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寧縣者桑微細(xì)浸染型金礦床流體包裹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0-09 23:15
【摘要】:微細(xì)浸染型金礦床為我國主要金礦床類型之一,具有較大的找礦潛力、良好的成礦遠(yuǎn)景和重要的經(jīng)濟(jì)價值,因此,加強(qiáng)對此類礦床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者桑金礦床位于滇、黔、桂“金三角”構(gòu)造帶,是滇東南金成礦帶中典型的微細(xì)浸染型金礦床。前人對于該礦床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于載金礦物的特征、金的賦存狀態(tài)以及控礦條件和找礦方向,缺乏對于成礦流體及成礦機(jī)制方面的研究。本次論文通過包裹體巖相學(xué)、顯微測溫學(xué)、單個包裹體成分分析、群體包裹體成分分析和包裹體氫氧同位素組成分析對者桑金礦床流體包裹體進(jìn)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分析了礦床的成礦條件,探討了成礦流體的特征和來源以及礦床的形成機(jī)制。研究結(jié)果表明:者桑金礦床中流體包裹體類型有液體包裹體、含液相CO2包裹體和純氣體包裹體,以液體包裹體為主;礦床是在低溫(163℃~309℃)、低壓(16.1MPa~33.7MPa)、淺成(0.64Km~1.25Km)條件下形成的;成礦流體屬于低鹽度(4.1%~14.8%)、低密度(0.8g/cm3~1.0g/cm3)范疇。隨著成礦作用的進(jìn)行,成礦溫度、成礦壓力逐漸減低,而成礦流體的密度逐漸升高。包裹體的氣相成分主要為H2O和CO2,含少量的H2、N2、CH4和CO,液相中陰離子以Cl-為主,F-含量較低;陽離子以Ca2+、Na+、K+為主,其次為Mg2+和Al3+。包裹體的成分特征顯示出成礦流體的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成礦流體的lgfO2分布于-51.3~-62.6,平均值為-54.7,從成礦Ⅰ階段到成礦Ⅲ階段lgfO2逐漸降低;pH值為5.907~6.283,平均值為6.04,隨著成礦作用的進(jìn)行pH值逐漸增加;Eh值為-0.281~-0.131,平均值為-0.199,從成礦Ⅰ階段到成礦Ⅲ階段Eh值逐漸增高。包裹體中水的氫同位素組成δD V-SMOW值變化-70.2‰~-46.5‰,平均值為-56.4‰;石英中氧同位素組成δ18O V-SMOW值變化于6.7‰~14.6‰,平均值為11.4‰;計算出包裹體中水的氧同位素組成δ18OH2O值變化于-5.1‰~4.8‰,平均值為1.4‰。氫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者桑金礦床的成礦流體來源為大氣降水。初步分析認(rèn)為大氣降水下滲后受到地?zé)峄蛘邘r漿烘烤作用后向上循環(huán),金的礦化發(fā)生在成礦流體在熱循環(huán)過程中與賦礦圍巖的相互作用中,并在構(gòu)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
【學(xué)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18.51
本文編號:2546992
【學(xué)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18.51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常海亮;新疆阿舍勒Ⅰ號銅鋅礦床流體包裹體特征及其時序關(guān)系[J];華南地質(zhì)與礦產(chǎn);1997年03期
2 張德會;張文淮;;流體包裹體研究若干進(jìn)展及對熱液礦床研究的啟示[J];礦床地質(zhì);2002年S1期
,本文編號:2546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5469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