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盆地致密砂巖儲層可動流體特征:以姬塬地區(qū)延長組長7段油層組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 鄂爾多斯盆地 致密砂巖 可動流體 核磁共振 出處:《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鄂爾多斯盆地致密砂巖儲層具有填隙物含量高、孔隙狹小、物性差等特點,可動流體飽和度是評價致密砂巖儲層的關(guān)鍵參數(shù)。為研究致密砂巖儲層可動流體特征,利用核磁共振實驗,對鄂爾多斯盆地姬塬地區(qū)長7段致密砂巖進行測試,結(jié)果表明不同的T_2值對應不同種類的流體,低T2值對應微孔隙中黏土束縛流體,中T_2值對應小孔隙中毛細管束縛流體,而高T_2值對應大孔隙中的可動流體,T_2圖譜可以反映樣品中可動流體分布情況。研究區(qū)長7段致密砂巖可動流體T2圖譜以單峰型和左峰高右峰低型為主,相比于盆地其他層位的特低滲儲層T_2圖譜分布,致密砂巖儲層單峰型較多,右峰高左峰低型和左右峰基本相等型較少?蓜恿黧w飽和度分布范圍較大,平均值為41.3%,在鄂爾多斯盆地屬于中等范圍,但可動流體飽和度大于50%的仍占37.9%,可動流體飽和度較高區(qū)域是尋找油藏有利區(qū)的主要方向。
[Abstract]:Ordos basin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with high filler content, narrow pore, poor physical properties, movable fluid saturation is a key parameter for evaluation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For the study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movable fluid characteristics, using NMR experiments to test Ordos basin Jiyuan 7 tight sandstone, the show different T_2 value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fluid, low T2 value corresponding to micropores in clay bound fluid, the T_2 value corresponding to small pore capillary bound fluid, and high T_2 value corresponding to large movable fluid in the pores of T_2 map can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of movable fluid samples. Chang 7 tight sandstones T2 maps to a single peak type and high Youfeng low left peak type, compared to the other layers of the basin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T_2 distribution map, more dense sandstone reservoir unimodal, the right peak high low Zuofeng And around the peak is basically the same type less. The movable fluid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range is larger, the average value is 41.3%, belongs to the medium range in Ordos basin, but the movable fluid saturation greater than 50% still accounted for 37.9%, the movable fluid saturation region is the main direction for high favorable area of reservoir.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大學地質(zhì)學系;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廠;長慶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基金】: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008zx05013-005)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以姬塬地區(qū)延長組長7段油層組為例王偉1a,1b,2,牛小兵3,梁曉偉2,淡衛(wèi)東2(1.西北大學a.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b.地質(zhì)學系,西安710069;2.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廠陜西延安716000;3.長慶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fā)研究院,西安710021)隨著油氣勘探開發(fā)理論和開采技術(shù)的逐步發(fā)展,非常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慶華;柳益群;;特低滲透儲層微觀孔隙結(jié)構(gòu)和可動流體飽和度特征[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5年04期
2 吳浩;牛小兵;張春林;馮勝斌;郭英海;劉銳娥;;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長7段致密油儲層可動流體賦存特征及影響因素[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5年03期
3 郭少斌;鄭紅梅;黃家國;;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非常規(guī)天然氣綜合勘探前景[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4年06期
4 方朝剛;李鳳杰;陳俊宇;周效華;孟立娜;李磊;林洪;;鄂爾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疊統(tǒng)延長組長6油層組有利儲層分布及控制因素[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4年03期
5 周科平;李杰林;許玉娟;張亞民;;基于核磁共振技術(shù)的巖石孔隙結(jié)構(gòu)特征測定[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12期
6 師調(diào)調(diào);孫衛(wèi);何生平;;低滲透儲層微觀孔隙結(jié)構(gòu)與可動流體飽和度關(guān)系研究[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2年04期
7 鄒才能;陶士振;楊智;袁選俊;朱如凱;侯連華;賈進華;王嵐;吳松濤;白斌;高曉輝;楊春;;中國非常規(guī)油氣勘探與研究新進展[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12年04期
8 王瑞飛;陳明強;;特低滲透砂巖儲層可動流體賦存特征及影響因素[J];石油學報;2008年04期
9 張超謨;陳振標;張占松;李軍;令狐松;孫寶佃;;基于核磁共振T_2譜分布的儲層巖石孔隙分形結(jié)構(gòu)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7年04期
