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地表下彈性波場數(shù)值模擬的自由邊界處理方法改進
本文選題:起伏地形 + 自由界面 ; 參考:《地球物理學進展》2017年01期
【摘要】:針對起伏地表下的彈性波模擬問題,本文采用高階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法剖分網格;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改進型真空法處理起伏地形自由界面:設置一虛擬層于自由界面上,對自由界面的彈性參數(shù)取平均;同時,按照參數(shù)在交錯網格上的安放特點,只需處理剪切應力,并令其值為零;用速度平均法處理速度,把自由界面上方區(qū)域內的速度設置為零.本文模擬了幾個工程勘探中典型地質模型的炮集記錄.結果表明,地表起伏使地震波場復雜化,波型相互轉化,產生地表散射,反射波同相軸扭曲、截斷甚至淹沒,信噪比降低.本文提出的改進型真空法能夠確保算法的穩(wěn)定性和精度,表現(xiàn)出良好的效果.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ith high order staggered grids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lastic wave simulation under undulating surface, and an improved vacuum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free interface of undulating terrain.The elastic parameters of the free interface are average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meters placed on the staggered grid, the shear stress is only dealt with and the value is zero, and the velocity is treated by the velocity averaging method.Set the velocity above the free interface to zero.This paper simulates the record of several typical geological models i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undulation complicates the seismic wave field, transforms the wave patterns into each other, produces surface scattering, distorts the reflection wave cophase axis, truncates or even submerges, and reduce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The improved vacuum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and show good effect.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地球物理勘察新技術研究所;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河北省國控礦業(yè)開發(fā)投資有限公司;
【分類號】:P63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華;李振春;韓文功;;起伏地表條件下地震波數(shù)值模擬方法綜述[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7年05期
2 王祥春;劉學偉;;起伏地表二維聲波方程地震波場模擬與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3期
3 馮英杰;楊長春;吳萍;;地震波有限差分模擬綜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2期
4 董良國;復雜地表條件下地震波傳播數(shù)值模擬[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5年03期
5 裴正林;任意起伏地表彈性波方程交錯網格高階有限差分法數(shù)值模擬[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06期
6 張劍鋒,劉鐵林;各向異性介質中彈性波的數(shù)值模擬[J];固體力學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汪利民;三維帶地形瑞雷面波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法正演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大興;張盟勃;楊文敬;蔡克漢;高利東;朱軍;;黃土塬區(qū)致密儲集層模型地震正反演模擬[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17年02期
2 王耀;王桂梅;周結;李軍強;付志紅;;煤礦常見災害性地質異常體地震正演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7年01期
3 丁俊才;吳斌;何存富;李子明;;含各向異性層的多層結構中的橫波傳播[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7年01期
4 戴世立;;火山巖地層裂縫地震波場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7年01期
5 周竹生;薛喬文;楊鵬凱;;起伏地表下彈性波場數(shù)值模擬的自由邊界處理方法改進[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7年01期
6 席超強;王偉;周文龍;;多道面波勘探排列參數(shù)的影響研究——以雙層凸起地質模型為例[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7 陳可洋;;兩種不同偏移起始面逆時成像處理及效果分析——以起伏地表理論模型為例[J];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2016年06期
8 周震;賈曉峰;;基于OpenMP加速的無單元逆時偏移成像[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016年06期
9 李慶洋;李振春;黃建平;李娜;蘇在榮;;基于貼體全交錯網格的起伏地表正演模擬影響因素[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6年03期
10 陳東;梁文全;辛維;楊長春;;適用于聲波方程數(shù)值模擬的時間-空間域隱式有限差分算子優(yōu)化方法[J];地球物理學報;2016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劉黎;錨桿錨固密實度彈性波檢測的神經網絡方法研究[D];長江大學;2016年
2 蘇永帥;基于地脈動反演硬夾層場地剪切波速[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李長江;TTI介質旋轉交錯網格波場數(shù)值模擬及波場分離[D];長安大學;2015年
