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體透鏡的激光誘導熒光檢測裝置設計
本文關鍵詞:基于液體透鏡的激光誘導熒光檢測裝置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微流控芯片 激光誘導熒光檢測 液體透鏡 自動調焦
【摘要】:針對共聚焦型激光誘導熒光檢測技術對微米尺度微流控芯片溝道檢測存在對焦困難,檢測精度受離焦影響嚴重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液體透鏡連續(xù)變焦實現(xiàn)微溝道自動對焦的激光誘導熒光檢測裝置,并針對系統(tǒng)設計了基于圖像清晰度評價的自動調焦算法。裝置根據(jù)采集的微流控芯片溝道圖像自動調整聚焦點位置,保證最優(yōu)的激發(fā)光與誘導熒光收集。實驗結果表明:本文設計的激光誘導熒光檢測裝置可實現(xiàn)對微流控芯片溝道的快速自動對焦,波動范圍在0.5%之內,變異系數(shù)為1.5‰。它為提高微流控芯片的檢測精度和設計靈活性提供了可能。
【作者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
【關鍵詞】: 微流控芯片 激光誘導熒光檢測 液體透鏡 自動調焦
【基金】: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YETP1170)
【分類號】:TN492;TN249
【正文快照】: 0引言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來自瑞士的Manz等人提出了微全分析系統(tǒng)(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μTAS)的概念后[1],微流控芯片技術不斷發(fā)展,對分析儀器走向微型化、集成化、自動化的方向做出了重要貢獻[2]。它是一種以在微米尺度的空間中對流體進行操控為主要特征,將生物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中啟;液體透鏡[J];現(xiàn)代物理知識;2000年02期
2 秦風;;“液體透鏡”將引發(fā)光學鏡頭革命[J];應用光學;2007年02期
3 祝澄;彭潤玲;陳家璧;;基于電濕效應的雙液體透鏡[J];大學物理;2007年06期
4 鄭浩斌;何焰藍;丁道一;康強;;液體透鏡發(fā)展現(xiàn)狀[J];物理;2008年01期
5 鄭浩斌;何焰藍;丁道一;;液體透鏡的誕生和發(fā)展[J];物理與工程;2008年04期
6 吳俊;夏軍;王保平;;基于金屬側壁結構的電潤濕液體透鏡[J];光學技術;2009年03期
7 李正達;楊波;;基于改進禁忌搜索算法的液體透鏡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J];光學學報;2012年08期
8 ;微光學中的液體透鏡[J];中國光學;2014年02期
9 熊淵琳;彭潤玲;陳家璧;莊松林;;液體密度對雙液體透鏡性能的影響[J];光學儀器;2008年04期
10 袁文全;鞏巖;;光刻物鏡中主動液體透鏡的像差特性研究[J];光學學報;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宏建;張薇;田維堅;李立英;王樂;孫劍;;液體透鏡自重變形引起波像差的有限元分析[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彭潤玲;繩金俠;陳家璧;莊松林;;基于電濕效應的一種新型變焦透鏡的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陳陶;;50Hz交流電控制的可變焦液體透鏡[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鄒曉文 本報記者 李立平;法國VARIOPTIC公司將加快液體透鏡技術推廣速度[N];大眾科技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鷹;基于液體透鏡的變焦距光學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張薇;液體透鏡技術及其在微型變焦距系統(tǒng)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9年
3 胡曉東;離子液體的電致驅動及變焦離子液體透鏡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4 劉永明;光學精密透鏡的光力耦合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楊彬;高速變焦液體仿生透鏡的成形機理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4年
2 王評;基于介電潤濕技術液體透鏡的變焦光學系統(tǒng)設計及性能分析[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3 劉嬌;基于壓電驅動的變焦距液體透鏡的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15年
4 牛禮軍;基于液體透鏡的激光誘導熒光檢測裝置[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5 王宇;基于電潤濕效應的動態(tài)聚焦超聲液體透鏡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6 郝麗麗;基于電潤濕效應的液體透鏡性能的測試與分析[D];南京郵電大學;2013年
7 馬晨;便攜式眼底相機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8 劉一全;液態(tài)透鏡固相旋轉曲面界面接觸角的分析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763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7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