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孔隙型砂巖氣藏可動儲量綜合界限
[Abstract]:Defining the limits of movable reserves is the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movable and unmovable reserves of gas reservoir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quivalent medium simulation of fractured gas reservoir and the economic limit evaluation method of single well, the comprehensive limits of movable reserves of the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fracture development degree in Pingluoba second member of Pingluoba reservoir in western Sichuan area are determined by synthetically applying the equivalent medium simulation method and the single well economic limit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matrix physical properties on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of single well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but the influence of fracture angle is very small, the lower the matrix permeability, the greater the effect of fracture density on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of single well. The more developed natural fractures, the lower the comprehensive limit of movable reserves, and the lower limit of overpressure permeability 0.008 mD, water saturation, and the lower limit of porosity 6.4% for fractured undeveloped reservoirs.
【作者單位】: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chǎn)分公司;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廊坊分院;
【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1ZX05013-002)
【分類號】:TE155;P618.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邱先強;李治平;劉銀山;賴楓鵬;;致密氣藏水平井產(chǎn)量預測及影響因素分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2 黎菁;羅彬;張旭陽;侯文鋒;岳曉軍;;致密砂巖氣藏儲層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分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亮;寧正福;石軍太;楊柳;尤園;孟凡圓;;低滲致密氣藏壓裂水平井產(chǎn)能預測新方法[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17年02期
2 路智勇;韓學輝;張欣;孫婷;王建偉;李宇志;趙海燕;;儲層物性下限確定方法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5期
3 袁淋;王朝明;李曉平;胡新佳;曾力;;致密砂巖氣藏氣水同產(chǎn)水平井產(chǎn)能公式推導及應用[J];巖性油氣藏;2016年03期
4 崔玉峰;王貴文;孫艷慧;王迪;李瑞杰;;低孔低滲儲層物性下限確定方法及其適用性[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6期
5 譚中國;盧濤;劉艷俠;武力超;楊勇;;蘇里格氣田“十三五”期間提高采收率技術思路[J];天然氣工業(yè);2016年03期
6 蔡來星;盧雙舫;王蛟;黃愛華;魏然;;松遼盆地北部肇州區(qū)塊沙河子組致密儲層主控因素[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1期
7 李躍剛;肖峰;徐文;王繼平;;基于氣水相對滲透率曲線的產(chǎn)水氣井開采效果評價——以蘇里格氣田致密砂巖氣藏為例[J];天然氣工業(yè);2015年12期
8 周立明;龐雄奇;武魯亞;匡立春;龐宏;白樺;鄭定業(yè);;準噶爾盆地西北緣深層油氣成藏底限及其判別[J];石油學報;2015年S2期
9 張明祿;張建國;王本成;何磊;艾慶琳;;試油層非線性產(chǎn)量預測模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6期
10 彭濤;姚約東;耿丹丹;王利國;;致密氣藏壓裂水平井參數(shù)優(yōu)化與評價模型[J];斷塊油氣田;2015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彥;黎平;譚秀成;全永旺;何瑩;;川東北須家河組砂巖儲層成巖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2 戴朝成;鄭榮才;朱如凱;李鳳杰;高志勇;;四川前陸盆地中西部須家河組成巖作用與成巖相[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3 熊健;郭平;李凌峰;;滑脫效應和啟動壓力梯度對低滲透氣藏水平井產(chǎn)能的影響[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張曉峰;侯明才;陳安清;;鄂爾多斯盆地東北部下石盒子組致密砂巖儲層特征及主控因素[J];天然氣工業(yè);2010年11期
5 王艷忠;操應長;;車鎮(zhèn)凹陷古近系深層碎屑巖有效儲層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J];沉積學報;2010年04期
6 王艷忠;操應長;宋國奇;隋風貴;;東營凹陷古近系深部碎屑巖有效儲層物性下限的確定[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7 操應長;王艷忠;徐濤玉;劉惠民;高永進;;東營凹陷西部沙四上亞段灘壩砂體有效儲層的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J];沉積學報;2009年02期
8 呂強;趙俊興;朱平;李潔;;蘇里格氣田西部山1段儲層特征及影響因素[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03期
9 汪周華;鐘兵;伊向藝;郭平;馮曦;楊濤;;低滲氣藏考慮非線性滲流特征的穩(wěn)態(tài)產(chǎn)能方程[J];天然氣工業(yè);2008年08期
