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向耦合的光子晶體光纖高靈敏度磁場和溫度傳感器
本文關鍵詞:基于定向耦合的光子晶體光纖高靈敏度磁場和溫度傳感器
更多相關文章: 光纖光學 光子晶體光纖傳感器 定向耦合 磁場 溫度
【摘要】:設計了一種新型光子晶體光纖(PCF)磁場和溫度傳感結構.在光子晶體光纖包層的一個空氣孔中填充磁流體,形成定向耦合結構,檢測結構的磁場和溫度變化.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FEM)對該傳感器特性進行了仿真研究.結果表明,該傳感結構可以實現(xiàn)磁場范圍為100~250Oe(1Oe=79.58A/m),溫度范圍為10~60℃的檢測,在該范圍內磁場和溫度的靈敏度最高可達1.10nm/Oe和-3.86nm/℃.
【作者單位】: 南京郵電大學光電工程學院;
【關鍵詞】: 光纖光學 光子晶體光纖傳感器 定向耦合 磁場 溫度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75067)
【分類號】:TN253;TP212.11
【正文快照】: 1引言磁場、溫度傳感器涉及光學、電磁學和微電子學等多個學科,目前被廣泛應用于探測采集、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多個領域。在研究初期,光纖磁場傳感器是利用光纖光柵的法拉第效應[1]來測量磁場強度,但法拉第效應很弱并且解調相對復雜。因此較為常見的測量磁場的傳感方式是利用干涉效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馬東梅;;特種光子晶體光纖的設計和模擬[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2 楊鵬;;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的研制[J];光通信技術;2010年01期
3 冀玉領;張聰;周桂耀;李曙光;侯藍田;;雙模光子晶體光纖的模間干涉效應[J];激光雜志;2010年01期
4 龍梅;劉子麗;;光子晶體光纖及其研究現(xiàn)狀[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5 王棟;陳琰;;光子晶體光纖研究[J];信息技術;2010年10期
6 張?zhí)A藺;鄭風振;劉笑東;;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應用[J];天津科技;2010年06期
7 牛靜霞;李靜;;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及應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8 李書婷;;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模型研究[J];商洛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9 李艷秋;;光子晶體光纖的傳輸模式特性[J];光譜實驗室;2013年02期
10 申強;;光子晶體光纖的簡介及其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2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仲琦;張舒怡;錢小石;徐飛;陸延青;;光子晶體光纖中的模式干涉[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王智;任國斌;婁淑琴;簡水生;;光子晶體光纖器件研究進展[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3 崔亮;李小英;趙寧波;;基于光子晶體光纖的頻譜可控關聯(lián)光子[A];第十四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0年
4 姜源源;易麗清;魏泳濤;馮國英;;正方形多芯光子晶體光纖的有限元分析[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5 劉小龍;張霞;黃永清;鄭龍;王亞苗;任曉敏;;光子晶體光纖表面增強拉曼散射襯底的研究[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6 張靚;陳亞孚;呂景文;;光線量子論研究光子晶體光纖的δ勢壘機制[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7 倪屹;王青;張磊;彭江得;;采用光子晶體光纖進行參量放大的理論模擬[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8 陳國夫;趙衛(wèi);丁廣雷;趙鑫;楊植;王屹山;;摻稀土光子晶體光纖高功率、超短激光產生與放大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唐宇;王洪;;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研究及其應用[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10 楊伯君;姚立;;利用光子晶體光纖產生光子糾纏對[A];第十三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陳傳武;光子晶體光纖項目通過驗收[N];中國化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胡曉明;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優(yōu)化設計及其孤子自頻移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2 吳銘;光子晶體光纖制造工藝與特性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季玲玲;光子晶體光纖中的非線性光學效應[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張智華;光子晶體光纖雙芯耦合及傳感機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5 郭鐵英;新型光子晶體光纖及面向其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李宏雷;新型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實用化相關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7 閆賀;基于光子晶體光纖的表面增強拉曼探針的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8 史青;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在傳感領域的應用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陳偉;摻稀土光子晶體光纖制備及其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程同蕾;混合型光子晶體光纖理論及超連續(xù)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鵬;光子晶體光纖的制備和應用[D];天津大學;2008年
2 白蒙;氣孔隨機排布的光子晶體光纖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劉斌;光子晶體光纖的數(shù)值模擬及特性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呂理想;基于經驗公式的光子晶體光纖設計[D];蘭州大學;2007年
5 李書婷;光子晶體光纖的數(shù)值模擬[D];西北大學;2008年
6 宋德君;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可調諧脈沖產生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7 薛華;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08年
8 董琳琳;基于非線性效應的影響光脈沖在光子晶體光纖中傳輸特性的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8年
9 李熙斌;光子晶體光纖中非線性參量過程增益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10 張浩;光子晶體光纖中超短激光脈沖傳輸?shù)睦碚撗芯縖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297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82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