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作用下深部巖體開挖卸荷的數(shù)值模擬
本文關鍵詞:腐蝕作用下深部巖體開挖卸荷的數(shù)值模擬
更多相關文章: 深部巖體 開挖卸荷 數(shù)值模擬 腐蝕 巖爆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地下工程進入了深部范圍。目前,地下空間的利用已成為了時代發(fā)展的趨勢。深部巖體的開挖是一種卸荷過程,其力學響應過程難以用普通的加載強度準則和破壞理論做出解釋。多場耦合是深部巖體開挖的獨特環(huán)境,本文考慮深部巖體受到地下水腐蝕時,巖石的力學性能發(fā)生變化,影響巖體開挖的變形、圍巖的應力等,開展腐蝕作用下深部巖體開挖卸荷的數(shù)值模擬。本文基于深部巖體開挖的物理模型試驗,建立了巖體開挖的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軟件進行數(shù)值模擬計算,并且與物理模型試驗進行對比。數(shù)值模擬方案如下:整個模型尺寸為30m×30m,開挖的巷道為一個直徑2.6m的半拱形隧道,確定建立模型需要巖石參數(shù)、邊界條件、錨桿的布置、關鍵點的布置等,并且考慮了腐蝕工況、腐蝕程度和開挖深度三個因素,一共建立了26個有限元模型。通過數(shù)值模擬,研究分析深部巖體開挖的巷道變形、圍巖的受力、錨桿支護分析、關鍵點位移等,得到以下結論:1)有限元軟件能夠較好地開展深部巷道腐蝕巖體開挖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工作。模擬結果符合實際工程情況,并具有實用性、經(jīng)濟性、可操作性強等優(yōu)點。2)在巖體開挖過程中,對巷道變形以及圍巖受力影響的最大因素是開挖深度,其次是腐蝕工況,腐蝕程度影響最小。巷道的變形和圍巖受力都隨著開挖深度的增加而變大。考慮腐蝕工況的影響,強酸腐蝕對其影響最大,酸性腐蝕次之,中性鹽腐蝕和水腐蝕最小,且后兩者影響區(qū)別甚微;巷道變形值隨著上述腐蝕工況的順序腐蝕程度的降低而減小;巷道圍巖的應力值(第一主應力、第三主應力、Mises應力、剪應力)卻正好相反。3)深部巖體的開挖存在巖爆傾向。巖爆一般發(fā)生在半拱巷道的拱兩側和巷道底部兩側,巷道的開挖深度越大,巖爆現(xiàn)象越明顯。巖爆發(fā)生的范圍隨著腐蝕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相同的深度作用下其影響區(qū)別不大。不同的腐蝕情況會影響巷道的巖爆,強酸腐蝕作用下,巷道內(nèi)壁巖石破壞范圍最大,酸性腐蝕次之,無腐蝕最小。4)錨桿的支護作用能有效的控制和減小巷道圍巖的變形。經(jīng)過對錨桿的受力狀況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鋼筋的應力值在拱頂、拱肩、底角處達到極值。從拱頂?shù)焦凹?應力值小幅度的變化;從拱肩到底角,鋼筋應力值迅速減小;從底角往底部中點迅速增大。強酸作用對錨桿鋼筋應力的影響最大,酸性腐蝕次之,中性腐蝕和水腐蝕最小。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4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明洋;周澤平;錢七虎;;深部巖體的構造和變形與破壞問題[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2 王德榮;陸渝生;馮淑芳;王明洋;;深部巖體動態(tài)特性多功能試驗系統(tǒng)的研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3期
3 王明洋;解東升;李杰;張寧;;深部巖體變形破壞動態(tài)本構模型[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06期
4 李杰;王明洋;張寧;范鵬賢;;深部巖體動力變形與破壞基本問題[J];中國工程科學;2013年05期
5 盧敦華;王星華;;深部巖體水熱弱化修正及其因素確定方法[J];科技導報;2008年23期
6 ;圖書推薦[J];科技傳播;2011年01期
7 李樹忱;馮現(xiàn)大;李術才;袁超;李文婷;孫倩;;深部巖體分區(qū)破裂化現(xiàn)象數(shù)值模擬[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年07期
8 周小平;周敏;錢七虎;;深部巖體損傷對分區(qū)破裂化效應的影響[J];固體力學學報;2012年03期
9 包興隆;;深部巖體力學特性的問題思考[J];山西建筑;2013年21期
10 何滿潮;郭平業(yè);;深部巖體熱力學效應及溫控對策[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七虎;;深部巖體工程響應的特征科學現(xiàn)象及“深部”的界定[A];錢七虎院士論文選集[C];2007年
2 嚴鵬;單治鋼;陳祥榮;周永;;深部巖體爆破損傷及控制研究[A];第三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明洋;解東升;李杰;范鵬賢;;深部巖體加卸荷變形與破壞本構關系[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新平;汪斌;周桂龍;;我國大陸實測深部地應力分布規(guī)律研究[A];第3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5 錢七虎;;序[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21:深部巖石工程圍巖分區(qū)破裂化效應[C];2008年
6 譚云亮;;深部巖體分區(qū)破裂問題的討論[A];煤炭科學與技術研究論文集[C];2010年
7 周叔舉;張春會;徐克林;;深部巖體工程地質(zhì)勘察技術方法及設備[A];全國第三次工程地質(zhì)大會論文選集(下卷)[C];1988年
8 李杰;王明洋;范鵬賢;施存程;;巖體的加、卸載狀態(tài)與能量的分配關系[A];第3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單治鋼;嚴鵬;;深部巖體開挖瞬態(tài)卸荷誘發(fā)巖爆機理初探[A];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第四屆地質(zhì)及勘探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潘一山;王凱興;;巖塊尺度對擺型波傳播影響的研究[A];第十二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成良;深部巖體多場耦合分析及地下空間開挖卸荷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2 隋斌;深部巖體脆性破壞機理及相關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杜坤;真三軸卸載下深部巖體破裂特性及誘發(fā)型巖爆機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董新玉;腐蝕作用下深部巖體開挖卸荷的數(shù)值模擬[D];華東交通大學;2016年
2 宋韓菲;深部巖體分區(qū)破裂化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3 鄭璇;深部工程圍巖間隔斷裂化機制數(shù)值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4 萬貽平;深部巖體損傷變形特性研究[D];西華大學;2008年
5 耿鳴山;深部巖體硐室分區(qū)破裂化數(shù)值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汪斌;深部大理巖的加卸載力學特性及多場耦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7 謝瑞峰;深井高應力圍巖松動爆破機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0年
8 張伯虎;深埋洞室圍巖分區(qū)破裂化機理及應用[D];重慶大學;2008年
9 趙航;深部大理巖卸荷力學特性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572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15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