10 彭勃;呂國祥;;子洲氣田山2~3段低孔低滲砂巖儲層物性下限確定方法研究[J];油氣地球物理;200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金霞;劉野;鄭起君;邊慶偉;;氣藏分類指標體系的研究[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2期
2 秦福德;王照勇;高秀敏;邊慶偉;;國內(nèi)氣藏分類及其開發(fā)特點研究[J];內(nèi)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4期
3 王紅娟;諸林;鄭蓉;;高含硫氣藏硫沉積防治措施進展[J];天然氣與石油;2012年03期
4 張萬選;;論油、氣藏的分類及中國油、氣藏的主要類型[J];石油學報;1981年03期
5 楊紹華,徐明保,劉紹中,文興貴;三維二相流數(shù)值模擬方法[J];數(shù)值計算與計算機應用;1987年03期
6 李笑萍;多層氣藏中氣體流動問題的新模型及其應用[J];應用數(shù)學和力學;1993年12期
7 于俊波,,王宏偉,尉可珍,蘇樹林;小塊氣藏早期動態(tài)特征綜合評價[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1994年01期
8 田信義,王國苑,陸笑心,韓永新;氣藏分類[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1996年03期
9 王德新,江裕彬,呂從容;在泥頁巖中尋找裂縫油、氣藏的一些看法[J];西部探礦工程;1996年02期
10 陳敏;川東生物礁氣藏研究成果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J];天然氣工業(yè);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呂正祥;;流體包裹體信息在遠源氣藏研究中的作用[A];全國包裹體及地質流體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2年
2 裴潤有;宋向華;蒲春生;;低滲低壓氣藏地層損害及保護方法[A];第九屆全國滲流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二)[C];2007年
3 李相臣;康毅力;;負壓條件下煤巖氣藏裂縫寬度變化趨勢研究[A];2008年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羅瑞蘭;程林松;彭建春;;深層氣藏儲層變形特征及其機理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李相臣;康毅力;;煤巖氣藏多分支水平井鉆采過程儲層破壞預測研究[A];2008年煤層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西南油氣分公司探明新場須家河二段千億方大型整裝氣藏[A];2009年度中國地質科技新進展和地質找礦新成果資料匯編[C];2009年
7 李文英;李偉;;中壩氣田須二氣藏水處理跟蹤監(jiān)測分析[A];四川省第十次環(huán)境監(jiān)測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8 楊曉勇;;我國無機CO_2氣藏研究和發(fā)展現(xiàn)狀[A];加強地質工作促進社會經(jīng)濟和諧發(fā)展——2007年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劉寶明;夏斌;李緒宣;張敏強;陳振宏;;中國東部及南海西部陸緣CO_2氣藏形成機理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渠廣學;;A氣藏三維地震屬性應用探討[A];第五次東海石油地質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袁冰潔 楊君;像呵護生命一樣呵護氣藏[N];中國石化報;2005年
2 趙則陽邋李軍;氣藏挖潛效果顯著[N];中國石化報;2007年
3 羅興平 陳明泉 鄒水平 石磊;破譯致密氣藏[N];中國石化報;2000年
4 周澤山;中國石油打造高含硫氣藏開采科研平臺[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5 記者 周澤山;中國石油打造高含硫氣藏科研平臺[N];中國石油報;2011年
6 長江大學地球化學系教授 鄭曉萌;破解中外低效氣藏成因之謎[N];中國石化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馬獻珍 通訊員 胡晨琛 時勇;轉彎抹角追捕低滲油氣藏[N];中國石化報;2014年
8 龔暢;高含硫氣藏的開發(fā)[N];中國石油報;2002年
9 記者 張學斌;保護與改造并重 氣藏空間更寬敞[N];中國石化報;2010年
10 記者李東 特約記者高向東 唐浩;塔里木油田氣藏開采步入可持續(xù)軌道[N];中國石油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達林;高溫高壓氣藏深井測試合理工作參數(shù)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2年
2 陽仿勇;變形介質氣藏流固耦合滲流理論及應用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5年
3 羅瑞蘭;深層氣藏介質變形滲流機理及氣藏工程應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06年
4 宋艷波;低滲氣藏巖石變形滲流機理及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5 聶永生;阿姆河右岸區(qū)塊斷裂特征、構造演化與氣藏分布關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6 胡允棟;基于不確定性分析的油氣儲量分類與評估方法[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進;微尺度模型氣體流動機理[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2015年
2 周培明;濟陽坳陷C-P煤系原生氣藏成藏機理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3 孫亮;新場須五氣藏地層產(chǎn)水特征分析[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4 劉佳;王府—德惠斷陷低壓氣藏改造工藝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5 張澤芳;英臺氣藏產(chǎn)能評價技術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6 李剛;長深地區(qū)氣藏保護技術完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7 黃鋼;澀北多層氣藏生產(chǎn)動態(tài)分析[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8 白寧;延長油區(qū)延131-延319井區(qū)山西組沉積微相與儲層地質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9 張娜;賓縣王府凹陷城深2井區(qū)泉一段氣藏特征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6年
10 韓思杰;濟陽坳陷C-P煤系疊合型氣藏成藏動力學過程及有利區(qū)預測[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3734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37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