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論文 >

四川鹽源西范坪銅礦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規(guī)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1-27 14:07
【摘要】:四川省鹽源縣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位于三江成礦帶中段,屬于典型的斑巖型銅礦床。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是四川省內(nèi)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并且極具開采價值的斑巖型銅礦床,但前人對該礦床的研究較少,因此對其地球化學特征、成礦規(guī)律及成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其不僅是對三江成礦帶多金屬礦床研究的重要補充,也可以對區(qū)域勘探找礦提供重要的依據(jù),同時對三江地區(qū)燕山期和喜山期的區(qū)域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為了探討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地球化學特征、成礦規(guī)律及成礦模式,在中國地質調(diào)查局工作項目“西南地區(qū)主要成礦帶銅鐵金多金屬找礦模型與勘查方法技術綜合研究項目(編號1212011220391)”的支持下,系統(tǒng)的收集和整理了前人的大量資料,總結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通過野外地質調(diào)查、樣品采集和室內(nèi)分析測試等工作,運用各種地球化學手段分析和處理采集的礦石、近礦斑巖、斑巖體和沉積巖樣品,對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進行了元素地球化學、巖石學、礦床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和U-Pb年代學等研究,探討了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地球化學特征、成礦物質來源、成礦時代、成礦規(guī)律和成礦模式等問題。取得如下成果:(1)根據(jù)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賦礦巖石的主量元素特征,對其進行各種地球化學特征投圖,結合哀牢山-金沙江喜馬拉雅期富堿侵入巖帶中馬廠菁礦床和玉龍礦床的巖性特征,可將西范坪礦床納入該富堿侵入巖帶,并確定西范坪礦床賦礦斑巖(石英二長斑巖)為過鋁質的鉀玄巖系列巖石。(2)對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所采集樣品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進行分析,微量元素蛛網(wǎng)圖顯示西范坪斑巖相對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Rb、Th、U、Hf,相對虧損高場強元素Ta、Nb、Zr、Yb,并且Ta、Nb具負異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圖呈現(xiàn)出輕重稀土強烈分餾的右傾型弱Eu異常的特征,結合西范坪礦床巖漿巖樣品中SiO2含量為62.93%~71.53%,巖體呈中酸性巖特征,且Sm/Nd值為0.14~0.16,Eu/Sm值為0.12~0.20,反映出斑巖體來源于地殼和地幔物質的混染。(3)對四件成礦斑巖樣品進行鋯石U-Pb同位素研究,測得年齡的加權平均值分別為XF-06(32.18±0.32Ma)、XF-22(32.17±0.33Ma)、XF-23(32.25±0.43Ma)以及XF-31(260.8±3.1Ma),MSWD值皆在1.9以下,能很好的代表其形成年齡。XF-31樣品中260Ma左右的年齡,顯示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的形成始于260.8Ma時期的印支期巖漿作用,礦區(qū)主要礦體的的成礦年齡位于32.2 Ma左右,表明了西范坪礦床的主要成礦年代屬于喜山期的漸新世,兩期巖漿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4)西范坪巖漿巖鋯石的εHf值可以分為兩組,一組表現(xiàn)為正值(0.08~5.43);而另一組具有負的εHf值(-4.71~-0.21),反映了成巖過程中可能有殼幔源組分的共同參與。兩階段模式年齡集中于807~1578Ma、719~1077Ma。表明研究區(qū)巖漿巖巖源區(qū)為兩種不同源巖漿的混合。一種巖漿來源于先存的從早期虧損地幔(TDM2=807~1578Ma)分離來的地殼源;另一種為隨后(TDM1=719~1077Ma)底侵的虧損幔源巖漿。(5)西范坪斑巖銅礦床巖體是由多期次的巖漿侵入事件而形成的復式巖體。礦區(qū)見有隱爆碎裂巖筒,其形成為深部上升的巖漿殘余含礦氣液提供了遷移通道和沉淀的場所,多期次的含礦氣液上升,各成礦組分在成礦構造中沉積疊加而生成了銅礦體。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P618.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昊;張成江;李佑國;鐘文麗;李家慶;;三江中段銅多金屬礦床流體成礦作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學證據(jù)[J];巖石學報;2016年03期

2 宋昊;倪師軍;徐爭啟;何政偉;張謙;譚雨軒;;四川西范坪喜馬拉雅期斑巖型礦床構造控礦特征[J];礦物學報;2015年S1期

3 張謙;徐爭啟;宋昊;何政委;;四川鹽源西范坪斑巖型銅礦床石英二長斑巖鋯石U-Pb定年及地質意義[J];礦物學報;2015年S1期

4 李萍;徐爭啟;宋昊;王冶;;云南元江岔河銅礦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意義[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5年03期

5 吳楚;劉妍;曹明堅;洪濤;徐興旺;董連慧;;還原性斑巖型Cu與Mo-Cu礦特征與形成機制[J];巖石學報;2015年02期

6 宋世偉;張成江;宋昊;胡濤;郗秋勇;張遵遵;;藏東波里拉組地層中類MVT型鉛鋅礦床成礦機制分析[J];地質與勘探;2014年01期

7 叢源;董慶吉;肖克炎;;三江成礦帶斑巖型礦床成礦模式與找礦方向研究[J];地質學刊;2013年04期

8 李龔健;王慶飛;禹麗;胡兆初;馬楠;黃鈺涵;;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縫合時限:晚二疊世花崗巖類鋯石U-Pb年代學與地球化學制約[J];巖石學報;2013年11期

9 宋世偉;張成江;宋昊;張騰蛟;;義敦島弧帶晚三疊世火山碎屑巖中的兩類鉛鋅成礦作用分析[J];礦物學報;2013年S2期

10 李萍;徐爭啟;宋昊;王冶;;云南武定迤納廠Fe-Cu-REE礦床IOCG屬性探討[J];礦物學報;2013年S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宋昊;倪師軍;何政偉;徐爭啟;張謙;譚雨軒;;四川西范坪喜馬拉雅期斑巖型礦床構造控礦特征[A];中國地質學會2015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下冊)[C];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夕輝;三江成礦帶中甸地區(qū)斑巖型銅礦成礦綜合信息研究及資源預測[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23610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3610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4ce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