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北緣歐龍布魯克微地塊早古生代巖相古地理
本文關鍵詞:柴達木盆地北緣歐龍布魯克微地塊早古生代巖相古地理
更多相關文章: 柴北緣 歐龍布魯克微地塊 早古生代 巖相古地理
【摘要】:通過對柴達木盆地北緣歐龍布魯克微地塊的野外地質調查及精細觀察,根據(jù)剖面中發(fā)育的巖石組合關系、沉積構造特征以及地層接觸關系,對該區(qū)早古生代寒武紀—早奧陶世沉積及巖相古地理特征進行了詳細研究。認為早古生代歐龍布魯克微地塊處于火山島弧弧后區(qū)域,柴北緣洋俯沖及陸陸碰撞控制了該時期的盆山格局與沉積充填演化。歐龍布魯克微地塊下古生界主要發(fā)育一套海相碳酸鹽巖建造,僅在寒武系底部以及下奧陶統(tǒng)存在陸源碎屑沉積。從巖石組合來看,沉積相類型大致可劃分為蒸發(fā)潮坪相、局限臺地相、開闊臺地相、臺地邊緣相和復理石盆地沉積5大類及相應的亞類。研究區(qū)早古生代整體處于海侵狀態(tài),歐龍布魯克微地塊早寒武世經歷蒸發(fā)潮坪沉積,中、晚寒武世海侵范圍逐步擴大,研究區(qū)接受了一套以淺海碳酸鹽巖建造為特點的局限臺地—開闊臺地沉積。早奧陶世基本繼承了寒武紀海侵范圍,歐龍布魯克微地塊沉積環(huán)境向臺地邊緣淺灘—前緣斜坡轉變,直至早奧陶世晚期臺地相向中南方向遷移而形成于高海平面下的臺緣斜坡—欠補償深水陸棚沉積環(huán)境。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西北大學大陸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大學地質學系;
【基金】: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柴達木盆地東部石炭系油氣成藏條件及目標優(yōu)選”(12120115003301)資助~~
【分類號】:P534.4
【正文快照】: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西部重要的含油氣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境內,青藏高原東北部。柴達木盆地周緣分別被阿爾金斷裂帶、東昆侖構造帶以及宗務隆構造帶所限,具有獨特的大地構造格局以及巖石圈板塊動力學背景[1]。自1984年塔里木盆地北部沙參2井實現(xiàn)中國古生代海相油氣首次重大突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嬌鵬;陳世悅;馬寅生;彭淵;邵鵬程;馬帥;代昆;鄭策;;柴達木盆地北緣早奧陶世陸-弧碰撞及弧后前陸盆地——來自碎屑巖地球化學的證據(jù)[J];地質學報;2016年01期
2 孫嬌鵬;陳世悅;彭淵;邵鵬程;馬帥;劉金;;歐龍布魯克微地塊下奧陶統(tǒng)復理石物源和構造背景研究[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5期
3 孫嬌鵬;陳世悅;彭淵;胡忠亞;莊毓凱;馬帥;劉姚;;全吉地區(qū)新元古代濱岸冰川沉積特征及地質意義[J];地質學報;2014年07期
4 齊永安;代明月;常玉光;王敏;李妲;;豫西澠池地區(qū)寒武系第三統(tǒng)饅頭組二段的核形石[J];高校地質學報;2013年04期
5 陳青;李海平;董云鵬;馮喬;何登峰;陳浩;;柴北緣歐龍布魯克地塊寒武系-奧陶系的重新厘定[J];地質與勘探;2013年05期
6 蘇中堂;陳洪德;歐陽征健;金學強;;鄂爾多斯地區(qū)馬家溝組層序巖相古地理特征[J];中國地質;2012年03期
7 康玉柱;;中國古生代海相大油氣田形成條件及勘探方向[J];新疆石油地質;2007年03期
8 辛后田;王惠初;周世軍;;柴北緣的大地構造演化及其地質事件群[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6年04期
9 柯光明;鄭榮才;石和;;蘇北盆地古近紀構造-層序巖相古地理特征與演化[J];中國地質;2006年06期
10 王惠初,陸松年,莫宣學,李懷坤,辛后田;柴達木盆地北緣早古生代碰撞造山系統(tǒng)[J];地質通報;2005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惠初;柴達木盆地北緣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及巖漿作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光明;李國棟;魏新善;李雁冰;;靖邊潛臺西側奧陶系馬五_4亞段巖相古地理特征[J];沉積學報;2017年03期
2 裴磊;李瑞保;裴先治;劉俊來;李佐臣;劉成軍;陳有p,
本文編號:1302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30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