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論文 >

皖中沙溪地區(qū)沙湖山金鉛鋅礦床金的賦存狀態(tà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2-09 11:56
【摘要】:為探討皖中沙湖山金鉛鋅礦床礦體中金的賦存狀態(tài)及其分布形式,對一號礦體的礦石開展了電子顯微鏡背散射圖像觀察和能譜分析,以及鉆孔巖心多元素含量分析。結果表明,54勘探線2個鉆孔中的礦物組合及金的賦存狀態(tài)均存在一定差異。ZK5403鉆孔中礦物組合為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毒砂-石英,其中Au可能以超微米級或者納米級的碲化物形式分布于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中,最晚期的毒砂中不含金。而ZK5404中的金礦體則發(fā)育在泥質粉砂巖中的黃鐵礦細脈中,礦物組合為黃鐵礦-石英,基本不含鉛鋅礦;Au則以顯微可見的微米級碲化物形式分布于黃鐵礦粒間或包裹于黃鐵礦內部。根據金銀碲化物的存在,認為成礦熱液應為中低溫,且具有較高的碲逸度和較低的硫逸度。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gold in the orebody of Shahushan gold-lead-zinc deposit in central Anhui province, electron microscope backscatter image observation,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and multi-element content analysis of borehole core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ore of No. 1 ore bo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gold occurrence in the two boreholes in the exploration line 54. The mineral assemblages in the ZK5403 borehole are pyrite, sphalerite galena, arsenopyrite quartz, etc. Au may be distributed in the form of ultramicron or nanoscale telluride in pyrite sphalerite galena and no gold is found in the most advanced arsenopyrite. The gold deposit in ZK5404 is developed in the pyrite vein of argillaceous siltstone, and the mineral assemblage is pyrite-quartz, and there is basically no lead and zinc ore. Au is distributed in the form of micrometer telluride in the form of pyrite particles or wrapped in the pyrite interior.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gold and silver telluride, the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 should be medium and low temperature, with higher tellurium fugacity and lower sulfur fugacity.
【作者單位】: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27地質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殼幔物質與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武警黃金第七支隊;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372087)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5M582003)
【分類號】:P618.51;P618.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家喜;黃智龍;李曉彪;周國富;劉世榮;付紹洪;鄭文勤;;四川會東大梁子鉛鋅礦床鍺富集于方鉛礦中的新證據[J];礦物學報;2008年04期

2 郭洪中;鉛鋅礦床的類型劃分及特征[J];地質地球化學;1994年06期

3 蔡宏淵,鄧貴安,鄭躍鵬;新疆烏拉根鉛鋅礦床成因探討[J];礦產與地質;2002年01期

4 陳喜峰;彭潤民;;鉛鋅礦床類型劃分評析[J];化工礦產地質;2007年04期

5 吳中強;;淺談新疆主要鉛鋅礦床類型及其形成規(guī)律[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年32期

6 李厚民;王登紅;張長青;陳毓川;李立興;;陜西幾類重要鉛鋅礦床的礦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J];礦床地質;2009年04期

7 袁加文;;西藏阿里空卡鉛鋅礦床特征及找礦分析[J];西部探礦工程;2011年03期

8 陳國勇;王硯耕;鄒建波;范玉梅;;論貴州省鉛鋅礦床的分類[J];貴州地質;2011年02期

9 張紅軍;吳昊;趙海玲;;遼寧青城子鉛鋅礦床與朝鮮檢德鉛鋅礦床對比研究[J];現代礦業(yè);2012年01期

10 歐正;韋重韜;莫紹文;高賀鳳;Santigie Kekuda Sesay;鄒明俊;;廣西下巴鉛鋅礦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研究[J];現代地質;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瑛;呂風翔;;我國鉛鋅礦床成因類型及其時、空分布[A];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文集(9)[C];1983年

2 張正偉;張中山;;沉積-改造型鉛鋅礦床研究進展[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第二屆全國鉛鋅礦床學術討論會簡介[A];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文集(11)[C];1983年

4 黃方方;張成江;宋世偉;;四川巴塘砂西銀鉛鋅礦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分析[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5 葉慶桐;;幾個鉛鋅礦床中閃鋅礦的標型特征和形成條件[A];中國地質科學院礦床地質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6 劉夢庚;;華南鉛鋅礦床成礦特征及成礦演化[A];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文集(29—30)[C];1997年

7 陳沐龍;陳穎民;周迎春;周慧文;楊昌松;唐光滿;張志偉;符策銳;;后萬嶺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周邊地區(qū)找礦方向分析[A];第三屆全國礦田構造與地質找礦理論方法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趙彥明;王魁元;曹秀蘭;;華北陸臺北緣元古宙層控型鉛鋅礦床成礦控制因素[A];中國地質科學院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9 鄭知一;季紹新;傅德鑫;;試論中國鉛鋅礦床成因類型[A];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文集(9)[C];1983年

10 楊向榮;彭建堂;鄭文勤;劉世榮;周國富;戚華文;劉q,

本文編號:23693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3693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1c3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