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地質(zhì)論文 >

漠河盆地東南部中生代火山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1-08 08:12
【摘要】:漠河盆地位于中國版圖最北端,與隔黑龍江相望的俄羅斯烏舒蒙盆地構(gòu)成一完整體系。盆地坐落于額爾古納地塊上,北臨蒙古-鄂霍茨克縫合帶,東臨塔河-喜桂圖縫合帶。自古生代以來,經(jīng)歷了古亞洲洋構(gòu)造域、蒙古-鄂霍茨克構(gòu)造域以及西太平洋構(gòu)造域的復雜構(gòu)造演化以及多塊體拼接過程。該盆地充填物主要為中生代沉積巖地層,少量中生代火山巖。中生代火山巖在盆地東南部有較多出露,本文即以這些中生代火山巖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地質(zhì)學、巖相學、年代學以及地球化學等的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和認識: 1.中生代火山巖的形成時代和地層劃分 漠河盆地東南部中生代火山巖地層形成于早白堊世,主要由下部的光華組和上部的甘河組組成。光華組為一套以流紋巖為主的酸性火山熔巖、火山碎屑巖組合;甘河組為一套以玄武巖、安山巖為主的中基性火山熔巖、火山碎屑巖組合。鋯石U-Pb定年確定光華組地層形成于128~125Ma,甘河組地層形成于126~118Ma。 2.中生代火山巖的地球化學特征 光華組流紋巖表現(xiàn)為高硅富堿、貧鈣鐵鎂,其中w(SiO2)=71.02%~77.57%,w(MgO)=0.13%~0.27%,w(TFe2O3)=0.91%~4.25%,w(CaO)=0.90%~1.28%,全堿含量w(K2O+Na2O)為6.72%~8.29%,Mg#較低(10~37),屬高鉀鈣堿性系列;稀土配分曲線顯示為右傾型,重稀土相對平坦,ΣREE為131.18×10-6~163.01×10-6,輕重稀土分餾明顯,(La/Yb)N值介于8.25~17.99,銪呈現(xiàn)中等負異常(δEu=0.25~0.66);火山巖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Rb、K、Th、U和LREE,相對虧損高場強元素Nb、Ta,強烈虧損Sr、P和Ti;光華組流紋巖鋯石εHf(t)值除兩個測點為負值(-1.9、-2.5)并對應的較老的兩階段模式年齡(tDM2=1.31Ga、1.34Ga)外,其余測點的εHf(t)介于0.1~3.0,二階段模式年齡介于989Ma~1130Ma。光華組火山巖由來自中元古代末期地殼物質(zhì)部分熔融形成。 甘河組粗安巖和玄武粗安巖的w(SiO2)=54.88%~60.46%,富堿高鉀w(K2O+Na2O)=5.27%~7.85%,w(K2O)=1.76%~3.86%,屬高鉀鈣堿性系列至鉀玄巖系列;鎂含量較低w(MgO)=1.68%~4.03%,Mg#=42~55。稀土配分曲線為右傾型,重稀土相對平坦,ΣREE為145.27×10-6~218.61×10-6,輕重稀土分餾明顯,(La/Yb)N值介于12.67~23.21,銪幾乎無負異常(δEu=0.77~0.94);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Rb、Ba、K、Th、U和LREE,虧損高場強元素Nb、Ta、P、Ti。甘河組粗安巖鋯石εHf(t)值介于-1.2~4.1之間。甘河組火山巖巖漿源區(qū)為俯沖流體交代過的富集型巖石圈地幔,上升過程受地殼混染程度低,,巖漿發(fā)生一定程度的分離結(jié)晶。 3.中生代火山巖形成的構(gòu)造背景 漠河盆地火山巖的形成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構(gòu)造體系,與古亞洲洋和古太平洋構(gòu)造體系或無聯(lián)系。資料顯示,漠河盆地是隨蒙古-鄂霍茨克洋閉合形成的前陸盆地,其形成過程代表了大洋東段閉合造山的過程。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北雙向俯沖,由西向東逐漸閉合。晚侏羅世,盆地接受沉積,沉積蓋層形成于陸陸碰撞造山環(huán)境;晚侏羅世晚期-早白堊世早期,盆地由擠壓向伸展轉(zhuǎn)換,發(fā)育逆沖推覆構(gòu)造和強烈的構(gòu)造變形,標志造山作用進入中期;早白堊世中晚期,盆地處于拉張環(huán)境,形成一套火山巖蓋層,標志造山作用進入晚期。 綜合研究顯示,漠河盆地早白堊世火山巖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環(huán)境,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構(gòu)造域,火山巖的形成是蒙古-鄂霍茨克構(gòu)造演化即將結(jié)束的標志。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588.1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德有,吳福元,張艷斌,高山;西拉木倫河-長春-延吉板塊縫合帶的最后閉合時間——來自吉林大玉山花崗巖體的證據(jù)[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趙忠華;孫德有;茍軍;任云生;付長亮;張學元;王晰;柳小明;;滿洲里南部塔木蘭溝組火山巖年代學與地球化學[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1年06期

3 辛仁臣,吳河勇,楊建國;漠河盆地上侏羅統(tǒng)層序地層格架[J];地層學雜志;2003年03期

4 王成文;金巍;張興洲;馬志紅;遲效國;劉永江;李寧;;東北及鄰區(qū)晚古生代大地構(gòu)造屬性新認識[J];地層學雜志;2008年02期

5 崔學軍,劉春根,鐘達洪,吳富江,王迪文;井岡山逆沖推覆構(gòu)造基本特征及找礦意義[J];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2003年01期

6 張興洲;楊寶俊;吳福元;劉國興;;中國興蒙—吉黑地區(qū)巖石圈結(jié)構(gòu)基本特征[J];中國地質(zhì);2006年04期

7 劉永江;張興洲;金巍;遲效國;王成文;馬志紅;韓國卿;溫泉波;趙英利;王文弟;趙喜峰;;東北地區(qū)晚古生代區(qū)域構(gòu)造演化[J];中國地質(zhì);2010年04期

8 林強,葛文春,曹林,孫德有,林經(jīng)國;大興安嶺中生代雙峰式火山巖的地球化學特征[J];地球化學;2003年03期

9 李曙光;ε_(Nd)-La/Nb、Ba/Nb、Nb/Th圖對地幔不均一性研究的意義──島弧火山巖分類及EMII端元的分解[J];地球化學;1994年02期

10 任紀舜,牛寶貴,劉志剛;軟碰撞、疊覆造山和多旋回縫合作用[J];地學前緣;1999年03期



本文編號:231789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31789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a35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