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南部地區(qū)白堊系地震烴類檢測與有利區(qū)預測
本文關鍵詞: 地震烴類檢測 衰減異常 復合油氣藏 新和南部地區(qū) 卡普沙良群 有利區(qū)預測 出處:《特種油氣藏》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新和南部地區(qū)油氣勘探的困境,應用地震烴類檢測技術進行有利區(qū)預測。根據(jù)新和南部地區(qū)白堊系卡普沙良群測井資料,對目的層位能量衰減異常進行計算,從而預測其含油氣性。在前人對區(qū)域生儲蓋組合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區(qū)內(nèi)構造與斷裂的控制作用,認為該地區(qū)存在形成復合油氣藏的可能。同時,YM32、YM33井的油氣顯示也證明了地震烴類檢測技術在研究區(qū)內(nèi)的適用性。該烴類檢測技術與預測結果對在新和南部地區(qū)尋找油氣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new and southern regions, the favorable area is predicted by using seismic hydrocarbon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logging data of the Cretaceous Kapushaliang group in the new and southern regions, the energy attenuation anomaly of the target horizon i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on the assemblage of source, reservoir and caprock, combined with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structure and fault in this area,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is a possibility for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this area, and the oil and gas display of well YM32 and YM33 also proves the applicability of seismic hydrocarbon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study area. The hydrocarbon detection technique and its prediction results are applicable to the new and southern region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ind oil and gas reservoirs.
【作者單位】: 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大學;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非常規(guī)油氣儲層特征、分類與典型地質模型建立”(41390451)
【分類號】:P618.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強;李宗杰;楊子川;閆亮;石媛媛;蘇娟;;塔里木盆地三道橋地區(qū)油氣成藏特征[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5年06期
2 趙玉華;李坤白;張杰;蒲仁海;張盟勃;陳曉晶;;鄂爾多斯盆地中部下古生界白云巖含氣性地震檢測[J];地質科技情報;2015年03期
3 羅日升;黃臘梅;崔德育;羅新生;朱永峰;;塔北英買32復合潛山油藏發(fā)育模式與勘探意義[J];中國巖溶;2015年02期
4 王芝堯;錢茂路;付立新;劉志英;羅婕;;地震分頻技術在羊三木潛山儲層預測中的應用[J];特種油氣藏;2014年01期
5 謝大慶;鄭孟林;蔣華山;郭忻;;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形成演化與油氣分布規(guī)律[J];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013年03期
6 胡金祥;王萍;紀金海;李春雷;張艷紅;;地震儲層預測技術在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地區(qū)的應用[J];世界地質;2012年02期
7 仲偉軍;陳軍;郭忠;馬艷榮;;頻譜衰減油氣檢測在石橋1井區(qū)中的應用[J];新疆地質;2012年01期
8 田媛媛;蒲仁海;云露;韓強;;雅克拉斷凸東段侏羅系-白堊系地層超覆圈閉預測[J];地質科技情報;2012年02期
9 羅小龍;湯良杰;謝大慶;羅雙涵;蔣華山;楊勇;陳緒云;;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斷凸中生界底界不整合及其油氣勘探意義[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2年01期
10 王改云;王英民;張雷;陸金波;;沙雅隆起白堊系卡普沙良群層序地層與沉積模式[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強;楊子川;李弘艷;蒲仁海;閆亮;焦存禮;;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三道橋潛山結構與儲層特征[J];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2017年01期
2 鐘國城;韓強;蒲仁海;畢英爽;高冬;;新和南部地區(qū)白堊系地震烴類檢測與有利區(qū)預測[J];特種油氣藏;2017年01期
3 唐武;王英民;趙志剛;仲米虹;趙亞楠;;塔河地區(qū)三疊系上油組下切谷的識別及意義[J];石油物探;2016年04期
4 洪才均;康仁東;周芳芳;費劍煒;房曉璐;;新和-三道橋地區(qū)白堊系巴西蓋組沉積特征[J];新疆地質;2016年02期
