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道集優(yōu)化方法及應用
本文關鍵詞:地震道集優(yōu)化方法及應用 出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剩余時差 互相關 道集拉平 譜均衡 動校拉伸
【摘要】:文中提出了一種與剩余時差無關的絕對值互相關道集拉平方法。將地震道與參考道進行絕對值互相關,得到初步時移量,利用相關系數(shù)、時移量的門檻值進行控制和優(yōu)化,得到最終時移量,進而拉平道集,能適應道集不平的各種異常情況;采用譜均衡技術消除波形畸變,引入簡化的子波壓縮因子,計算不同角度子波振幅譜,并與參考道子波振幅譜進行對比,得到拉伸因子,可以解決動校拉伸引起的遠道頻率降低問題。在多個地區(qū)的應用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能較好地校平疊前地震道集和去除遠道波形畸變,改善道集的品質(zhì)。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cross-correlation gathers a metho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esidual moveout. The seismic trace and reference to the absolute value of correlation, the initial time shift amount, us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hen the displacement threshol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finally get the time shift amount, and then leveled gathers. Can adapt to all kinds of abnormal situation gathers uneven; eliminated by waveform distortion spectrum equalization, wavelet is introduced to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of compression factor, different angles of wavelet spectrum,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line wave amplitude spectrum, by stretching factor, can solve the NMO stretching caused by far lower frequency problem. It is applied in many area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better leveling prestack seismic gathers and removal from waveform distor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athers.
【作者單位】: 中海油研究總院;
【分類號】:P631.4
【正文快照】: 1引言隨著勘探精度的不斷提高,對地震道集的品質(zhì)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在勘探開發(fā)的實際應用中部分疊前地震道集質(zhì)量較差,動校正道集不平和遠道波形畸變是兩個重要的原因。常規(guī)采集中由于地層構造復雜[1],CMP道集往往不滿足正常雙曲線時距方程[2],常規(guī)速度分析與動校正存在剩余時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廣智;王文龍;印興耀;李超;;基于射線理論的角度道集提取方法綜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1年05期
2 田文輝;復雜區(qū)的地震道集編排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3期
3 王榮偉;;傾角場在角道集提取中的應用[J];內(nèi)江科技;2014年05期
4 金國平;張恒發(fā);洛揚;;道集的拉平[J];國外油田工程;2009年08期
5 張凱;;復雜條件下共成像點道集分析與評價[J];中國西部科技;2012年12期
6 李鐘曉;陸文凱;王季;;基于地震圖像校準的共成像點道集增強技術[J];地球物理學報;2013年05期
7 宋翔宇;李振春;周卿;張凱;;共散射點道集映射噪聲壓制方法及其應用[J];石油物探;2013年05期
8 王艷香;宋建國;張軍舵;;角道集波形校正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05期
9 慎國強;王玉梅;孟憲軍;陸文凱;李霞;;基于時頻分析的地震道集校平技術應用[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張敏;李振春;張凱;朱莉;;疊前偏移共成像點道集的對比分析[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偉家;符力耘;;基于炮域單程波偏移的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方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朱莉;李振春;;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提取與疊加成像[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徐嘉亮;常旭;王一博;;角道集剩余深度對于剩余速度的敏感性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專題論文集[C];2013年
4 王文龍;印興耀;張廣智;;基于射線理論的角度道集提取方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王園園;李振春;;復雜地質(zhì)條件下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提取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陳生昌;Wu Ru-Shan;;波動方程角度域共成像道集[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海寧;姚陳;蔡明剛;;陸地反射PS波不同軸道集方法的靜校問題[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陳飛旭;李振春;張凱;;基于寬方位角數(shù)據(jù)的三維角道集提取[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專題論文集[C];2013年
9 常德寬;張廣智;陳懷震;;基于波動方程提取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及AVO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專題論文集[C];2013年
10 張敏;李振春;;保幅角度域成像點道集的抽取與成像[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守偉;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及偏移速度分析[D];同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園園;復雜地質(zhì)條件下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提取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2年
2 陳琳;疊前地震道集優(yōu)化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3 梁棟;基于疊前深度偏移的角度域共成像道集提取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4 朱莉;基于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的偏移速度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5 曾同生;基于角道集的層析速度反演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2年
6 王鵬燕;基于共成像點道集的層析速度反演[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7 陳占國;地震散射波成像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8 楊存;AVO角道集正演模擬及非雙曲動校正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9 姜洪濤;疊前CMP道集衰減特性Q值正反演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10 劉春燕;12道集中式地震儀的設計[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813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38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