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裂紋擴展模式的巖質(zhì)斜坡階梯狀滑移破裂機制研究
本文選題:裂隙巖體 + 裂紋擴展 ; 參考:《巖土工程學報》2017年07期
【摘要】:階梯狀滑移破裂作為節(jié)理斜坡的一種典型破壞模式,裂隙間裂紋的擴展模式對其變形破裂機制及斜坡破裂面形態(tài)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顆粒流程序研究了不同巖橋傾角(0°,45°,90°,135°)和圍壓條件下雙裂隙間裂紋的貫通模式、基本特征與影響因素,揭示含雙裂隙巖體在不同圍壓作用下裂紋擴展的細觀力學機制,并推廣到含多裂隙巖體裂紋擴展模式中。主要成果如下:(1)雙裂隙的貫通主要通過次生共面裂紋、次生傾斜裂紋和翼裂紋;(2)裂紋擴展具有明顯的圍壓效應,低圍壓條件下,裂隙的貫通主要通過翼裂紋和次生傾斜裂紋,高圍壓條件下,裂隙的貫通主要通過次生共面裂紋和次生傾斜裂紋;(3)裂隙的貫通應力受巖橋傾角影響較大,巖橋傾角為45°時,裂隙的貫通應力最小,裂隙最容易貫通。結(jié)合雙裂隙貫通模式的研究,對多裂隙巖體貫通模式進行研究,多裂隙巖體貫通模式可以理解為多組雙裂隙的貫通模式的不同組合,同時,在多裂隙貫通模式中,裂紋會尋找貫通應力最小路徑擴展。最后,結(jié)合一實際斜坡案例,對階梯狀破壞斜坡的基本破裂特征進行了總結(jié)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破裂模式分區(qū)。
[Abstract]:As a typical failure mode of jointed slopes, the crack propagation mode between crac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mechanism and the shape of the slope fracture surface.By means of particle flow program, the through-through model,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racks between two fractures under different rock bridge dips (0 擄or 45 擄/ 90 擄/ 135 擄) and confining pressure are studied. The micromechanical mechanism of crack propagation in rock mass with double fracture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is revealed.And it is extended to the crack propagation model of multi-fractured rock mass.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penetration of double fractures is mainly through secondary coplanar cracks, secondary inclined cracks and wing cracks have obvious confining pressure effects, and under low confining pressure, the cracks are mainly through wing cracks and secondary inclined cracks.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the through-through stress of fracture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rock bridge through secondary coplanar crack and secondary inclined crack. When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 rock bridge is 45 擄, the penetrating stress of fracture is the least, and the fracture is the easiest.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of the double fracture through mod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ultifissured rock mass transfixion model,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the multi-group double-fracture through mode, and in the multi-fissure transfixion mode,The crack will find the minimum path propagation of the through stress.Finally, combined with an actual slope case,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basic rup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pped failure slop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upture mode zoning.
【作者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zhì)災害防治與地質(zhì)環(huán)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130745,41272330,41572283)
【分類號】:TU4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岑奪豐;黃達;黃潤秋;;巖質(zhì)邊坡斷續(xù)裂隙階梯狀滑移模式及穩(wěn)定性計算[J];巖土工程學報;2014年04期
2 付金偉;朱維申;王向剛;薛偉強;;節(jié)理巖體裂隙擴展過程一種新改進的彈脆性模擬方法及應用[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10期
3 黃潤秋;;巖石高邊坡發(fā)育的動力過程及其穩(wěn)定性控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8期
4 朱維申,陳衛(wèi)忠,申晉;雁形裂紋擴展的模型試驗及斷裂力學機制研究[J];固體力學學報;199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凡理;況磊強;;長河壩水電站尾水洞出口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J];吉林水利;2017年08期
2 李林芮;鄧建輝;蒲曉峰;胡金山;劉鐵新;陳滔;張正虎;;水電工程巖質(zhì)高陡邊坡信息化施工案例分析[J];工程科學與技術(shù);2017年04期
3 喻興;劉林潔;;貴州巖溶區(qū)反傾邊坡危巖體穩(wěn)定性分析——以六盤水某一中學危巖為例[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17年06期
4 張正虎;鄧建輝;魏進兵;胡金山;劉鐵新;陳滔;李林芮;;長河壩水電站左壩肩邊坡變形機制分析[J];工程科學與技術(shù);2017年S2期
5 李松林;許強;湯明高;錢靈杰;任俊謙;;庫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滑面形態(tài)老滑坡響應規(guī)律[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17年03期
6 呂小波;趙其華;韓剛;;基于應力集中強度比的單裂隙巖石破壞過程研究[J];巖土力學;2017年S1期
7 胡訓健;卞康;葛云峰;李鵬程;陳玲朱;;基于PFC對含斷續(xù)節(jié)理巖質(zhì)邊坡靜力荷載下破壞形式的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17年03期
8 王浩;王曉東;泮俊;;超高路塹邊坡治理工程案例研究Ⅱ:治理對策及其過程控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7年05期
9 趙運濤;;曹村石灰?guī)r礦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J];現(xiàn)代礦業(yè);2017年04期
10 王明旭;程愛平;劉曉云;;早強充填體與礦柱相互作用的聲發(fā)射特征試驗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shù);2017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達;岑奪豐;;單軸靜 動相繼壓縮下單裂隙巖樣力學響應及能量耗散機制顆粒流模擬[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09期
