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與勘探》投稿須知
本文關鍵詞:《地質與勘探》投稿須知
更多相關文章: 遙感地質 文字通暢 地球化學勘查 固體礦產 地球物理 文題名 成礦規(guī)律 鉆探技術 金屬礦產 成礦預測
【摘要】:正《地質與勘探》以刊載固體礦產地質、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礦產資源評價、找礦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勘查、巖石礦物研究、同位素地質、數學地質與遙感地質和鉆探技術、水文、工程、環(huán)境地質等專業(yè)科研成果為主要內容。主要欄目有金屬礦產、地球化學、地球物理、遙感地質、油氣資源、新技術·新方法、礦產經濟和水文·工程·環(huán)境等。1.文稿應理論聯系實際,具有指導性、針對性、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論點鮮明,淪據充分、準確.淪證有說服力;文字通暢易懂,簡沽明確。文稿全篇不應超過8000字;2.文稿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叢金項目、第一作者簡介、參考文獻及英文題名、作者姓名、上作單位、摘要、關鍵詞。
【關鍵詞】: 遙感地質;文字通暢;地球化學勘查;固體礦產;地球物理;文題名;成礦規(guī)律;鉆探技術;金屬礦產;成礦預測;
【分類號】:+
【正文快照】: 《地質與勘探》以刊載固體礦產地質、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礦產資源評價、找礦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勘查、巖石礦物研究、同位索地質、數學地質與遙感地質和鈷探技術、水文、工程、環(huán)境地質等專業(yè)科研成果為主要內容主要欄目有金屬礦產、地球化學、地球物理、遙感地質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重生;對遙感地質教學工作的一些想法[J];地質科技情報;1983年04期
2 楊光慶;發(fā)揮遙感優(yōu)勢 開創(chuàng)遙感地質工作新局面[J];中國地質;1984年01期
3 楊光慶;遙感地質在中國的進展[J];中國地質;1984年10期
4 林樹榆;;全國遙感地質工作匯報會概況[J];遙感技術動態(tài);1986年02期
5 郭學陶;;當前遙感地質工作動態(tài)淺析(第四次全國遙感地質學術討論會簡介)[J];鈾礦地質;1986年06期
6 何裕盛;;遙感地質的某些進展和趨勢[J];國外地質勘探技術;1988年Z1期
7 谷上禮;;全國遙感地質工作協(xié)調小組成立[J];遙感技術動態(tài);1988年01期
8 劉占江,Jos'e Eduardo Rodrigues,Paulo Roberto Martini;巴西航天遙感地質的進展[J];環(huán)境遙感;1989年03期
9 張建樞;;有色金屬遙感地質的應用狀況[J];遙感信息;1989年01期
10 何鐘琦;王學佑;;國外遙感地質技術若干新進展——第八屆國際遙感地質專題會議概況介紹[J];鈾礦地質;199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谷昌;徐勇;吳德文;李領軍;楊自安;鄭躍鵬;周正武;;遙感地質找礦預測新方法及其應用[A];“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C];2000年
2 于寶山;劉長明;張治國;;松遼、遼河兩斷拗盆地可地浸砂巖型鈾礦找礦的遙感地質信息研究[A];“九五”全國地質科技重要成果論文集[C];2000年
3 倪忠云;何政偉;吳華;劉婷婷;高慧;張船紅;蔡柯柯;王樂;;西藏成礦信息遙感提取及集成技術方法探討[A];第十七屆中國遙感大會摘要集[C];2010年
4 ;青海省阿爾金成礦帶1:5萬遙感地質調查解譯及成礦信息提取研究[A];2008年度中國地質科技新進展和地質找礦新成果資料匯編[C];2008年
5 鞠建華;王平;李志忠;王永江;張登榮;趙繼成;葛榜軍;朱博勤;黨福星;楊日紅;;“十五”期間國土資源遙感科技進展[A];“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材料一——“十五”地質行業(yè)各部門地質與找礦成果綜述[C];2006年
6 安小偉;易邦進;;遙感地質信息提取及其在成礦預測中的應用——以騰沖研究區(qū)為例[A];第十七屆中國遙感大會摘要集[C];2010年
7 徐平;肖業(yè)斌;陳艷;;藏北班公湖地區(qū)遙感地質特征解譯及其意義[A];第十七屆中國遙感大會摘要集[C];2010年
8 葛良勝;韓先菊;袁士松;;論遙感地質找礦工作方法體系[A];第十五屆全國遙感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曹書靜;;四川南充地區(qū)能源礦產的遙感地質評價[A];全國國土資源與環(huán)境遙感技術應用交流會論文文集[C];2004年
10 楊自安;鄭躍鵬;和志軍;鄒林;朱谷昌;吳德文;張云峰;張普斌;張金良;張建國;;遙感與化探信息在礦產預測中的方法應用研究[A];“十五”重要地質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礦成果交流會材料三——“十五”地質行業(yè)重大找礦成果資料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質堅;航測局形成多元發(fā)展格局[N];中煤地質報;2006年
2 高正 本報記者 王翰林 侯鐵中;大師與青藏鐵路遙感地質的情結[N];科技日報;2006年
3 記者 周鑄 通訊員 楊日紅;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添“新丁”[N];中國礦業(yè)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林立;云南普雄多光譜遙感礦化蝕變信息提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根軍;玻利維亞波托西地區(qū)東北部遙感地質信息提取及成礦預測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劉燦;會澤鉛鋅礦區(qū)遙感地質異常信息提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3 魏冠軍;瀾滄老廠礦床遙感地質成礦信息融合的靶區(qū)優(yōu)選[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4 李翔;浙江省紹興—諸暨鐵礦預測區(qū)遙感信息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吳偉;青海省大場金礦田遙感地質特征及找礦意義[D];西北大學;2012年
6 吳春霞;信息科學在我國地質科學上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7 倪忠云;川西巴塘砂西地區(qū)遙感成礦信息提取[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284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qiudizhi/102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