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旋轉交錯網格的雙相各向異性介質二維三分量波場模擬
本文關鍵詞:基于旋轉交錯網格的雙相各向異性介質二維三分量波場模擬
更多相關文章: 雙相各向異性介質 旋轉交錯網格 傳統(tǒng)交錯網格 不分裂卷積完全匹配層
【摘要】:基于Biot雙相介質模型,推導了雙相TTI介質二維三分量一階速度-應力彈性波方程,采用旋轉交錯網格(RSG)技術建立了各向異性孔隙介質波動方程的二維三分量高精度有限差分格式(FDTD),并引入不分裂卷積完全匹配層(CPML)作為吸收邊界條件。為了驗證算法可行性,對均勻雙相TTI介質中的彈性波場進行了模擬。結果表明:使用旋轉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技術能夠模擬出雙相TTI介質中存在的快橫波、慢橫波、快縱波和慢縱波;雙相各向異性介質中存在明顯的橫波分裂、波前面尖角和三分叉現象;不分裂卷積完全匹配層對邊界反射的吸收效果較好。通過對比傳統(tǒng)交錯網格(SSG)和旋轉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技術,證明了旋轉交錯網格有限差分算法穩(wěn)定性較強,精度較高,是一種實用的地震波場數值模擬方法。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雙相各向異性介質 旋轉交錯網格 傳統(tǒng)交錯網格 不分裂卷積完全匹配層
【基金】: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fā)專項基金資助項目(2012YQ030126) 國家自然基金煤炭聯合基金資助項目(U1261203) 中國地質調查局基金資助項目(12120115102101)
【分類號】:P631.4
【正文快照】: 地球內部分布不均的巖石裂縫和孔隙在地震尺度上往往表現為各向異性性質,而傳統(tǒng)的地震波傳播理論僅僅適用于單相介質。因此,研究雙相各向異性介質中彈性波的傳播規(guī)律尤其重要。Boit在Gassmann方程[1]的基礎上,發(fā)展了飽和流體孔隙介質中的地震波傳播理論,奠定了雙相介質彈性波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曉華;陳祖斌;曾曉獻;焦健;;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法模擬微動信號[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孟凡順;李洋森;王璐;鄧志勇;張亮;;基于可變交錯網格的地震波數值模擬[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3年06期
3 熊章強;張大洲;肖柏勛;秦臻;;裂縫介質中瑞雷面波傳播的漸變非均勻交錯網格數值模擬[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8期
4 智敏;張廣忠;楊光明;李剛;陸自清;;一階聲波方程高階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數值模擬方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年34期
5 裴正林,牟永光;非均勻介質地震波傳播交錯網格高階有限差分法模擬[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6 程冰潔;李小凡;徐天吉;;非均勻介質中交錯網格高階有限差分數值模擬[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006年04期
7 孫衛(wèi)濤,楊慧珠;地形構造中地震波傳播的非對稱交錯網格模擬[J];應用數學和力學;2004年07期
8 王秀明,張海瀾,王東;利用高階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法模擬地震波在非均勻孔隙介質中的傳播[J];地球物理學報;2003年06期
9 趙連鋒,朱介壽,曹俊興;并行化交錯網格法地震層析成像[J];石油物探;2003年01期
10 夏凡,董良國,馬在田;交錯網格高階差分法三維彈性波數值模擬(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Applied Geophysics;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陳聃;韓開鋒;曾新吾;;風場中聲波傳播的交錯網格偽譜法模擬[A];中國聲學學會200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09]論文集[C];2009年
2 魏偉;符力耘;;地震波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法與體積分方程法模擬對比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趙連鋒;朱介壽;曹俊興;;地震層析成像中的交錯網格技術[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2002——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井浩;楊頂輝;馬嘯;;基于近似解析離散化逼近算子的交錯網格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李平恩;;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法對三維各向異性介質彈性波方程的求解能力分析[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張偉;陳曉非;;三維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方法及其在模擬地震波傳播問題中的應用[A];200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1年
7 秦艷芳;王彥賓;;基于交錯網格有限差分和偽譜混合方法并行計算的三維地震波場正演模擬[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何家寅;沈金松;;用2D旋轉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方法模擬TTI介質的彈性波場傳播[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專題論文集[C];2013年
9 董良國;馬在田;曹景忠;;交錯網格高階差分法彈性波模擬[A];1999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利民;三維帶地形瑞雷面波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法正演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09年
2 王濤;粘彈介質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數值模擬[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3 常君勇;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法地震數值模擬[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4 郭婷婷;基于改進BISQ模型彈性波數值模擬的交錯網格有限差分方法[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左瑩;基于高階交錯網格的有限差分地震波場數值模擬[D];長安大學;2009年
6 王春燕;高階交錯網格有限差分地震波場計算[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7 孫瑞艷;TTI介質旋轉交錯網格有限差分及其組合邊界條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8 張文忠;Biot介質的交錯網格差分法波場模擬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9 張亮;基于緊致交錯網格的井間地震波場數值模擬[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10 王曉歡;TTI介質中地震波傳播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653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06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