2 余華中;阮懷寧;褚衛(wèi)江;;巖石節(jié)理剪切力學行為的顆粒流數(shù)值模擬[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07期
3 蒲成志;曹平;趙延林;張向陽;衣永亮;劉業(yè)科;;單軸壓縮下多裂隙類巖石材料強度試驗與數(shù)值分析[J];巖土力學;2010年11期
4 劉杰;鄭濤;李建林;王瑞紅;張玉燈;;有限元重力加載比例法與強度折減法對比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8年10期
5 劉順桂;劉海寧;王思敬;胡波;張曉平;;斷續(xù)節(jié)理直剪試驗與PFC~2D數(shù)值模擬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9期
6 黃潤秋;;巖石高邊坡發(fā)育的動力過程及其穩(wěn)定性控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8期
7 黃潤秋;;20世紀以來中國的大型滑坡及其發(fā)生機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3期
8 蔣忠信,曾令錄,李安洪;南昆鐵路路基邊坡工程技術(shù)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2年09期
9 黃凱珠,林鵬,唐春安,周錦添;雙軸加載下斷續(xù)預置裂紋貫通機制的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2年06期
10 黃潤秋,林峰,陳德基,王軍懷;巖質(zhì)高邊坡卸荷帶形成及其工程性狀研究[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文藝;橢圓形裂紋擴展問題中一個變換式的證明[J];地球物理學報;1988年01期
2 牛庠均;非線性裂紋擴展分析(二)[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1991年02期
3 周斌生,湯曉英,王正東,吳東棣;高溫蠕變裂紋擴展參量Q~*(t)及其應用[J];材料工程;2003年10期
4 王水林,馮夏庭,葛修潤;高階流形方法模擬裂紋擴展研究[J];巖土力學;2003年04期
5 黃凱珠;黃明利;焦明若;唐春安;;三維表面裂紋擴展特征的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S1期
6 鮑蕊;董彥民;張建宇;費斌軍;;腐蝕條件下鋁合金疲勞裂紋擴展試驗及模型[J];航空材料學報;2006年06期
7 薛鴻祥;唐文勇;張圣坤;;近門檻區(qū)裂紋擴展曲面族的優(yōu)化構(gòu)建[J];機械科學與技術(shù);2007年03期
8 李有堂;趙學才;鄭雙麗;;求解裂紋擴展參數(shù)的最簡回歸[J];甘肅科學學報;2007年04期
9 張敦福;李術(shù)才;;修正的拉應力裂紋擴展準則及裂隙水壓對裂紋擴展的影響[J];計算力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唐慧云;董羽蕙;蘇利勛;;應用無網(wǎng)格法對單裂紋擴展的數(shù)值模擬[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09年1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存法;;磁場對軟磁鐵介質(zhì)內(nèi)裂紋擴展行為的影響[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姜燕;樂金朝;;瀝青路面Ⅰ型裂紋擴展的理論分析與數(shù)值仿真[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shù)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常亮明;;田灣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2#焊縫的假定裂紋擴展計算[A];北京力學會第十六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郭瑞;陳章華;班懷國;;裂紋擴展的無網(wǎng)格有限元模擬[A];北京力學會第13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劉紹倫;;關(guān)于裂紋擴展路徑問題的研究[A];北京力學學會第12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6 唐旭海;鄭超;張建海;;多邊形有限元法模擬裂紋擴展[A];第17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08年
7 余天堂;李海杰;任青文;;裂紋擴展數(shù)值模擬影響因素分析[A];第17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08年
8 劉文光;陳國平;;含裂紋平板的振動特性及裂紋擴展分析[A];第十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2011)下冊[C];2011年
9 祁濤;;管道內(nèi)表面非中心裂紋擴展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反應堆結(jié)構(gòu)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2年
10 周磊;郭雅芳;;金屬鎂中沿晶裂紋擴展的分子動力學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師訪;巖石破裂過程的擴展有限元法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鄧國堅;微尺度下疲勞小裂紋擴展特性的試驗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5年
3 王雁冰;爆炸的動靜作用破巖與動態(tài)裂紋擴展機理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4 陳昊東;熱荷載作用下玻璃破裂特性及裂紋擴展模擬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6年
5 郭萍;TC4-DT鈦合金損傷行為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劉淑蘭;Ni基單晶高溫合金中合金化元素對裂紋擴展作用的原子學模擬[D];鋼鐵研究總院;2015年
7 羅翔鵬;聚乙烯管電熔接頭慢速裂紋擴展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8 吳建國;裂紋擴展與損傷演化理論與應用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9 邱寶象;基于連續(xù)累積損傷的疲勞啟裂和裂紋擴展的統(tǒng)一模型[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周紹青;工程斷裂中的T應力及其對裂紋擴展路徑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彩霞;基于擴展有限元法的裂紋擴展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劉帆;船海結(jié)構(gòu)物疲勞熱點裂紋應力強度因子及其擴展路徑預報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趙莉莉;噴丸殘余應力對裂紋擴展疲勞壽命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4 李玉濤;含內(nèi)部裂紋Q345鋼在單軸拉伸作用下的破壞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5 喬龍;低強度地震波和不同低溫下管道裂紋擴展的模擬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6 洪圓;Ⅰ+Ⅱ復合型裂紋在TA2中的轉(zhuǎn)型擴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7 陳白斌;基于擴展比例邊界有限元法的混凝土結(jié)構(gòu)裂紋擴展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暴艷利;基于多邊形比例邊界有限元的重力壩地震斷裂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曹然;復合材料多瓣易碎蓋設(shè)計與實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10 呂毅;梯度復合材料的裂紋擴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517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75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