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巖相識別概率表征方法
本文關鍵詞:地震巖相識別概率表征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巖相識別 概率統(tǒng)計 多步驟反演 不確定性
【摘要】:儲層巖相分布信息是油藏表征的重要參數(shù),基于地震資料開展儲層巖相識別通常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傳統(tǒng)方法僅獲取唯一確定的巖相分布信息,無法解析反演結果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油藏評價的風險.本文引入基于概率統(tǒng)計的多步驟反演方法開展地震巖相識別,通過在其各個環(huán)節(jié)建立輸入與輸出參量的統(tǒng)計關系,然后融合各環(huán)節(jié)概率統(tǒng)計信息構建地震數(shù)據(jù)與儲層巖相的條件概率關系以反演巖相分布概率信息.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文中方法通過概率統(tǒng)計關系表征了地震巖相識別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地球物理響應關系的不確定性,并通過融合各環(huán)節(jié)概率信息實現(xiàn)了不確定性傳遞的數(shù)值模擬,最終反演的巖相概率信息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地震巖相識別結果的不確定性,為油藏評價及儲層建模提供了重要參考信息.模型數(shù)據(jù)和實際資料應用驗證了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海洋石油勘探國家工程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U1262207、41390454)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2011ZX05019-006)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P631.4;P618.13
【正文快照】: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the methodology in this paper takes the uncertaintiesin each step of seismic facies classification into account by aprobabilistic multistep approach.Theinverted facies probability contains not only the information of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又雄,姚姚;基于參考道的巖性識別與巖性剖面非線性反演[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田玉昆;周輝;袁三一;;基于馬爾科夫隨機場的巖性識別方法[J];地球物理學報;2013年04期
2 周旭紅;;大民屯凹陷西斜坡砂礫巖體儲層預測技術[J];中國石油勘探;2010年05期
3 張秀麗;姜巖;秦月霜;;拓頻地震數(shù)據(jù)在測井約束反演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2年30期
4 國慶鵬,金振奎,曹志軍,侯戰(zhàn)勝,程同軍;濟陽坳陷大蘆家區(qū)塊薄儲集層預測研究[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5年05期
5 張延章;尹壽鵬;張巧玲;閔成花;;地震分頻技術的地質內(nèi)涵及其效果分析[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6年01期
6 李方明;計智鋒;趙國良;吳昌吉;李志明;;地質統(tǒng)計反演之隨機地震反演方法——以蘇丹M盆地P油田為例[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7年04期
7 孫夕平;李勁松;鄭曉東;張研;;調(diào)諧能量增強法在石南21井區(qū)薄儲集層識別中的應用[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7年06期
8 王愛霞;;復雜斷塊儲層分層反演效果分析及其應用——以Bongor盆地Mimosa油田為例[J];石油地質與工程;2013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兆國;固體介質中非線性波傳播特點與巖性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2 高文博;紅臺地區(qū)儲層預測應用研究[D];長江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姚逢昌,甘利燈;地震反演的應用與限制[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0年02期
2 張建林,吳勝和,武軍昌,肖煥欽,黃奇志;應用隨機模擬方法預測巖性圈閉[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3年03期
3 鄧林,楊紹國;巖性自動解釋軟件系統(tǒng)[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3年05期
4 孫喜新;埕北11油藏精細動態(tài)描述研究[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3年05期
5 賈承造,趙文智,鄒才能,李明,池英柳,姚逢昌,鄭曉東,劉曉,殷積峰;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研究的兩項核心技術[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4年03期
6 李建齊,何又雄;多元統(tǒng)計法地震巖性模擬的實現(xiàn)及解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S2期
7 張應波,張驥東;地震巖性預測新方法探索[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年06期
8 張永剛;地震波阻抗反演技術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J];石油物探;2002年04期
9 叢向元,彭碧群,李占林;高分辨率三維地震資料解釋技術的應用[J];石油物探;2004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文海;從鄂東南二疊系的巖相分布對淮陽古陸的質疑[J];中國煤田地質;1992年01期
2 胡明毅,龔文平,,肖傳桃,朱忠德;湖北宜昌黃花場早奧陶世巖相和沉積環(huán)境[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1996年04期
3 鄭毅,張慶云;降水設計與巖相[J];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4 撒利明,王天琦,師永民,魯明春,杜文博;油田開發(fā)中后期巖相單元的細分研究[J];沉積學報;2002年04期
5 岳信東;鄒孝成;;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及其在巖相識別中的應用[J];吐哈油氣;2000年04期
6 付金華;鄧秀芹;楚美娟;張海峰;李士祥;;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深水巖相發(fā)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質意義[J];沉積學報;2013年05期
7 張祥忠,熊琦華,蔡毅;應用多級序貫指示模擬方法模擬火燒山油田巖相[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3年06期
8 張晉言;;泥頁巖巖相測井識別及評價方法[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3年04期
9 潘國強;;古火山構造巖相圖及綜合地質事件表的編制[J];中國區(qū)域地質;1982年02期
10 陸鳳根;巖相標志及其指相意義[J];測井技術;198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顧紅英;黃國騫;;應用測井資料定量識別單井巖相及沉積微相的方法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03——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張允白;;揚子陸塊中奧陶世早期鸚鵡螺多樣性與巖相的關系[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下冊)[C];2002年
3 劉振峰;郝天珧;戴明剛;;Markov鏈模型在儲層巖相模擬中的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2003——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張允白;;揚子陸塊中奧陶世早期鸚鵡螺多樣性與巖相的關系[A];中國古生物學會第22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5 呂古賢;舒斌;郭濤;夏林;劉杜娟;鄧軍;魯安懷;張成江;修淑芝;丁益民;;膠東阜山金礦床構造變形巖相形跡大比例尺填圖[A];“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C];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蒙啟安;松遼盆地徐家圍子地區(qū)晚中生代火山巖巖相及儲層意義[D];浙江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爽;儲層巖相的分形識別[D];大慶石油學院;2005年
2 徐建強;多點統(tǒng)計在巖相預測中的應用[D];中南大學;2013年
3 李云廣;松遼盆地北部徐家圍子斷陷營城組一段火山巖巖相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9年
4 張新;徐州地區(qū)饅頭組米級旋回層序和碳酸鹽巖巖相—微相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5 楊忠亮;高分辨率層序地層格架內(nèi)巖相特征精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424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14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