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O特性的亞波長表面等離子激元波導
本文關鍵詞:基于ITO特性的亞波長表面等離子激元波導
更多相關文章: 表面光學 表面等離子激元 金屬包覆介質波導 色散 群速度
【摘要】:透明光學玻璃中的氧化銦錫(ITO)是一種高度簡并的半導體,其介電常數(shù)隨入射波長變化且為復數(shù)。以此作為介質層,設計了Ag-ITO-Ag波導結構,研究了其表面等離子激元(SPP)的相關特征參數(shù)及電磁波在該結構中的傳輸特性。具體給出了這種結構波導的場分布、SPP波長、傳播距離及色散方程的表達式,討論了其色散特性;研究了其群速度隨入射波長的變化關系,討論了介質層厚度對群速度的影響,以及相同的覆層結構(Ag)不同中心介質(ITO,air,SiO2)對群速度的影響及其慢光效應。結果表明,Ag-ITO-Ag波導結構更有利于光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理學院物理系;
【關鍵詞】: 表面光學 表面等離子激元 金屬包覆介質波導 色散 群速度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175045)
【分類號】:TN252
【正文快照】: 1引言由光和金屬表面自由電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種電磁波模式,稱之為表面等離子激元(SPP),又稱為表面等離子體波(SPW)或表面等離子體[1]。表面等離子激元波長一般要比入射波長小2個數(shù)量級,這一特性為亞波長尺寸金屬結構中光場局域化和導波提供了可能性。亞波長光學的概念是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愛民,韓樹東;能量波與群速度[J];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2 陳宇;對于群速度和能速度關系的研究[J];中國科學(A輯 數(shù)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1995年03期
3 李育崔;群速度及色散[J];江西科學;2005年04期
4 李勇;吳天蘭;;De Broglie Wave的相速度和群速度[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王莉;波的群速與能量的傳播速度[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6 傅喜泉,喻松,郭弘;超冷原子氣體中激光脈沖群速度降低到17m/s[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0年08期
7 程亞,徐至展,沈百飛,張文琦,陳建文;超短光脈沖在均勻等離子體中群速度的理論分析[J];中國激光;1997年02期
8 姜新德;布洛赫(Bloch)波的群速度[J];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85年01期
9 張映輝,劉洪敏;群速度機理的研究[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吳劍;波動中的“速度”研究[J];石家莊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記者 王艷紅;使光脈沖群速度超過光速300多倍[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姜其暢;基于原子相干的多脈沖光束群速度操控[D];山西大學;2015年
2 楊義勝;寬帶三倍頻不等速群速匹配規(guī)律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865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88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