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調制器的光梳產(chǎn)生技術與微波頻率梳產(chǎn)生技術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外調制器的光梳產(chǎn)生技術與微波頻率梳產(chǎn)生技術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光學頻率梳 馬赫曾德爾調制器 電吸收調制器 微波頻率梳
【摘要】:光學頻率梳(OFC)是一種能夠發(fā)射離散的、等間距頻率光的光源,其光譜形狀如同梳子。光學頻率梳具有穩(wěn)定性好、譜線間距精度高的特點,在光學精密測量、微波光子學、光通信技術、醫(yī)療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因此,寬且平坦的可調諧光學頻率梳的產(chǎn)生及應用,成為廣大學者的研究熱點。本文首先闡述了光學頻率梳的研究目的和意義,綜述了國內外光學頻率梳產(chǎn)生的研究現(xiàn)狀,提出了一種基于單個雙驅動馬赫曾德爾調制器(DDMZM)產(chǎn)生寬且平坦的可調諧光學頻率梳的方案。該方案結構簡單、易于實現(xiàn)。對方案的工作原理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建立了完善的理論模型。利用光學仿真軟件,研究了各系統(tǒng)參數(shù)對產(chǎn)生的OFC梳線間距、中心頻率、譜線平均功率和頻譜純度的影響。然后,又提出了一種基于鈮酸鋰馬赫曾德爾調制器(LiNbO_3-MZM)和電吸收調制器(EAM)產(chǎn)生平坦的可調諧光學頻率梳的方案。詳細地介紹了該方案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光學仿真軟件研究了各系統(tǒng)參數(shù)對產(chǎn)生的OFC梳線間距、中心頻率、譜線平均功率和頻譜純度的影響。最后,闡述了微波信號的研究目的和意義,綜述了國內外微波信號產(chǎn)生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提出了一種光學頻率梳的應用方案,即基于光學頻率梳產(chǎn)生可調諧的超寬微波頻率梳的方案。對方案的工作原理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利用光學仿真軟件研究了各系統(tǒng)參數(shù)對產(chǎn)生的微波頻率梳的頻率間距、頻譜帶寬、譜線平均功率和頻譜純度的影響。
【關鍵詞】:光學頻率梳 馬赫曾德爾調制器 電吸收調制器 微波頻率梳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761;TN2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專用術語注釋表8-9
- 第一章 緒論9-21
- 1.1 光學頻率梳的研究目的和意義9-10
- 1.2 光學頻率梳產(chǎn)生技術的研究概況10-20
- 1.2.1 外調制器法10-15
- 1.2.2 微環(huán)諧振腔法15-16
- 1.2.3 光電振蕩器法16-18
- 1.2.4 非線性效應法18-20
- 1.3 本文的工作20-21
- 第二章 基于單個雙驅動馬赫曾德爾調制器的OFC產(chǎn)生技術21-29
- 2.1 引言21
- 2.2 工作原理21-22
- 2.3 理論模型22-24
- 2.4 仿真結果與分析24-28
- 2.4.1 OFC的梳線間距可調諧24-25
- 2.4.2 OFC的中心頻率可調諧25-26
- 2.4.3 光源中心頻率漂移對OFC的影響26-27
- 2.4.4 光源功率對OFC的影響27
- 2.4.5 光源譜線寬度對OFC的影響27-28
- 2.5 本章小結28-29
- 第三章 基于LiNbO_3-MZM和EAM的OFC產(chǎn)生技術29-35
- 3.1 引言29
- 3.2 工作原理29-30
- 3.3 仿真結果與分析30-34
- 3.3.1 OFC的梳線間距可調諧30-31
- 3.3.2 OFC的中心頻率可調諧31-32
- 3.3.3 光源功率對OFC的影響32-33
- 3.3.4 光源譜線寬度對OFC的影響33-34
- 3.4 本章小結34-35
- 第四章 基于光學頻率梳產(chǎn)生可調諧的微波頻率梳35-43
- 4.1 引言35-37
- 4.2 工作原理37-38
- 4.3 仿真結果與分析38-42
- 4.3.1 微波頻率梳的頻率間隔可調諧38-39
- 4.3.2 FM的頻率偏移量對微波頻率梳頻譜帶寬的影響39-40
- 4.3.3 光源功率對微波頻率梳的影響40-41
- 4.3.4 光源線寬對微波頻率梳的影響41
- 4.3.5 PD的響應度對微波頻率梳的影響41-42
- 4.4 本章小結42-43
-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43-45
- 5.1 工作總結43-44
- 5.2 工作展望44-45
- 參考文獻45-49
- 附錄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撰寫的論文49-50
- 附錄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申請的專利50-51
- 附錄3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51-52
- 致謝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京川;王魁香;晏于模;樊秀珍;;小型微波頻率電子順磁共振譜儀[J];物理實驗;1989年04期
2 左春英,丁言鎂,王建華;微波的生物非熱效應的機理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3 徐豐,賈復,馬麗娟;海面微波散射與風生波短波譜[J];遙感學報;2000年04期
4 常樂;董毅;孫東寧;張達敏;謝瑋霖;胡衛(wèi)生;;光纖穩(wěn)相微波頻率傳輸中相干瑞利噪聲的影響與抑制[J];光學學報;2012年05期
5 徐豐,賈復;適用于不同頻率的微波海面散射計算方法[J];遙感技術與應用;1996年03期
6 王魁香,徐蔚青,鄧京川,趙紅福,陳繼東,李應龍,胡冰;新型小調場式微波頻率EPR譜儀[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04年03期
7 翁明;王瑞;崔萬照;;空氣中微波擊穿電場的計算[J];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2013年06期
8 朱龍龍,顧本立,韋鈺;利用微波進行計算機輔助斷層成象[J];應用科學學報;1984年04期
9 陳繩乾;王秩雄;黃建仁;張正齊;;回旋波微波整流器實驗測量及分析[J];電工電能新技術;2008年02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祖舜;許大信;;令人注目的光與微波互作用研究[A];1989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上)[C];1989年
2 俞炳塘;;程控非穩(wěn)頻取樣法測量微波頻率[A];1993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3年
3 張燕;田風;;微波屏蔽紡織品研究[A];第三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陳定一;顧瑞龍;;一種半經(jīng)驗直線式濕土微波混合介電模型[A];1987年全國微波會議論文集(上)[C];198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我國光鐘研制取得突破[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4年
2 記者 常麗君;美國發(fā)布更精準原子鐘[N];科技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澤;微波光子信號處理中若干關鍵問題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2 朱占平;帶縫金屬腔體、電子線路的微波耦合特性分析與基本電路的微波注入效應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森;超穩(wěn)長距光纖微波頻率傳遞[D];西安石油大學;2015年
2 葉,
本文編號:6129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61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