10 劉堂宴,馬在田,傅容珊;核磁共振譜的巖石孔喉結(jié)構(gòu)分析[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龍勝祥;曹艷;朱杰;朱彤;王烽;;中國頁巖氣發(fā)展前景及相關(guān)問題初探[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2016年06期
2 李凱強;張景軍;李靜偉;張娜;;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長6儲層巖石學特征[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4期
3 劉登科;孫衛(wèi);任大忠;張茜;明紅霞;陳斌;;致密砂巖氣藏孔喉結(jié)構(gòu)與可動流體賦存規(guī)律——以鄂爾多斯盆地蘇里格氣田西區(qū)盒8段、山1段儲層為例[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6年12期
4 陳雨龍;張沖;石文睿;郭冀寧;秦瑞寶;余杰;周興波;;鄂爾多斯盆地某地區(qū)石盒子組低滲透天然氣儲層產(chǎn)能測井預測[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6年12期
5 濮御;王秀宇;濮玲;;致密儲層靜態(tài)滲吸實驗[J];大慶石油地質(zhì)與開發(fā);2016年06期
6 馬淼;孫衛(wèi);劉登科;王斌;張帆;;低滲透砂巖儲層可動流體賦存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姬塬油田長6儲層為例[J];石油地質(zhì)與工程;2016年06期
7 苗明;;沉積環(huán)境對鶴崗煤田煤巖儲集空間的影響[J];煤炭科學技術(shù);2016年11期
8 曾小明;張輝;鄒明生;于佳;莫馮陽;陳曉武;;北部灣盆地烏石凹陷東區(qū)流三段物源分析及其對儲層物性的控制[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6年06期
9 楊希濮;孫衛(wèi);;鄂爾多斯盆地延安地區(qū)致密砂巖氣藏“甜點”儲層主控因素分析[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6年06期
10 張忠義;陳世加;姚涇利;劉鑫;趙應權(quán);;鄂爾多斯盆地長7段致密儲層微觀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年06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浩;郭英海;張春林;劉銳娥;;致密油儲層微觀孔吼結(jié)構(gòu)特征及分類——以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三疊統(tǒng)延長組長7段為例[J];東北石油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2 高輝;王美強;尚水龍;;應用恒速壓汞定量評價特低滲透砂巖的微觀孔喉非均質(zhì)性——以鄂爾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長8儲層為例[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3年04期
3 高輝;敬曉鋒;張?zhí)m;;不同孔喉匹配關(guān)系下的特低滲透砂巖微觀孔喉特征差異[J];石油實驗地質(zhì);2013年04期
4 龐振宇;孫衛(wèi);李進步;馬二平;高航;;低滲透致密氣藏微觀孔隙結(jié)構(gòu)及滲流特征研究:以蘇里格氣田蘇48和蘇120區(qū)塊儲層為例[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3年04期
5 曹青;趙靖舟;胡愛平;趙小會;張濤;;鄂爾多斯盆地神木地區(qū)山2段、太原組天然氣聚集條件研究[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3年04期
6 鄭可;徐懷民;陳建文;王永宏;;低滲儲層可動流體核磁共振研究[J];現(xiàn)代地質(zhì);2013年03期
7 郭少斌;王義剛;;鄂爾多斯盆地石炭系本溪組頁巖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潛力[J];石油學報;2013年03期
8 付金華;郭少斌;劉新社;王義剛;;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山西組頁巖氣成藏條件及勘探潛力[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3年02期
9 杜新龍;康毅力;游利軍;俞楊烽;劉雪芬;楊建;;低滲透儲層微流動機理及應用進展綜述[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3年02期
10 李建東;時保宏;;鄂爾多斯盆地東南緣韓城礦區(qū)煤層氣富集影響因素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順社;魏煒;魏新善;趙會濤;劉曉鵬;;致密砂巖儲層微觀結(jié)構(gòu)表征及發(fā)展趨勢[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3年09期
2 陳曉華,陳昭國;致密砂巖儲層損害與保護現(xiàn)狀綜述[J];四川地質(zhì)學報;1997年02期
3 張哨楠;;致密天然氣砂巖儲層:成因和討論[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2008年01期
4 楊建;曾立新;彭鈞亮;陳香;;致密砂巖儲層巖石定向?qū)嶒灱夹g(shù)研究[J];鉆采工藝;2011年05期
5 石道涵;張兵;何舉濤;蔣廷學;蒲春生;;鄂爾多斯長7致密砂巖儲層體積壓裂可行性評價[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6 劉天定;趙太平;李高仁;石玉江;;利用核磁共振評價致密砂巖儲層孔徑分布的改進方法[J];測井技術(shù);2012年02期
7 季哲;胡峰;曹雪嬌;;山西臨汾區(qū)塊太原組致密砂巖儲層影響因素研究[J];內(nèi)江科技;2014年04期
8 張紀智;陳世加;肖艷;路俊剛;楊國平;唐海評;劉超威;;鄂爾多斯盆地華慶地區(qū)長8致密砂巖儲層特征及其成因[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zhì);2013年05期
9 鄧曉航;田剛;譚偉;唐啟銀;;利用測井技術(shù)研究致密砂巖儲層裂縫[J];石油化工應用;2014年01期
10 趙永剛;潘和平;李功強;駱淼;;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鎮(zhèn)涇油田延長組致密砂巖儲層裂縫測井識別[J];現(xiàn)代地質(zhì);201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司文朋;狄?guī)妥?魏建新;;部分飽和致密砂巖儲層物理模型地震響應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2 謝淵;王劍;謝正溫;王生朗;李春玉;羅建寧;;鄂爾多斯盆地富縣探區(qū)長2、長6、長8油層組致密砂巖儲層的形成[A];第三屆全國沉積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3 崔利凱;孫建孟;;基于數(shù)字巖心的致密砂巖儲層巖石滲流特性多尺度數(shù)值模擬[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王多立;吐哈油田穩(wěn)中求進促油氣上產(chǎn)[N];中國石油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蔡s,
本文編號:1469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46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