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含油氣檢測來洞悉瓊東南盆地東部發(fā)育始新統(tǒng)烴源巖的可能性
本文關鍵詞:從含油氣檢測來洞悉瓊東南盆地東部發(fā)育始新統(tǒng)烴源巖的可能性 出處:《地球科學》2016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始新統(tǒng) 烴源巖 流體包裹體 天然氣 瓊東南盆地 油氣 地球化學
【摘要】:目前普遍認為瓊東南盆地天然氣來源于漸新統(tǒng)和中新統(tǒng)海相煤型烴源巖,對于始新統(tǒng)偏I型干酪根烴源巖的存在尚不明確,因此確定始新統(tǒng)烴源巖生烴可能性及其分布將為下一步勘探提供重要依據(jù).瓊東南盆地東部45塊樣品的流體包裹體系統(tǒng)測試分析以及天然氣和輕烴地球化學特征分析結(jié)果表明,盆地東部氣藏以油型氣及油型-煤型混合氣為特征,至少有4期天然氣充注,其中第1期天然氣充注與始新統(tǒng)烴源巖生排烴有關.由此認為,瓊東南盆地東部可能發(fā)育始新統(tǒng)偏I型干酪根烴源巖,主要分布于松南-寶島-長昌凹陷以及北礁凹陷.
[Abstract]: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 natural gas in the southeast of Qiong is derived from the new unified marine coal typ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 and it is not clear about the existence of the starting new type I - type source rock . Therefore ,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as reservoir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il - type gas and the oil - coal - type mixed ga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reservoir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il - type gas and the oil - type - coal - type mixed gas , and the first - period natural gas filling is related to the hydrocarbon expulsion of the original source rock .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zhì)大學構(gòu)造與油氣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41572118) 國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No.2011ZX05023-004-010)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0引言迄今,瓊東南盆地西區(qū)發(fā)現(xiàn)的YC13-1和YC14-1氣藏,以及YC13-2、YC13-4、YC13-6等含氣構(gòu)造均富集成熟-高熟煤型氣及少量凝析油(何家雄等,2006;趙民等,2010).有機地球化學研究結(jié)果表明,這些已探明的天然氣和凝析油均來自于崖城組含煤系地層的III型干酪根烴源巖(黃保家等,20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明;李俊良;姜濤;田姍姍;張成;解習農(nóng);;瓊東南盆地中央峽谷的形態(tài)及成因[J];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2009年04期
2 劉見寶;孫珍;劉彥賓;趙中賢;王章穩(wěn);;瓊東南盆地新生代構(gòu)造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海洋地質(zhì)前沿;2012年04期
3 賀超;龍根元;吳世敏;;瓊東南盆地地殼伸展因子計算及其伸展模式探討[J];大地構(gòu)造與成礦學;2012年02期
4 何云龍;解習農(nóng);李俊良;張成;張建新;;瓊東南盆地東西部塊體流沉積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特征的差異性[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3年01期
5 廖靜;徐海春;;氣測綜合曲線分析法在南海瓊東南盆地的應用[J];錄井工程;2013年03期
6 肖軍;王華;姜華;呂學菊;岳勇;;瓊東南盆地第三系低位儲層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7 佟殿君;任建業(yè);雷超;陽懷忠;尹新義;;瓊東南盆地深水區(qū)巖石圈伸展模式及其對裂后期沉降的控制[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8 何云龍;解習農(nóng);李俊良;張成;蘇明;;瓊東南盆地陸坡體系發(fā)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0年02期
9 張恒超;張功成;王振華;何玉平;;處理解釋一體化技術在瓊東南盆地深水區(qū)的實踐[J];海洋石油;2011年04期
10 王麗君;李強;劉愛群;嚴恒;;瓊東南盆地井震平均速度誤差分析及校正[J];地質(zhì)學刊;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新兵;王家林;陳冰;;南海西北部瓊東南盆地基底結(jié)構(gòu)初步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樹林;;四分量地震在瓊東南盆地應用的可行性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葉瑛;吳能友;鄔黛黛;張平萍;季珊珊;董海良;;瓊東南盆地甲烷微滲漏的地質(zhì)與地質(zhì)微生物記錄[A];海洋地質(zhì)、礦產(chǎn)資源與環(huán)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施小斌;蔣海燕;徐行;楊軍;于傳海;楊小秋;;瓊東南盆地的地熱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A];2014年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專題4:地熱:從地表到深部論文集[C];2014年
5 張中杰;劉一峰;張素芳;范蔚茗;陳林;;瓊東南盆地地殼伸展深度依賴性及其動力學意義[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屆(2010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1年
6 于鵬;王家林;鐘慧智;陳冰;;瓊東南盆地基底結(jié)構(gòu)綜合地球物理研究[A];1998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7 李維新;鄧啟才;張文;秦瑞寶;;瓊東南盆地西區(qū)巖石物理和地震響應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宋洋;趙長煜;張功成;宋海斌;單競男;陳林;;南海北部珠江口與瓊東南盆地構(gòu)造-熱模擬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2年
9 肖軍;王華;劉軍;陳少平;姜華;;瓊東南盆地深水區(qū)油氣成藏條件分析與勘探方向選擇[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1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吳哲;楊風麗;吳建勛;;瓊東南盆地深部構(gòu)造特征的模擬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江其勤;瓊東南盆地油氣資源完成評價研究[N];中國石化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何云龍;瓊東南盆地陸坡區(qū)重力流沉積特征及其成因機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2年
2 杜同軍;瓊東南盆地層序地層和深水區(qū)沉積充填特征[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3 康波;瓊東南盆地新生代沉降—熱演化模擬[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4年
4 李緒宣;瓊東南盆地構(gòu)造動力學演化及油氣成藏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4年
5 蔡佳;瓊東南盆地古近系古地貌恢復及其對層序樣式和沉積特征的控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09年
6 翟普強;瓊東南盆地泄壓帶特征及其與天然氣成藏耦合關系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3年
7 趙必強;瓊東南盆地天然氣運聚成藏規(guī)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6年
8 胡忠良;瓊東南盆地崖南凹陷烴源巖生烴動力學和油氣成藏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5年
9 朱四新;瓊東南盆地深水區(qū)低幅構(gòu)造速度研究與PSDM應用[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居云;瓊東南盆地北部坳陷帶構(gòu)造演化及其對煤系烴源巖的控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陳宏言;瓊東南盆地區(qū)域地層格架建立及油氣成藏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3 劉曉鋒;瓊東南盆地深水區(qū)沉積古環(huán)境和物源演化[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4 尹新義;瓊東南盆地斷裂組合樣式及其變形機制模擬分析[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1年
5 王力;瓊東南盆地深水區(qū)中新世早中期沉積特征分析[D];西北大學;2013年
6 吳敬武;瓊東南盆地南部凹陷構(gòu)造特征及形成機制[D];浙江大學;2008年
7 李娜;瓊東南盆地深水區(qū)漸新世以來沉積古環(huán)境及物源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8 趙小慶;瓊東南盆地目的層成巖作用研究與有利儲層預測[D];大慶石油學院;2010年
9 陳奎;瓊東南盆地油氣目標地層沉積物源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10 王振業(yè);瓊東南盆地—西沙海槽天然氣水合物地球化學特征與地質(zhì)條件分析[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本文編號:13710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37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