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集成度雙波束功分器的研制
本文關鍵詞:一種高集成度雙波束功分器的研制
更多相關文章: 穿層互聯(lián) 高集成度 雙波束 功分器
【摘要】:文章研制了一種穿層互聯(lián)X波段雙波束功分器,使用仿真軟件對其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設計;研制的產品經過測試,在1GHz頻率帶寬范圍內,實現(xiàn)了幅度偏離理論值±0.35d B,相位偏離理論值±3°。
【作者單位】: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成都火控技術中心;四川電子軍工集團有限公司;
【關鍵詞】: 穿層互聯(lián) 高集成度 雙波束 功分器
【分類號】:TN626
【正文快照】: 功分器實現(xiàn)功率的分配與合成,是各種微波、毫米波電路中的重要器件,也是現(xiàn)代雷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一部雷達在空域覆蓋與搜索時間沒法匹配時,雙波束甚至多波束進行空域覆蓋,是雷達很好的一個選擇,這樣既可以節(jié)約了搜索時間也實現(xiàn)了雷達的空域覆蓋的要求。雙波束功分器既可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寬帶電阻性功分器[J];國外電子元器件;2000年06期
2 劉涓,呂善偉;一種實現(xiàn)寬頻帶功分器的新方法[J];電子學報;2004年09期
3 趙懷成;趙建中;吳文;;加載感性金屬柱的毫米波T形波導功分器的設計[J];探測與控制學報;2006年02期
4 周自剛;廖旭;任學藻;胡小俊;段旭梅;;離子交換玻璃波導1×4光功分器的研制[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1期
5 王群杰;金謀平;張立新;王小陸;;一種米波功分器的小型化設計[J];火控雷達技術;2007年01期
6 安建;王光明;張晨新;張鵬;;基于復合左右手傳輸線小型化功分器的設計[J];微波學報;2008年06期
7 饒睿楠;高永強;;寬帶功分器的設計與仿真[J];火控雷達技術;2008年04期
8 焦永昌;廖小平;;微波功分器的模擬與設計[J];傳感技術學報;2008年03期
9 趙晨星;;奇等分微帶功分器的仿真設計[J];電訊技術;2008年07期
10 朱德才;王自成;蒿正偉;朱明;;一種新型毫米波寬帶三路等分功分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年1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山鷹;李錫華;李霞;周強;江曉清;王明華;;1×N級聯(lián)Y分叉光功分器的新型設計[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林翠;;濾波功分器設計[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屆電子技術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馮文文;李磊;;寬帶一分三功分器的設計[A];2009年全國天線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4 趙晨星;;奇等分微帶功分器的仿真設計[A];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7年
5 楊秀麗;傅積榮;董言寧;董鳴;葛建民;李銘祥;韓建國;;帶移相功能的微波功分器的研究[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1年
6 唐先發(fā);;寬頻微帶三等分功分器的設計[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5)[C];2005年
7 毛小丹;王明華;郝寅雷;;玻璃基光功分器的更小化設計研究[A];全國第十三次光纖通信暨第十四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吳繼國;;一種新的寬帶功分器的實驗研究[A];1987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中)[C];1987年
9 蘇雁;;多層功分器微帶板中的埋電阻工藝[A];2008中國電子制造技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伍舉;李恩;郭高鳳;;鑲嵌E字形慢波線的小型化微帶線功分器[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山東 宋應臻;也談改制衛(wèi)視功分器[N];電子報;2003年
2 江蘇 柏偉萍;最簡單實用的功分器[N];電子報;2004年
3 江西 徐華榮;用有源功分器增強衛(wèi)星電視信號接收效果[N];電子報;2001年
4 甘肅 楊印霖;什么是分配器和分支器[N];電子報;2001年
5 吉林 胡志強 李洪超;自制副衛(wèi)星功分器電源控制器[N];電子報;2006年
6 浙江 溫懷疆;電視發(fā)射天線故障維修兩例[N];電子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黃凱;煤礦井下高性能微波功率分配器與圓極化微帶天線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卑璐璐;礦井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多性能微波功率分配器的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3 董俊;射頻集成前端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4 許志濤;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無源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賀慶;小型化雙頻微波無源器件關鍵技術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3年
6 陸云龍;射頻無源器件設計:新型耦合機制、諧振器(傳輸線)研究與應用[D];浙江大學;2015年
7 陳會;基于耦合傳輸線結構的新型微波器件研究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毛小丹;基于玻璃基離子交換的光功分器的研制[D];浙江大學;2008年
2 朱亮;基于左手材料的功分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3 諸葛春林;具有帶通響應的新型功分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4 王凱旭;射頻功分器與濾波器的融合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5 顧超;微波高集成度小型化功率分配/合成網絡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鄭學政;K波段介質振蕩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7 陳福龍;微波毫米波基片集成波導功分器實現(xiàn)技術[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任雪;基于人工電磁材料的小型化功分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9 莫玉霞;多通帶平面多路功分器關鍵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10 顧明敏;P波段單脈沖陣列天線饋電網絡分析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320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93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