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草海全新世泥炭記錄的西南地區(qū)降水演變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532
【圖文】:
炭濕地周圍土壤多發(fā)育碳酸鹽為主的土壤,土層較薄,石漠化較為嚴重的黏土層在該地區(qū)具有一定程度的發(fā)育(陶發(fā)祥和洪業(yè)湯,1996;孔凡翠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較好的沉積特征,因此草海泥炭成為研究該地區(qū)全變的理想材料。樣品采集本研究于 2011 年對貴州省威寧縣西北部的草海泥炭進行樣品采集,泥標為 26°52′N,104°15′E,其海拔高度為 2202m,剖面的位置圖見圖 2.1作層的成壤作用較為明顯,為了排除人類活動的影響,將表層 10cm 的剖面的深度為 370cm,泥炭柱樣以 50cm 為間隔,用 PVC 管將泥炭進行實驗室進行冷凍保存,并以 1cm 的間距進行泥炭的分割,共得到 370 個
圖 3.1 南屯泥炭剖面、年代序列Fig. 3.1 Lithology of Nantun peat section and chrnology3.2 地層年代學研究在地質歷史材料的研究中,地質年齡對于分析沉積物的演化歷史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地學的研究中被廣泛利用,目前對地質樣品常見的定年方法主要有鋯石 Ub-Pb 法、Rb-Sr 法、14C、光釋光(OSL)、熱釋光(TL)以及其它的一些同位素定年方法。而對于泥炭中的定年方法有 AMS14C 年代測定方法、紋泥、火山灰等方法,AMS14C 測年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樣品前處理比較簡單、所需樣品少、樣品測量周期短,這些優(yōu)勢使得 AMS14C 測年方法成為泥炭剖面測年方法中比較理想、精確的、應用最為廣泛的測年方法。
圖 4.1 草海 NT 泥炭總汞含量的時間序列Fig.4.1 The age series of the total Hg concentration in NT section1)370~209 cm 階段,該階段的總汞含量的變化趨勢為波動上升7cm 階段,泥炭中總汞含量緩慢上升,波動幅度較小,并在 351cm 出隨后經歷了兩次較為明顯的波動,該階段的最低值出現在 332cm 處,2 ng.g-1。經歷了該階段的最低值后,總汞含量開始快速回升,在 325c后又開始略有下降,進入第二次谷值。從 325cm 開始,總汞含量開始大幅度較大,在 305~292cm 階段的總汞含量的平均值為 92.67 ng.g-1,水平(57.65 ng.g-1)。292~273cm 總汞含量開始快速下降,這與泥炭的變化趨勢具有較好的響應,并在 273cm 經歷一次較為明顯的谷值升,多項式擬合曲線也趨于上升,期間在 224cm 處出現了整個剖面3 ng.g-1),一直持續(xù)到 209cm 處,隨后進入下一個階段。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倩楠;趙紅艷;李永鋒;常帥;卜兆君;楊露;宋婉瑩;;老白山泥炭沼澤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記錄的大氣沉降[J];濕地科學;2015年04期
2 李凡;侯光良;鄂崇毅;姜瑩瑩;;青藏高原全新世氣溫序列的集成重建[J];干旱區(qū)研究;2015年04期
3 張愈;馬春梅;趙寧;史威;劉笛;朱誠;鄭朝貴;;浙江天目山千畝田泥炭晚全新世以來Rb/Sr記錄的干濕變化[J];地層學雜志;2015年01期
4 肖河;黃庭;程勝高;胡忠霞;劉曉彤;周瑩;;東北哈尼泥炭腐殖化度記錄的全新世氣候變化[J];地質科技情報;2015年01期
5 彭益書;楊瑞東;;貴州草海濕地730ka來的環(huán)境變遷及草海未來的演化分析[J];地球環(huán)境學報;2014年03期
6 吳國雄;林海;鄒曉蕾;劉伯奇;何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與科學數據[J];地球科學進展;2014年01期
7 黃超;李英紅;李云霞;郭文康;饒志國;;我國泥炭纖維素同位素記錄的古氣候變化研究進展[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3年04期
8 孔凡翠;楊瑞東;沙占江;;貴州草海趙家院子晚更新世泥炭層地球化學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J];地質論評;2013年04期
9 李小強;劉漢斌;趙克良;紀明;周新郢;;河西走廊西部全新世氣候環(huán)境變化的元素地球化學記錄[J];人類學學報;2013年01期
10 孔凡翠;楊瑞東;魏懷瑞;文雪峰;韓曉彤;高軍波;;貴州威寧草海第四系窯上組沉積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范U
本文編號:27536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75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