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蒙山第四紀冰川遺跡光釋光測年研究及冰期劃分與對比
[Abstract]:In view of the Quaternary glacial remains developed in Mengshan Mountain, the dating method of (Optic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was used to sample and test the relatively new moraine ridges. The glacial ages of 8.2ka BP and 18.2~22.2ka BP were obt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middle and low mountain areas of eastern China, corresponding to the early Holocene global cold events and the last ice peak of 8.2ka BP.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aine ridges and the measured age, combined wit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other glacial ages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the Langma and Mengshan ice ages were established in Mengshan. This study confirms and develops Li Siguang's theory of Quaternary glacier in eastern China.
【作者單位】: 臨沂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沂蒙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管理局;青島海洋地質(zhì)研究所;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山東恒瑞地礦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基金】:山東恒瑞地礦的資助
【分類號】:P343.6;P59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盛華;光釋光信號靈敏度變化的模式、驗證和推論[J];核技術;1995年08期
2 謝焱石,譚凱旋,劉順生,Günther A. Wagner;石英光釋光譜的混沌特征[J];核技術;2003年01期
3 韓志勇,沈冠軍,張家富;光釋光單片技術及其在澳大利亞舊石器遺址上的應用[J];人類學學報;2004年03期
4 覃金堂;周力平;;沙漠邊緣厚層黃土上部光釋光測年的初步研究[J];第四紀研究;2007年04期
5 趙俊香;于慎諤;;山西應縣護駕崗沖洪積臺地地層光釋光年齡及其指示意義[J];中國地震;2012年03期
6 王旭龍,盧演儔,李曉妮;黃土細顆粒單測片再生法光釋光測年的進展[J];核技術;2005年05期
7 曹海燕;李聚光;;光釋光斷代儀的激發(fā)光源研究[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紀洪磊;趙華;王成敏;毛洪亮;盧演儔;;水成沉積物回授光釋光測年可行性初探[J];地震地質(zhì);2010年02期
9 劉哲;趙華;王成敏;吉云平;張翼龍;劉林敬;趙紅梅;畢志偉;劉海坤;;臨河凹陷晚更新世以來沉積地層的光釋光年齡[J];干旱區(qū)地理;2014年03期
10 楊傳成;陳杰;張克旗;劉進峰;王昌盛;雷生學;;水成相沉積物細顆粒石英光釋光綜合生長曲線的建立與應用[J];地震地質(zhì);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熊正燁;唐強;陳勁民;梁學敏;馬衛(wèi)江;;湖光巖砂石的釋光劑量研究[A];第二屆全國核技術及應用研究學術研討會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尹功明;盧演儔;;祁連山東段河流低級階地的光釋光年代學和構(gòu)造信息[A];中國地震學會第八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3 姜蓮婷;彭卓倫;王寧生;胡文燁;黃卉;張珂;陳國能;;長石、石英在第四紀沉積物光釋光測年中的對比[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張宗祜;;BG1999光釋光斷代儀[A];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九五”科技成果匯編[C];2001年
5 孫高元;龔志軍;;烏蘭巴托以西斷裂活動時代的光釋光年代學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新生代地質(zhì)與環(huán)境研究室[C];2014年
6 李虎侯;劉兆文;李東旭;潘寶林;尹剛;;釋光斷代技術研究[A];第五屆北京核學會核技術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俊香;恒山北麓晚第四紀地貌及相關沉積物光釋光定年[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2 陳淑娥;渭河流域全新世黃土光釋光測年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玉靜;毛烏素沙地東南緣沉積物光釋光測年與環(huán)境變遷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2 郭海婷;黃河上游戈龍布滑坡及其堰塞湖沉積物光釋光年代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3 李翠平;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入口河段最近兩期古堰塞湖事件的年齡[D];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2015年
4 張欣;現(xiàn)代黃河三角洲地區(qū)氧同位素5期以來沉積環(huán)境演化研究及沉積物光釋光年代學[D];吉林大學;2016年
5 吳小輝;2010年玉樹Ms7.1級地震裂縫充填物光釋光測年[D];青海師范大學;2016年
6 羅明;巖石暴露面光釋光測年初探[D];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2016年
7 李強;山東濰坊朱里黃土剖面光釋光年代及環(huán)境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紀洪磊;滹沱河沖積扇沖洪積物光釋光測年及其晚更新世以來氣候演化釋光年代學[D];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2010年
9 雷生學;長江流域南京鉆孔年輕河流沉積物的光釋光測年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2008年
10 耿孝勇;柴達木盆地東部尕海湖DG02鉆孔光釋光年代學[D];青海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2923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29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