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盆地成巖環(huán)境下流體包裹體再平衡機制及其判別方法
本文選題:流體包裹體 + 再平衡機制; 參考:《地質(zhì)論評》2017年01期
【摘要】:流體包裹體再平衡是流體包裹體研究中常遇到的現(xiàn)象,如何識別流體包裹體再平衡,以及解釋造成再平衡的地質(zhì)因素是研究者們需要面對的問題。本文總結(jié)了流體包裹體再平衡機制,并簡要分析了流體包裹體再平衡的影響因素,就流體包裹體巖相學和均一溫度特征詳細介紹了再平衡流體包裹體識別方法。地殼中不同的P一T演化史會影響流體包裹體的再平衡過程,變形程度較低時,流體包裹體可能是以塑性拉伸變形為主;變形程度較高時,可能發(fā)生泄露、爆裂等,造成流體包裹體不可逆變形。地質(zhì)作用強烈、變化速度較快的地質(zhì)背景下,主礦物脆性強、解理發(fā)育,個體較大、形狀不規(guī)則、拉長型的流體包裹體容易受改造。再平衡流體包裹體一般存在針形拉伸變化或爆裂現(xiàn)象(如爆裂暈),且同一FIA流體包裹體氣液比、相態(tài)等變化較為明顯,具較高或較低異常均一溫度,均一溫度變化較大。流體包裹體再平衡的量化模擬和參考標準有待確立,是未來流體包裹體再平衡問題深化研究的重要方向。
[Abstract]:The rebal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study of fluid inclusions. How to identify the rebal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and explain the geological factors that cause rebalance is a problem that the researchers need to fa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rebal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bal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 fluid. The petrographic and homogeneous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sions introdu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balanced fluid inclusions in detail. The different P T evolution history in the earth's crust will affect the rebalance process of fluid inclusions. When the degree of deformation is low, the fluid inclusions may be dominated by plastic tensile deformation; when the deformation range is high, the leakage and bursting may occur. The fluid inclusion is irreversible. Under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strong geological action and fast changing speed, the main mineral is brittle, cleavage, large individual, irregular shape, elongated fluid inclusions easy to be reformed. Rebalanced fluid inclusions usually have needle type stretching or bursting phenomena (such as burst halo), and the same FIA fluid package The change of body gas liquid ratio and phase state is more obvious, with high or lower anomalous uniform temperature, and the uniform temperature varies greatly. The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and reference standard of fluid inclusion rebalance need to be established. It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rebalanc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國土資源部金礦成礦過程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山東科技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41172111)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SD2013211151) 國土資源部金礦成礦過程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資助(編號:2013004) 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編號:J15LH05)的成果~~
【分類號】:P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銘杰,唐俊紅,張同偉,呂宗剛,楊榮生;流體包裹體在油氣地質(zhì)地球化學中的應用[J];地質(zhì)論評;2004年04期
2 潘長春,周中毅,解啟來;油氣和含油氣包裹體及其在油氣地質(zhì)地球化學研究中的意義[J];沉積學報;1996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夢春;陳勇;劉闖;王淼;王鑫濤;周振柱;卓勤功;王俊;;沉積盆地成巖環(huán)境下流體包裹體再平衡機制及其判別方法[J];地質(zhì)論評;2017年01期
2 丁磊;楊江;龔娟;葛宏選;李榮西;石彬;;鄂爾多斯盆地姬塬地區(qū)延長組沸騰包裹體及其與油氣成藏的關(guān)系[J];非常規(guī)油氣;2016年05期
3 呼尚才;;流體包裹體研究認識[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zhì)量;2016年16期
4 劉華;蔣有錄;盧浩;劉雅利;景琛;;渤南洼陷流體包裹體特征與成藏期流體壓力恢復[J];地球科學;2016年08期
5 張冬;王強;;頁巖中氣體組成實驗測定方法分析[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6年06期
6 丁波;劉紅旭;修曉茜;劉濤;潘澄雨;張曉;李平;;新疆蒙其古爾鈾礦床成礦流體特征及其與鈾成礦的關(guān)系[J];礦床地質(zhì);2016年03期
7 房倩;徐懷民;周勇水;彭君;辛艷朋;尹楠鑫;;砂巖油藏油-氣-水不混溶包裹體特征及成因[J];石油學報;2016年01期
8 高長海;查明;曲江秀;丁修建;;準噶爾盆地西北緣不整合儲層流體包裹體特征與油氣成藏期次[J];天然氣工業(yè);2015年11期
9 王圣柱;林會喜;張奎華;吳倩倩;;準北緣哈山斜坡帶侏羅系原油稠化機理及充注特征[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5年03期
10 王思航;陳義才;張軍幫;楊知敏;張勝;唐波;;蘇北盆地富民油田阜一段儲層流體包裹體特征及成藏時期研究[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2014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俊紅,張同偉,鮑征宇,張銘杰;四川盆地威遠氣田碳酸鹽巖中有機包裹體研究[J];地質(zhì)論評;2004年02期
