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氣超臨界狀態(tài)吸附模型及其地質意義
本文關鍵詞:頁巖氣超臨界狀態(tài)吸附模型及其地質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頁巖氣 超臨界吸附 吸附階段 吸附能力 吸附貢獻
【摘要】:為了表征各類型頁巖孔隙吸附機理,合理解釋頁巖氣超臨界吸附特征,建立了DubininAstakhov和Langmuir-Freundlich(簡稱D-A和L-F)超臨界吸附模型.采用等溫吸附實驗、低溫液氮吸附實驗和壓汞實驗進行模型驗證和頁巖孔隙分布特征研究,進而依據(jù)D-A和L-F模型闡明頁巖氣超臨界吸附特征及意義.結果表明:D-A和L-F模型能夠同時表征超臨界下微孔充填式吸附和中、大孔單層吸附機理,合理解釋頁巖氣高壓負吸附現(xiàn)象;基于吸附速率壓力敏感性可將頁巖吸附分為4個階段,各階段具有不同的地質意義;過剩吸附量與絕對吸附量差異隨埋深增大愈為顯著,絕對吸附量評價吸附氣含量更符合實際;微孔吸附能力約為中、大孔的2倍;灰分和水分對吸附起負作用,且對各類型孔隙的影響程度相當.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煤層氣資源與成藏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礦業(yè)大學資源與地球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72155) 國家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項目(2012CB214702)
【分類號】:P618.13
【正文快照】: 頁巖氣作為一種新型非常規(guī)天然氣能源其勘探開發(fā)越來越受重視[1].頁巖氣的賦存形式包括游離態(tài)、吸附態(tài)、溶解態(tài)和固溶態(tài),且以游離態(tài)和吸附態(tài)為主,其中吸附氣含量占20~85%[2-3].等溫吸附實驗依據(jù)Langmuir吸附模型得到的是過剩吸附量,而非絕對吸附量[4-6].實驗和實際地質條件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林曄;李政;朱日房;;頁巖氣的形成與開發(fā)[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01期
2 張利萍;潘仁芳;;頁巖氣的主要成藏要素與氣儲改造[J];中國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3 李新景;呂宗剛;董大忠;程克明;;北美頁巖氣資源形成的地質條件[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05期
4 聶海寬;唐玄;邊瑞康;;頁巖氣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國南方頁巖氣發(fā)育有利區(qū)預測[J];石油學報;2009年04期
5 張抗;譚云冬;;世界頁巖氣資源潛力和開采現(xiàn)狀及中國頁巖氣發(fā)展前景[J];當代石油石化;2009年03期
6 劉洪林;王莉;王紅巖;魏偉;孫愛;;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fā)適用技術探討[J];油氣井測試;2009年04期
7 張金川;姜生玲;唐玄;張培先;唐穎;荊鐵亞;;我國頁巖氣富集類型及資源特點[J];天然氣工業(yè);2009年12期
8 楊鐿婷;唐玄;王成玉;汪天凱;任珠琳;謝忱;;重慶地區(qū)頁巖分布特點及頁巖氣前景[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9 王祥;劉玉華;張敏;胡素云;劉紅俊;;頁巖氣形成條件及成藏影響因素研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0年02期
10 陳尚斌;朱炎銘;王紅巖;劉洪林;魏偉;羅躍;李伍;方俊華;;中國頁巖氣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石油學報;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玉芳;包書景;張宏達;葛明娜;王勁鑄;孟凡洋;任收麥;;國外頁巖氣勘查開發(fā)進展[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2 ;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fā)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A];“寶塔油氣”杯第四屆天然氣凈化、液化、儲運與綜合利用技術交流會暨LNG國產(chǎn)化新技術新設備展示會論文集[C];2014年
3 林斌;郭巍;趙肖冰;曹瀚升;王少華;;頁巖氣資源評價方法:概率體積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頁巖氣中的應用[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4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專輯[C];2013年
4 印興耀;吳國忱;;頁巖氣儲層地震評價[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5 蔡啟宏;傅子云;;地震頻率信息在頁巖氣勘探開發(fā)中應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專題論文集[C];2013年
6 劉禹;王常斌;文建軍;宋付權;;頁巖氣滲流中的力學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上冊)[C];2013年
7 滕吉文;劉有山;;中國頁巖氣成藏和潛在產(chǎn)能與對環(huán)境的污染分析[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屆)學術論文匯編——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8 張聰;段文哲;包書景;;遙感技術在復雜山區(qū)頁巖氣早期勘探中的應用[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9 李世臻;劉志強;;頁巖氣地質研究應重視的幾項基礎工作[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13石油天然氣、非常規(guī)能源勘探開發(fā)理論與技術分會場[C];2013年
10 張R,
本文編號:1270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27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