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擋土墻土壓力研究的錯誤傾向”討論的答復
本文選題:土壓力計算 切入點:土拱效應 出處:《巖土工程學報》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巖土工程學報》編輯部分別于2016年10月21日和11月9日先后轉(zhuǎn)來婁培杰博士及吳明副教授對原文~([1])的討論稿,首先感謝兩位青年學者參與相關問題的討論,討論之目的就是為了探求真理,揭示謬誤。為了方便讀者理解,首先從相同力學基本概念解惑答復,再答復討論稿的特定問題。1土拱和土拱效應力學概念拱的力學概念和土場中潛在拱的力學作用效應早已被人們認知,1884年英國科學家Roberts發(fā)現(xiàn)糧倉效應最早提出了
[Abstract]:In October 21st 2016 and November 9th, respectivel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ransmitted to Dr. Lou Peiji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Wu Ming a discussion paper on the original text [1]. First of all, they thanked the two young scholars fo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cussion of related issues. The purpose of the discussion is to seek truth and reveal fallaci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the answer begins with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same mechanics. The mechanical concept of the soil arch and the mechanical effect of the soil arch effect and the mechanical effect of the potential arch in the soil field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In 1884, the British scientist Roberts discovered that the granary effect was the first to b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分類號】:TU4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魯瑞林;張永興;王桂林;胡居義;;山區(qū)高填涵頂垂直土壓力現(xiàn)場測試及計算研究[J];西部探礦工程;2006年12期
2 李寧波,張吾渝;土壓力計算存在的問題[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4期
3 冉隆重;對土壓力計算方法的幾點改進意見[J];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4 楊超;劉希亮;王光勇;;硬粘土基坑開挖土壓力變化規(guī)律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5 唐小萍;;粘性土壓力計算公式的修正[J];建設科技;2006年18期
6 姜晨光;賀勇;劉波;朱佑國;吳曉峰;;基坑開挖坑壁土壓力原位監(jiān)測與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6年S1期
7 曾玉瑩;鄭小戰(zhàn);;考慮位移效應的支護結構土壓力計算[J];水運工程;2006年12期
8 趙建平;余闖;陳國興;宰金珉;;受位移影響的土壓力模型在工程實例模擬分析中的應用[J];巖土力學;2006年S1期
9 李興高;劉維寧;;剛性擋墻上土壓力不確定性的計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7年03期
10 彭功勛;李承海;;基坑支護結構土壓力計算理論探討[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日慶;俞建霖;龔曉南;張吾渝;;基坑開挖中土壓力計算方法探討[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八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9年
2 馮忠居;;溝埋式大型鋼筋混凝土蛋型管道土壓力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三卷)[C];1996年
3 董誠;鄭穎人;唐曉松;;滲流條件下基坑水-土壓力不同計算方法的比較[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4 宋明健;楊慶;鐘義敏;;基坑真實土壓力的影響因素[A];四川省煤田地質(zhì)局論文集[C];2010年
5 戚繼榮;劉祖春;;軟土基坑土壓力計算的理論分析與探討[A];江蘇省地質(zhì)學會巖土工程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03年
6 張飛;李鏡培;;考慮卸載及硬化效應的基坑水土壓力計算[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韓業(yè)龍;鄭剛;刁鈺;聶東清;;考慮非極限狀態(tài)土壓力的水泥土攪拌樁圍護結構水平變形計算方法[A];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fā)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8 李廣信;周順和;;擋土結構上的土壓力與超靜孔壓力的關系[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1999年
9 姜晨光;賀勇;朱燁昕;姜科;顧持真;;基于引力場的基坑坑壁土壓力計算方法與實踐[A];第九屆全國巖土力學數(shù)值分析與解析方法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張正威;崔京浩;;基坑橫撐和滲流對墻后土壓力的影響[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199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立明;有支點柔性支護結構主動區(qū)土壓力和增強機理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2 李永剛;溝埋式和上埋式涵洞土壓力統(tǒng)一計算理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9年
3 宋飛;考慮側向變形的各向異性填土土壓力計算方法及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4 許錫昌;土壓力問題與基坑變形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4年
5 馬少俊;動靜荷載下?lián)跬翂ν翂毫τ嬎慵跋嚓P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6 吳明;深基坑工程若干土力學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姜朋明;轉(zhuǎn)動狀態(tài)下?lián)跬翂ν翂毫Φ膰烂芙夥捌鋺肹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8 張寧霞;公路大跨徑高填方涵洞工作特性綜合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9 彭社琴;超深基坑支護結構與土相互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9年
10 陳頁開;擋土墻上土壓力的試驗研究與數(shù)值分析[D];浙江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聰;砂土中沉井側壁摩阻力離心機試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龍飛;成都裂隙性黏土基坑土壓力計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張衍;非極限土壓力作用下雙排樁支護結構內(nèi)力變形分析[D];安徽建筑大學;2015年
4 李苗苗;庫侖土壓力的力學機制研究及其工程應用[D];長沙理工大學;2014年
5 李偉龍;填土性質(zhì)與邊坡對高填方黃土明洞土壓力影響的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6 柯才桐;擋土墻土壓力計算理論研究[D];海南大學;2014年
7 李彥平;嵌入式筒型結構土壓力計算及穩(wěn)定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8 王德芳;RT變位模式非極限狀態(tài)下?lián)跬翂Σ▌油翂毫ρ芯縖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9 周貽鑫;中、美、歐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對比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10 江文放;考慮土拱效應的剛性擋墻非極限靜、動土壓力求解方法研究[D];華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796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57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