5 姜宏章;李新峰;李殿波;袁勇;譚卓;;復雜斷塊油藏的精細構造解釋方法[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15年05期
6 鄭孟林;邱小芝;何文軍;費李瑩;唐勇;賈希玉;陳磊;孔玉華;吳海生;;西北地區(qū)含油氣盆地動力學演化[J];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2015年05期
7 唐武;仲米虹;田建華;鄒夢君;;塔北地區(qū)黃山街組湖盆灘壩砂體沉積模式[J];新疆石油地質;2015年03期
8 張焱;周永章;朱繼田;;基于主成份的多重分形法在巖性識別中的應用[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3期
9 田常銘;;塔里木盆地古近系—白堊系微膨脹防竄鹽水泥漿的應用研究[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5年03期
10 李萌;湯良杰;漆立新;黃太柱;甄素靜;田亞杰;;塔北隆起南坡差異構造演化及其對油氣成藏的控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5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麗;顧漢明;梁彬;成景旺;彭春梅;;地震反射AVO理論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地質科技情報;2014年02期
2 羅日升;袁玉春;鄧興梁;陳方方;李文燕;;塔北隆起英買32潛山區(qū)白云巖儲層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3年11期
3 黃玉平;姜正龍;李景瑞;王步清;滿來;;塔里木盆地新構造運動時期構造應力方向[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3年03期
4 金燕林;秦飛;姚田萬;;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斷凸下侏羅統(tǒng)沉積特征[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3年03期
5 李生杰;;含氣地層地震波衰減特征分析[J];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6 呂優(yōu)良;湯達禎;羅春樹;呂玉民;;輪古西地區(qū)奧陶系鷹山組儲層地質特征及綜合預測[J];新疆地質;2012年03期
7 李凡異;魏建新;狄?guī)妥?潘文慶;鄭多明;萬效國;王玲玲;;碳酸鹽巖溶洞的“串珠”狀地震反射特征形成機理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年03期
8 楊士明;周麗梅;潘曉慧;;疊前彈性參數(shù)反演技術在識別白云巖儲層中的應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2年05期
9 ;Analysis of the ambiguity of log-constrained seismic impedance inversion[J];Petroleum Science;2011年02期
10 王月蕾;陳紅漢;張希明;劉建章;唐大卿;陳龍;;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斷凸白堊系—古近系油氣成藏過程[J];天然氣工業(yè);2011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美新;;佩蒂雷公司的烴類檢測系統(tǒng)[J];石油物探譯叢;1984年01期
2 趙玉華,張盟勃;鄂爾多斯盆地盒8段氣藏烴類檢測技術研究[J];天然氣工業(yè);2005年05期
3 曹思遠,蔡志光,梁春生;映射分析中的自組織方法在烴類檢測中的應用[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2年05期
4 尚永生;楊長春;王真理;陳發(fā)宇;范興斌;;柴達木盆地第四系氣藏烴類檢測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3期
5 張樹林,李緒宣,姜立紅;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烴類檢測方法研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0年01期
6 張樹林;李緒寅;;海上多波多分量地震烴類檢測方法研究[J];吐哈油氣;2000年02期
7 金惠;曾富英;張紹勝;肖紅平;張秀平;李本亮;郭澤清;孔驊;;柴達木盆地三湖地區(qū)的烴類檢測技術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S1期
8 馬光華;劉懷山;蔣成剛;;大慶葡南地區(qū)AVO烴類檢測應用研究[J];海洋地質動態(tài);2007年01期
9 趙皓;馮全雄;黃兆林;楊平華;;基于吸收濾波與AVO技術的地震烴類檢測技術[J];天然氣工業(yè);2007年10期
10 胡小強;劉振湖;;無井地震儲層預測及烴類檢測——以北黃海中部坳陷A構造為例[J];華南地震;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于常青;;地震微屬性差異烴類檢測技術[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尚永生;楊長春;王真理;陳發(fā)宇;范興斌;;柴達木盆地第四系氣藏烴類檢測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學術論文匯編(第六卷)[C];2008年
3 張顯文;韓立國;;地震信號譜分解算法比較及其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薇薇;鶯歌海盆地東方區(qū)高溫高壓儲層烴類檢測技術研究及應用[D];吉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13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51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