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地區(qū)高精度三維速度場的研究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8-10-05 15:12
【摘要】:在以往的地震勘探歷程中,一般是利用常速成圖深轉換成構造圖,指示勘探開發(fā)的進行,然而此種方法適用于油氣勘探開發(fā)最早的時期儲蓋組合較為簡單的油氣藏,即是早期地下地層構造發(fā)育簡單、地層均勻均質、斷層發(fā)育較少的情況下。但是隨著勘探開發(fā)進程的細化,這種簡單明了的油氣藏越來越少,地下情況也越來越復雜,再利用常速成圖的方法就會與實際地層情況存在較大的偏差,成圖效果與實際的深度誤差很大,構造高點不準確,有些小幅度構造和隱蔽圈閉在圖上不能顯示出來,此種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如今的開發(fā)現(xiàn)狀了。然而,對地震勘探而言,速度是涵蓋在勘探開發(fā)進行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因素之一,正是由于這一因素,才能將地震勘探由時間域轉換到深度域進行研究。速度的正確與否,對判斷地下地層的傾角大小、埋藏深度等影響深遠,因此也會直接影響到成的構造圖的效果和準確性。對于我國勘探開發(fā)的現(xiàn)狀,現(xiàn)如今的勘探重點都集中到了復雜構造區(qū),巖性、構造均多變而且普遍埋藏深度較大,發(fā)育的斷層類型多樣,地層一般都處于破碎狀態(tài),容易存在構造陷阱,不弄清這些問題,在開發(fā)過程中,很容易會出現(xiàn)勘探失利現(xiàn)象,引起巨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只有準確的知道地層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對地下的速度變化有好的了解,對斷層構造把握好,在部署開發(fā)井位時,避開高風險區(qū),將勘探的風險降到最低,這樣才能一舉成功。運用變速成圖技術,建立高精度的三維速度場,得到準確性高的構造圖,可以很好的解決目前存在這些問題。本次研究對速度場的建立以及變速成圖技術進行了總結,深入分析了速度研究的各種相關因素,如速度的基本概念、影響地層速度的主要因素、速度場的建立方法、建立流程以及應用等,以二連盆地賽東洼槽地區(qū)為例,研究出了適合復雜構造區(qū)域進行精細速度研究的普遍適用方法及流程。賽東洼槽研究區(qū)域的主要斷層下盤處,存在很多不同地質年代、沉積物源方向不一致、而且形成因素不同的厚度普遍很大的砂巖。由于這些高速巖體的厚度非常大,在這些區(qū)域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比在其周圍的砂泥巖組成的介質要大很多,因此,從橫向上考慮,地下介質的速度相差很大,使得一些構造高點位置的確定和微幅構造的落實都出現(xiàn)了問題。因此在研究區(qū)建立了一個高精度的速度場,同時基于建立的成果,對研究區(qū)進行了精細的速度分析和儲層預測工作,對速度異常區(qū)進行判斷及分析其異常的原因;趯悥|洼槽研究區(qū)的速度分析工作主要有了以下觀點:賽東洼槽整體的地下構造、斷層發(fā)育情況是較為復雜多變的,地層十分破碎,基于這種地質情況,采用模型層析法為基礎來進行建場工作,其效果相對而言是最好的,對于復雜構造帶、以及存在一些小幅度的構造帶和隱蔽圈閉的發(fā)現(xiàn)和描繪效果較好,對地下的地層分布和形態(tài)能夠較好的展示出來。同時以工區(qū)內的一條大斷層為界,采用分區(qū)塊的方法,對原始資料進行分析,同時也此分區(qū)塊進行建場工作和校正工作,使得速度場與井速度的保持高度一致;趯铀俣惹衅,對于從整體上把握實際地層的地下速度變化趨勢較好,基于剩余層速度進行研究,可以為資料較少、且研究范圍大的區(qū)域的儲層預測工作提供可參考的資料,尤其是對巖性的預測;同時,對于速度進行精細研究,應該廣泛應用多種地質、地震、測井、電磁等資料,綜合考慮全方位進行辯證研究,保證得到的速度場與實際的地下情況相匹配吻合。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長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31.4
本文編號:2253863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長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63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徐f,楊長春,劉洪,,李幼銘;射線追蹤的微變網(wǎng)格方法[J];地球物理學報;1996年01期
2 易遠元;;淺談地震速度場建立的意義和方法[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10年10期
3 嚴又生;速度橫向變化對小幅度構造解釋的影響[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6期
4 林伯香;最小靜校正誤差浮動基準面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06期
本文編號:22538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225386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