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對流層微波超視距傳播與海洋大氣環(huán)境特性相關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海上對流層微波超視距傳播與海洋大氣環(huán)境特性相關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微波 超視距 蒸發(fā)波導 傳輸損耗 對流層散射 海洋大氣環(huán)境
【摘要】:海上對流層微波超視距傳播與海洋大氣環(huán)境特性的相關性研究對電波傳播的短期預測以及無線電通信系統(tǒng)的設計和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文根據(jù)在我國黃渤海海域進行的14.1 GHz海上對流層微波超視距傳播試驗的傳輸損耗數(shù)據(jù)以及在發(fā)射端塔基平臺上同步進行的氣象梯度儀試驗的氣象數(shù)據(jù),分別分析了風向、風速以及氣海溫差對傳輸損耗和蒸發(fā)波導高度相關性的影響,研究了沿海海域氣象數(shù)據(jù)在微波超視距傳播鏈路中的可用性,并結合散射拋物方程方法和高級折射效應預報系統(tǒng)(AREPS)對分析結果進行了驗證。該文的研究結果對海上對流層微波超視距傳播的傳播特性以及短期預測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電波環(huán)境特性及;夹g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微波 超視距 蒸發(fā)波導 傳輸損耗 對流層散射 海洋大氣環(huán)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471329;61401410;41175012)~~
【分類號】:TN011
【正文快照】: 2(電波環(huán)境特性及;夹g重點實驗室青島266107)1引言電磁波通過各種不同媒質進行傳輸?shù)倪^程稱為無線電波傳播[1]。無線電波在各種媒質中傳播時,總會發(fā)生反射、折射、散射、吸收和色散等現(xiàn)象。其中,對流層大氣對電磁波傳播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氣體分子、氣溶膠粒子的吸收和散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肖金光;周新力;劉曉娣;;彎折譜估計在拋物型方程模型電波傳播中的應用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14年03期
2 康士峰;張玉生;王紅光;;微波超視距雷達大氣波導環(huán)境[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肖金光;周新力;張燁;;一種海洋蒸發(fā)波導通信帶限信道建模方法[J];電訊技術;2015年02期
2 肖金光;周新力;金慧琴;王向云;;基于域分解的雙模式PE[J];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藺發(fā)軍,劉成國,潘中偉;近海面大氣波導探測及與其它研究結果的比較[J];電波科學學報;2002年03期
2 孫方;王紅光;康士峰;林樂科;;大氣波導環(huán)境下的射線追蹤算法[J];電波科學學報;2008年01期
3 劉愛國;察豪;;海上蒸發(fā)波導條件下電磁波傳播損耗實驗研究[J];電波科學學報;2008年06期
4 郭立新;李宏強;楊超;吳振森;;改進DMFT算法研究粗糙海上蒸發(fā)波導中的電波傳輸特性[J];電波科學學報;2009年03期
5 姚景順;楊世興;;拋物方程模型在海上電波傳播中的應用[J];電波科學學報;2009年03期
6 劉成國,黃際英,江長蔭,藺發(fā)軍;用偽折射率和相似理論計算海上蒸發(fā)波導剖面[J];電子學報;2001年07期
7 黃小毛;張永剛;王華;唐海川;;蒸發(fā)波導中電磁波異常傳播特征研究及其應用[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6年08期
8 王紅光;張蕊;康士峰;趙振維;;大氣波導傳播的拋物方程模型研究綜述[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8年01期
9 趙小龍;黃際英;溫志賢;張利軍;王玉平;;大氣波導中的電波傳播與環(huán)境特性研究進展[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9年05期
10 孫方;趙振維;康士峰;王紅光;;大氣波導傳播模型及特性分析[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9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春應;孫長喜;;對雷達的超視距偵察[J];艦船電子對抗;2007年02期
2 張曉;高勇;;一種用于低空聲源目標超視距被動聲定位的新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8年05期
3 廖波濤;;海洋大氣波導效應雷達的超視距作用分析[J];現(xiàn)代導航;2013年03期
4 張利軍;韓慧;張蕊;王紅光;康士峰;趙振維;;海上超視距傳輸信號衰落分布分析[J];電波科學學報;2013年03期
5 黃麟舒;察豪;;微波信號海面超視距傳播的建模和實驗分析[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3年02期
6 陸靜;郭克成;;基于對流層散射的超視距無源定位精度分析[J];戰(zhàn)術導彈技術;2011年03期
7 練學輝;王向敏;申宏亞;王玲玲;;基于貝葉斯判別法的超視距雷達探測距離預測方法[J];雷達與對抗;2011年02期
8 姜紅軍;;基于DJS的微波超視距干擾應用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4年04期
9 王偉;;VHF頻段低端超視距傳播機制研究[J];無線電通信技術;2007年06期
10 楊廣平;;微波超視距無源探測關鍵技術研究[J];現(xiàn)代雷達;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正予;呂君;宋楊;;風場和溫度的改變對大氣聲波超視距傳播影響的初步研究[A];2008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周晨;宋楊;趙正予;;非線性模式下大氣聲波傳播的射線研究[A];泛在信息社會中的聲學——中國聲學學會2010年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冉;超視距被動測向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932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93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