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地電法測試模擬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30 04:24
【摘要】:我國煤層氣資源豐富,但我國煤儲層多具有低壓低滲透的特點,這給煤層氣藏的識別和開采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提高煤層氣的開采效率,多采用一些增產技術用于提高煤層氣產量。水力壓裂改造技術是開采煤層氣的一種有效增產方法,但由于無法準確確定水力壓裂的范圍這給煤層氣開采帶來一定的不便,因此開展井地電法探測技術在水力壓裂擴散范圍的確定上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為煤層氣的開采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為了分析驗證井地電法探測技術在現(xiàn)場實際探測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論文采用數(shù)值模擬和物理模型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檢驗驗證,以確定井地電法技術的適用性。 論文在總結分析現(xiàn)有的井地電法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數(shù)值和物理模型實驗,針對四種不同的觀測系統(tǒng)進行地電條件數(shù)值模擬,通過結果分析認為井地電法四種觀測系統(tǒng)中十字交叉型觀測系統(tǒng)與環(huán)型觀測系統(tǒng)相較排列型和放射型觀測系統(tǒng)的探測效果更好。論文對套管在探測過程中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進一步討論了套管影響系數(shù)校正處理及比值處理等方法,進一步提高井地電法技術的探測效果。分析表明直接切片處理對于注水有一定的低阻反映、套管校正系數(shù)校正的處理方法由于受到不同校正系數(shù)的影響使該方法無法達到理想結果,而比值分析法則對注水造成的低阻有較好的反映。 論文進行了井地電法物理模型試驗,通過構建井地三維觀測系統(tǒng),進行相應的測試實驗驗證,兩個模型的注水實驗數(shù)據反演電阻率圖像對注水擴散半徑響應良好。數(shù)值和物理模型實驗的結果有效的證明了井地電法技術對水力壓裂范圍圈定具有一定的判識效果。 論文進一步討論了井地電法反演方法存在的不足,其探測結果的分辨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專門性井地電法處理軟件的開發(fā)也迫在眉睫。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31.811
本文編號:2567761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31.8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凌明友,郝新武,程同軍,曾凱,李三起,王良明;井—地電位成像技術研究剩余油分布[J];斷塊油氣田;2003年04期
2 王志剛;何展翔;魏文博;;Born近似快速三維反演井地電法數(shù)據[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2期
3 王志剛;何展翔;魏文博;;井中垂直雙極源體積分方程法三維模擬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6期
4 趙廣茂;李桐林;徐凱軍;李建平;;井-地電阻率法在煤田安全中的應用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6期
5 張金成;電位法井間監(jiān)測技術[J];地震地質;2001年02期
6 王志剛;何展翔;劉昱;;井地直流電法三維數(shù)值模擬及異常規(guī)律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2期
7 劉昱;王志剛;何展翔;;井地電法供電電場分布模擬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6年05期
8 戴前偉;陳德鵬;熊健奎;馮德山;;垂直線源井-地電位探測地下動態(tài)導體的三維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8年06期
9 朱凱光;賈正森;王言章;李振峰;邱春玲;李亭亭;王佳;李雪濤;林君;;油田壓裂井地電法雙參數(shù)聯(lián)合監(jiān)測技術與儀器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3年11期
10 汪忠德;阮洋;李向東;;中國煤層氣勘探開發(fā)技術進展淺析[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8年02期
,本文編號:2567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56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