2 唐俊紅,張同偉,鮑征宇,張銘杰,楊榮生;四川盆地西南部流體包裹體特征及其在石油地質(zhì)上的應用[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03年04期
3 周鳳英,張水昌,孫玉善;塔里木盆地輪南地區(qū)油氣運移的路徑、期次及方向研究[J];地質(zhì)論評;2001年03期
4 盧煥章,郭迪江;流體包裹體研究的進展和方向[J];地質(zhì)論評;2000年04期
5 李榮西,周生斌;礦物中單個有機包裹體測試與TOF-SIMS技術(shù)的應用[J];礦物學報;2000年02期
6 張銘杰,王先彬,李立武;對幔源巖中流體組成的不同測定方法評價[J];地質(zhì)論評;2000年02期
7 李榮西,金奎勵,艾天杰;有機包裹體研究方法簡介[J];地質(zhì)科技情報;1998年S1期
8 王莉娟;流體包裹體成分分析研究[J];地質(zhì)論評;1998年05期
9 陶士振,劉德良,楊曉勇,劉瑾璇,戴金星;塔里木盆地葉城凹陷成巖包裹體及其油氣意義[J];石油學報;1998年03期
10 鄭有業(yè),李曉菊,馬麗娟,林松輝;有機包裹體在生油盆地研究中的應用[J];地學前緣;1998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煥章,郭迪江;流體包裹體研究的進展和方向[J];地質(zhì)論評;2000年04期
2 張振亮,呂新彪,饒冰,王年生;流體包裹體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現(xiàn)狀[J];地學前緣;2003年02期
3 池國祥,周義明,盧煥章;當前流體包裹體研究和應用概況(英文)[J];巖石學報;2003年02期
4 單強;;地質(zhì)流體和流體包裹體研究國際會議暨第十五屆全國流體包裹體會議在廣州召開[J];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2008年01期
5 ;地質(zhì)流體和流體包裹體研究國際會議暨第十五屆全國流體包裹體會議在廣州舉行[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08年02期
6 楊國清;流體包裹體找礦法研究[J];桂林冶金地質(zhì)學院學報;1987年03期
7 盧煥章;全美第二屆流體包裹體會議簡介[J];地質(zhì)地球化學;1989年02期
8 盧煥章;流體包裹體研究現(xiàn)狀——全美第二屆流體包裹體會議簡介[J];桂林冶金地質(zhì)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9 E.Roedder ,張興春;流體包裹體分析——序和跋[J];地質(zhì)地球化學;1992年01期
10 ;全國流體包裹體及地質(zhì)流體研討會報道[J];地質(zhì)科技情報;199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勇;;流體微觀行為及其對流體包裹體形成和分析的制約[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3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梁漢東;;地質(zhì)流體包裹體化學組成的離子成像方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3 李維華;;流體包裹體氣相組份拉曼光譜研究[A];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九五”科技成果匯編[C];2001年
4 于梅花;吳秀玲;龔俊鋒;韓勇;方勤方;韓郁菁;;不同巖石中流體包裹體的透射電鏡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集[C];2002年
5 陶士振;高曉輝;龐正煉;吳松濤;;流體包裹體方法在油氣示蹤與成藏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6 陳勇;周瑤琪;倪培;;流體包裹體中氣體拉曼特征與內(nèi)壓的關(guān)系及討論[A];《國際有機裹體研究及其應用》短訓班第十四屆全國包裹體及地質(zhì)流體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劉超英;周瑤琪;陳勇;顏世永;;人工合成碳酸鹽巖流體包裹體定量研究[A];《國際有機裹體研究及其應用》短訓班第十四屆全國包裹體及地質(zhì)流體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朱和平;譚俊;劉建明;王莉娟;;不同成礦階段流體包裹體氣相成分的四極質(zhì)譜測定[A];全國包裹體及地質(zhì)流體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2年
9 謝玉玲;徐九華;侯增謙;楊竹森;蒙義峰;曾普勝;邱士東;王葆華;;銅官山銅礦床石榴子石流體包裹體中子礦物的掃描電鏡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九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夏林圻;;流體包裹體相平衡[A];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西安地質(zhì)礦產(chǎn)研究所文集(21)[C];198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徐叢榮;二維氣相色譜法:測定流體包裹體成分一次搞定[N];地質(zhì)勘查導報;2008年
2 吳明;我流體包裹體微量元素探礦技術(shù)獲突破[N];地質(zhì)勘查導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楊小男;銅陵獅子山礦田早白堊世巖漿巖及銅、金成礦作用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2 鄧久帥;黃銅礦流體包裹體組分釋放及其與弛豫表面的相互作用[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3 肖駿;徐家圍子斷陷營城組火山巖流體包裹體發(fā)育特征及其地質(zhì)意義[D];浙江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蒙;個舊錫礦錫石成因礦物學及流體包裹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于倩;石鹽中單個流體包裹體LA-ICP-MS測試方法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3 張月沙;H_2O與NaCl-H_2O體系Raman光譜性質(zhì)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4 賀文;冀東唐杖子金多金屬礦床地質(zhì)—地球化學特征與成礦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5 楊里淳;流體包裹體在斷裂構(gòu)造研究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6 常江;廣西五圩箭豬坡鉛鋅銻多金屬礦床流體包裹體及找礦預測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7 穆小虎;云南富寧縣者桑微細浸染型金礦床流體包裹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8 柯丹丹;四川會理拉拉銅礦床流體包裹體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9 謝晉;老撾阿文金礦成礦模式與找礦靶區(qū)評價[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4年
10 房啟飛;塔里木輪古地區(qū)奧陶系油氣藏流體包裹體研究及成藏期厘定[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本文編號:19501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95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