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卡拉麥里碰撞帶南緣上泥盆統(tǒng)磨拉石的發(fā)現及其意義
[Abstract]:The evolution of Kalamaili collision zone in Xinjiang is almost unknown to the Devonian strata and sediments. The coarse clastic rock series of the upper Devonian Ke'ankuduk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pre-scaly wood, coarse clastic rock gravel with uneven size and poor sorting, with sand, conglomerate rhythmic structure, carbonaceous mudstone, conglomerate rhythmic structure and conglomerate thickness. It should be near source milled stone accumulation. The discovery of molars in the upper Devonian Ke Ankuduk 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collision time should be in the late Devonian and not in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生物地質與環(huán)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基金】:中國地質調查局“新疆東準噶爾卡拉麥利1/5萬”(L45E017020;L45E017021;L45E018020;L45E018021;L45E016022)等5幅區(qū)調(項目編號:1212011120508)項目資助
【分類號】:P534.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邦棟,方中,于津海;近源及遠源磨拉石與造山帶[J];科學通報;1988年09期
2 夏邦棟,方中,呂洪波,于津海;磨拉石與全球構造[J];石油實驗地質;1989年04期
3 J.-H. Brunn;陳洪飛;;加利福尼亞大峽谷的磨拉石和內華達巖基的成因[J];地震地質譯叢;1980年06期
4 揭育金,黃廷 ;福建省印支期磨拉石建造的探討[J];福建地質;1998年01期
5 夏邦棟,張開均,孔慶友,林鶴鳴;青藏高原內部三條磨拉石帶的確定及其構造意義[J];地學前緣;1999年03期
6 曾康;Fritz Schlunegger;Werner Leu;Albert Matter;;瑞士中部布爾迪加爾期上部海相磨拉石群沉積層序、地震相、沉降分析及其演化[J];巖相古地理;1998年06期
7 夏邦棟,汪秋蘭;海南島中晚奧陶世磨拉石建造的確定及其地質意義[J];石油實驗地質;1983年02期
8 曾康;瑞士中部布爾迪加爾期上部海相磨拉石群沉積層序、地震相、沉降分析及其演化[J];巖相古地理;1998年06期
9 錢定宇;;論秋烏煤系及拉達克至崗底斯陸緣山鏈磨拉石的時代[J];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985年01期
10 向芳,王成善,朱利東;青藏高原南緣新生代磨拉石的沉積特征[J];成都理工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汪迎平;李耀西;丁保良;;中國東南部晚白堊世類磨拉石研究[A];中國古生物學會第2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錢定宇;;論秋烏煤系及拉達克至崗底斯陸緣山鏈磨拉石的時代[A];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6)——地層·古生物——地質礦產部青藏高原地質科學第二次討論會論文集(一)[C];198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田彬;塔西南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及其意義[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8年
2 董靜;新疆卡拉麥里清水泉金銅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3 樊立飛;東準噶爾卡拉麥里地區(qū)早石炭世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D];蘭州大學;2015年
4 趙斌斌;東準噶爾卡拉麥里地區(qū)石英閃長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D];蘭州大學;2015年
5 宋利宏;卡拉麥里斷裂帶形成與演化規(guī)律[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張忠偉;新疆東準卡拉麥里成礦帶金銅礦產資源定量評價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本文編號:2370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37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