖系中的石英脈型金礦床,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礦特征。與江南造山帶及華南區(qū)其他造山型金礦一樣,為加里東期陸內造山運動的產物,部分石英脈型金礦床中以W為代表的高溫親石元素富集機理尚不清楚,制約了該區(qū)金礦床的深入研究。浙江諸暨陳蔡群發(fā)育了從低綠片巖相到高角閃巖相的巖石組合,變質時代主要為加里東期,其變質溫度和壓力等都已經得到精確厘定,為研究華南加里東期變質過程中W的遷移特征提供理想的地質剖面。黔東南石英脈型金礦區(qū)所受構造復雜程度和不同成礦熱液流體的影響,很難找到一種通用而有效的方法來闡釋變質過程W的賦存狀態(tài)與富集機制。因此,本文通過野外地質調查取樣和室內巖相學特征分析,應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四級桿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Q-ICP-MS)及LA-ICP-MS原位微區(qū)分析系統(tǒng),對黔東南石英脈型金礦區(qū)含金石英脈、近礦圍巖、賦礦地層及陳蔡雜巖巖石學特征、微量元素組合特征進行分析,同時對不同變質相巖類中與W密切相關的金紅石、榍石、鈦鐵礦等含鈦礦物和綠泥石、黑云母、普通角閃石、透輝石、石榴子石等富鎢礦物微量元素進行測定。結合前人豐富的研究成果,系統(tǒng)闡釋華南加里東期變質過程中W的遷移特征,進一步探討黔東南石英脈型金礦床中鎢的賦存狀態(tài)和富集機制。取得以下認識:華南加里東變質初期,是Au、As、W、Sb等微量元素主要富集階段。隨變質作用進行,黔東南金礦區(qū)受復雜構造運動和斷裂帶影響,由變質熱液攜帶的W在遷移過程中與圍巖中局部高含量鈣質硅酸鹽礦物結合,結晶形成極少數細粒白鎢礦晶體,賦存于含礦石英脈體中。變質作用過程中,W主要富集于低綠片巖相淺變質巖系礦物中,其中黑云母為主要載體礦物,其次為鈦鐵礦。隨變質程度增加,黑云母、鈦鐵礦中賦存的大量W被釋放進入變質熱液流體遷移散失,同時金紅石、榍石等含鈦礦物及綠泥石、普通角閃石、透輝石、石榴子石等礦物中W也將被釋放進入變質熱液流體遷移。其中黑云母變質成普通角閃石到輝石這一過程為加里東期變質過程中W的主要釋放過程。極少數賦存于含礦石英脈中的白鎢礦,隨變質程度的進一步增加,變形和重結晶作用日益增加,白鎢礦中的W元素將通過產于低綠片巖相變質巖系中的變質流體從含礦脈體遷出。
【學位授予單位】:貴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18.51
【圖文】:

江南造山帶,武陵,區(qū)域地層,雪峰


圖 2-1 研究區(qū)大地構造位置圖(據戴傳固等,2010 修改)2.2 區(qū)域地層黔東南研究區(qū)位于江南造山帶西南緣,在地史上經歷了武陵、雪峰、加里東、印支-

示意圖,江南造山帶,構造演化,示意圖


雅期等均有反映,這些構造運動有洋陸轉換階段的造山運動,也有陸內活動階段的造山運動(盧煥章等,2005;戴傳固等,2006,2010)。多期次強烈的構造運動使研究區(qū)經歷了從活動型地殼向穩(wěn)定型地殼演化,從洋陸轉換階段向板內活動階段的地殼演化歷程(圖2-2)。中元古代早期,黔東南地區(qū)位于大陸邊緣—弧后盆地位置,出現了梵凈山群、四堡群深水盆地相細碎屑巖沉積及由枕狀玄武巖(細碧巖)—石英角斑巖和基性巖-超基性巖組成的(弧后)蛇綠巖組合,四堡群的蛇綠巖套是一種島弧蛇綠巖套,代表弧后盆地的構造環(huán)境(丘元禧,1998)。中元古代末期,隨著華南狹窄洋盆的消亡,揚子、華夏古陸塊碰撞,發(fā)生武陵運動,形成廣闊的陸間造山帶,華南陸塊形成(丘元禧,1998)。新元古代,揚子陸塊與華南陸塊發(fā)生裂解,發(fā)生雪峰運動,其間南華裂谷海槽形成,形成拉張裂谷構造環(huán)境,離散背景下的構造環(huán)境形成了盆地相—斜坡相沉積序列,間夾基性火山熔巖(枕狀玄武巖)

區(qū)域地質圖,天柱,錦屏,下江群


14圖 3-1 黔東南錦屏—天柱地區(qū)區(qū)域地質簡圖(據盧煥章等,2006 略修改)系及以上地層;2—下江群隆里組;3—下江群平略組;4—下江群清水江組;5—下江群番點;7—剪切帶方向;8—向斜軸;9—背斜軸;10—剪切帶;11—基底剪切斷裂帶;12—環(huán)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明勤;龍成雄;王甘露;;黔東南錦屏平秋金礦床成礦流體來源研究[J];礦物學報;2015年04期

2 祝亞男;彭建堂;劉升友;孫玉珍;;湘西沃溪礦床中黑鎢礦的地質特征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學[J];地球化學;2014年03期

3 張國偉;郭安林;王岳軍;李三忠;董云鵬;劉少峰;何登發(fā);程順有;魯如魁;姚安平;;中國華南大陸構造與問題[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3年10期

4 祝新友;王京彬;王艷麗;程細音;何鵬;傅其斌;李順庭;;石英脈型鎢礦床中云英巖析離體及巖漿液態(tài)分異成礦研究——以湖南瑤崗仙鎢礦床為例[J];礦床地質;2013年03期

5 華仁民;張文蘭;陳培榮;翟偉;李光來;;初論華南加里東花崗巖與大規(guī)模成礦作用的關系[J];高校地質學報;2013年01期

6 遲清華;王學求;徐善法;周建;劉漢糧;劉東盛;張必敏;王瑋;;華南陸塊鎢和錫的地球化學時空分布[J];地學前緣;2012年03期

7 張曉東;楊瑞東;劉玲;魏懷瑞;;貴州錦屏新元古界下江群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與金礦的關系[J];地質學報;2012年02期

8 田洪德;黃道光;余清平;;黔東南天柱縣坑頭金礦地質特征及成因分析[J];貴州地質;2011年04期

9 胡艷華;顧明光;徐巖;余盛強;王加恩;賀躍;;浙江諸暨地區(qū)陳蔡群加里東期變質年齡的確認及其地質意義[J];地質通報;2011年11期

10 王加f;溫漢捷;李超;丁偉;張錦讓;;黔東南石英脈型金礦毒砂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質意義[J];地質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紀;黔東南天柱—錦屏地區(qū)石英脈型金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貴州大學;2017年

2 齊領弟;黔東南同古金礦礦物特征研究[D];貴州大學;2009年

3 向華;浙西南前寒武紀變質基底巖系顯生宙變質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954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7954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515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