4 朱夏樂;隧道地震超前地質預報的三維有限差分正演模擬[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5 劉建宙;有限差分法在瑞雷波波場正演模擬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6 陳曉峰;瑞利面波檢測混凝土裂縫的方法研究[D];長江大學;2014年
7 王朝;三維各向同性介質彈性波方程有限差分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8 楊朋凱;起伏地形條件下的彈性波波場數(shù)值模擬[D];中南大學;2012年
9 張明財;三維復雜介質中瑞雷面波傳播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雪秋,孫建國,張文志;復雜地表地質條件下地震波數(shù)值模擬綜述[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5年S1期
2 董良國;復雜地表條件下地震波傳播數(shù)值模擬[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5年03期
3 朱生旺,魏修成;波動方程非規(guī)則網格任意階精度差分法正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2期
4 吳國忱,王華忠;波場模擬中的數(shù)值頻散分析與校正策略[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5年01期
5 王德利,何樵登,韓立國;裂隙型單斜介質中多方位地面三分量記錄模擬[J];地球物理學報;2005年02期
6 陳偉;起伏地表條件下二維地震波場的數(shù)值模擬[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5年01期
7 李文杰,魏修成,劉洋;聲波正演中一種新的邊界條件——雙重吸收邊界條件[J];石油物探;2004年06期
8 裴正林,牟永光;地震波傳播數(shù)值模擬[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4年04期
9 裴正林;任意起伏地表彈性波方程交錯網格高階有限差分法數(shù)值模擬[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06期
10 黃自萍,張銘,吳文青,董良國;彈性波傳播數(shù)值模擬的區(qū)域分裂法[J];地球物理學報;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玉林;起伏地形上規(guī)則二度體復重磁場正演和直接反演 連載3[J];物探與化探;2003年03期
2 安玉林;起伏地形上規(guī)則二度體復重磁場正演和直接反演[J];物探與化探;2003年04期
3 傅抱璞;起伏地形中的小氣候特點[J];地理學報;1963年03期
4 李世雄,葉雅梅,林其彭;起伏地形上的位場轉換[J];地球物理學報;1983年06期
5 魏星,陳太虎,杜維本;起伏地形條件下二維場分量間的轉換與延拓[J];地質與勘探;1984年07期
6 安玉林;起伏地形上規(guī)則二度體復重磁場正演和直接反演[J];物探與化探;2003年02期
7 余琦,劉原中;復雜地形上的風場內插方法[J];輻射防護;2001年04期
8 陳宏明 ,李才明;起伏地形上斜磁化無限延深薄板的直接解釋[J];成都地質學院學報;1980年04期
9 楊建文;任懷宗;雷林源;;起伏地形條件下磁電阻率法的資料處理方法[J];中南礦冶學院學報;1991年01期
10 李治華;起伏地形上電阻率法異常的解釋[J];物探與化探;198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陳艷英;繆啟龍;邱新法;;起伏地形下我國直接輻射的精細計算及分布(摘要)[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氣候系統(tǒng)與氣候變化”分會論文集[C];2003年
2 史嵐;繆啟龍;邱新法;;重慶市起伏地形下直接輻射的空間精細分布[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氣候系統(tǒng)與氣候變化”分會論文集[C];2003年
3 繆啟龍;邱新法;史嵐;;起伏地形下輻射資源的分布式模型研究[A];新世紀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與大氣科學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3年年會“農業(yè)氣象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分會論文集[C];2003年
4 史嵐;繆啟龍;邱新法;;基于GIS的重慶市起伏地形下直接輻射的空間擴展研究[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氣候變化及其機理和模擬”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5 陸忠艷;繆啟龍;王揚鋒;;起伏地形下重慶降水精細的空間分布[A];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史嵐;長江流域起伏地形下降水量分布精細化氣候估算模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2 許建榮;起伏地形條件下大地電磁測深二維正反演研究及應用[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鎮(zhèn)海;融合遙感數(shù)據(jù)的月平均氣溫分布式模擬參數(shù)優(yōu)化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2 李彬;起伏地形上云陰影畸變對地表太陽輻射影響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6年
3 許智博;ZTEM起伏地形二維正反演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4 李曉娟;起伏地形下激電中梯反演成像研究及應用[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5 連偉章;起伏地形下二維密度反演成像的研究及應用[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6 程鵬;起伏地形對高速公路橋梁段區(qū)域風場影響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7 何志明;基于分布式模擬的重慶市起伏地形下氣溫時空演變分析[D];重慶師范大學;2013年
8 李蕓蕓;起伏地形井地電位三維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D];中南大學;2014年
9 劉杰;起伏地形電阻率剖面異常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10 王堰;基于GIS的重慶市風速空間擴展研究[D];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17483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74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