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TEM響應特性分析與最佳觀測區(qū)域研究
本文關鍵詞:SOTEM響應特性分析與最佳觀測區(qū)域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瞬變電磁法 電性源 短偏移距 SOTEM 最佳觀測區(qū)域
【摘要】:電性源短偏移距瞬變電磁法(SOTEM)是目前研究和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人工源時間域電磁法工作裝置,對深部資源地球物理精細探測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為了深入理解方法內涵并更好地進行推廣應用,本文基于電性源瞬變電磁一維正演理論,研究了SOTEM地下感應電流擴散、多分量電磁響應平面分布、多偏移距衰減等特性,然后根據(jù)上述特性研究了SOTEM的最佳觀測區(qū)域.研究結果表明:電性源在地下可以產生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感應電流.其中,水平感應電流又分為上部水平感應電流和下部水平感應電流(又稱作返回電流),水平感應電流的極大值主要集中于發(fā)射源附近并垂直向下擴散;垂直感應電流極大值沿與地面呈45°角的方向向下、向外擴散,并且具有較低的振幅和較快的擴散速度.電性源激發(fā)的六個方向的電磁場分量都具有一定的探測能力,但是考慮到地面觀測的方便性和各分量的傳播、分布特點,大多數(shù)情況僅利用垂直磁場分量Hz(鐓B/鐓t)和水平電場分量Ex.其中,Hz僅對低阻目標體敏感,且敏感區(qū)域位于赤道向區(qū)域,并集中在發(fā)射源附近;Ex既對低阻體敏感也對高阻體敏感,對低阻體的敏感區(qū)域位于赤道向區(qū)域,而對高阻體的敏感區(qū)域位于軸向區(qū)域,并且敏感區(qū)域距發(fā)射源的距離與目標體埋深和圍巖電性有關.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瞬變電磁法 電性源 短偏移距 SOTEM 最佳觀測區(qū)域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12CB4166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474095) 中國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P631.325
【正文快照】: 1引言隨著我國淺部資源的消耗殆盡,國家提出加強“第二深度空間”探礦以及“攻深探盲”的資源戰(zhàn)略(滕吉文,2006).為實現(xiàn)地下500~2000 m深度范圍內礦產資源的有效探測,需在已有基礎之上完善或創(chuàng)新更多行之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瞬變電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衛(wèi)營;薛國強;;瞬變電磁法多裝置探測技術在煤礦采空區(qū)調查中的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凡寫;展茂征;;瞬變電磁法在煤礦含水層富水性分區(qū)中的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14年05期
2 薛國強;閆述;陳衛(wèi)營;李海;;SOTEM深部探測關鍵問題分析[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年01期
3 陳衛(wèi)營;薛國強;崔江偉;;電性源瞬變電磁發(fā)射源形變對觀測結果影響分析[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年01期
4 王猛;劉國輝;王大勇;劉媛媛;;瞬變電磁測深資料的ABC算法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年01期
5 曹軍;李富;張華;;相似模擬法在瞬變電磁測深反演預處理中的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年01期
6 魏明君;丁云河;李冰;羅正傳;張智慧;王蒙;;線源瞬變電磁法在熊耳山區(qū)多金屬找礦中的應用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年01期
7 張建鋒;謝玉華;黃波;崔樹軍;;瞬變電磁法數(shù)據(jù)濾波方法對比研究[J];工程勘察;2015年08期
8 吳信民;張振坤;徐劍波;;瞬變電磁法理論的探測深度問題[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年03期
9 丁金剛;蔣輝;;采空區(qū)勘查新技術及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年03期
10 韓自強;羅姣;劉濤;孫旭東;楊敏強;;定源回線瞬變電磁法在煤礦富水區(qū)調查中的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殷長春;瞬變電磁測深法的研究深度[J];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2年01期
2 李吉松,樸化榮;近區(qū)瞬變測深法中發(fā)射源AB和接收回線的非偶極影響及校正[J];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3 趙國澤;陳小斌;湯吉;;中國地球電磁法新進展和發(fā)展趨勢[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4期
4 薛國強;李貅;底青云;;瞬變電磁法理論與應用研究進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4期
5 韓自豪;魏文博;張文波;;華北煤田瞬變電磁勘探深度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8年01期
6 閆述,陳明生,傅君眉;瞬變電磁場的直接時域數(shù)值分析[J];地球物理學報;2002年02期
7 閆述;石顯新;陳明生;;瞬變電磁法的探測深度問題[J];地球物理學報;2009年06期
8 嚴良俊,胡文寶,陳清禮,胡家華;長偏移距瞬變電磁測深法在碳酸鹽巖覆蓋區(qū)落實局部構造的應用效果[J];地震地質;2001年02期
9 翁愛華,王雪秋;長偏移距瞬變電磁測深甚晚期響應及視電阻率的數(shù)值計算[J];地震地質;2003年04期
10 黃力軍,陸桂福,劉瑞德;電性源瞬變電磁法在煤田水文地質調查中的應用[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4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向林;瞬變電磁法在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中的應用[J];西部探礦工程;2001年03期
2 雷達;瞬變電磁法數(shù)據(jù)提取純異常方法技術[J];物探與化探;2004年04期
3 陳衛(wèi);楊生;王有霖;劉濤;;時間域瞬變電磁法在地質勘查中的應用[J];礦產與地質;2006年Z1期
4 薛國強;李貅;底青云;;瞬變電磁法理論與應用研究進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4期
5 王春耀;尹尚先;凌標燦;楊武洋;李永軍;劉德民;;時間域瞬變電磁法井下全方位賦水性探查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6 劉江;;復雜地形瞬變電磁法應用技術研究[J];陜西煤炭;2009年06期
7 陳載林;黃臨平;陳玉梁;;我國瞬變電磁法應用綜述[J];鈾礦地質;2010年01期
8 楊金偉;郭金風;;瞬變電磁法在煤礦井下探測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11期
9 熊濤;;探究瞬變電磁法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0年14期
10 蘇林;劉鑫明;劉q,
本文編號:1040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04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