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軌道回旋行波放大器非線性理論及電子注偏心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大軌道回旋行波放大器非線性理論及電子注偏心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大軌道電子注 非線性理論 電子注偏心 回旋返波振蕩
【摘要】:建立了大軌道電子注回旋行波放大器的非線性理論,并考慮了電子注偏心時的情況.利用該理論分別研究了大軌道電子注偏心對工作模式和返波振蕩模式的影響.結果表明,對于工作模式,偏心導致放大器的平均單位長度增益下降,而對于返波振蕩模式來說,偏心導致了可能存在的振蕩模式發(fā)生變化,使得大軌道電子注偏心時的模式競爭更加復雜.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源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
【關鍵詞】: 大軌道電子注 非線性理論 電子注偏心 回旋返波振蕩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175186)~~
【分類號】:TN722
【正文快照】: 一是通過高頻結構設計選擇合適的工作模式;其二引言是在高頻結構中增加損耗材料抑制寄生模式;其三回旋行波放大器能在毫米和亞毫米波段產(chǎn)生高是設計合適的電子槍減小電子注與寄生模式之間的功率、寬頻帶相干電磁輻射,在毫米波雷達、通信、電耦合.應用于回旋行波放大器中的電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國富;James L.Palmer;;磁聚焦圓柱形電子注內(nèi)的片形流[J];真空電子技術;1962年12期
2 George R.Brewer;古永泉;;浸沒流中圓柱形電子注的某些特性[J];真空電子技術;1963年06期
3 王興之;;電子注機[J];真空電子技術;1964年03期
4 張明;;電子注中降低噪聲的新機理[J];真空電子技術;1963年03期
5 畢建明;;玳瑪管放大器中電子注的建起[J];電子管技術;1973年02期
6 王理明,張福安;電子注分析系統(tǒng)[J];電工電能新技術;1998年04期
7 陳希,,謝文楷,劉盛綱;弱場等離子體中電子注的傳輸[J];真空電子技術;1998年02期
8 王戰(zhàn)亮;宮玉彬;魏彥玉;段兆云;鞏華榮;岳玲娜;殷海榮;路志剛;徐進;劉濮鯤;;周期橢圓螺線管聚焦帶狀電子注的理論研究和粒子模擬(英文)[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0年11期
9 張小鋒;阮存軍;羅積潤;韓瑩;趙鼎;阮望;;基于二維窄帶宏粒子模型的帶狀電子注傳輸研究[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1年01期
10 蔡熙章;忯旋電子注速度零散的實驗研究[J];電子科學學刊;198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峰;薛謙忠;劉濮鯤;;雙會切磁場大回旋電子注的產(chǎn)生[A];第九屆真空技術應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阮存軍;李慶生;吳迅雷;李崇山;李彥峰;;強流電子注傳輸過程的測試與分析技術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3 唐先鋒;段兆云;王戰(zhàn)亮;唐濤;賴劍強;魏彥玉;宮玉彬;;帶狀電子注在周期磁聚焦結構中的傳輸特性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4 蔣國英;向兵;黃福金;;自動測量電子注分析器[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5 廖復疆;;大功率微波電子注器件及其發(fā)展[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6 陳希;謝文楷;劉盛綱;;等離子體對電子注的聚束特性的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7 馮進軍;廖復疆;彭自安;曾葆青;楊中海;;場發(fā)射陣列陰極電子注靜磁聚焦的計算機模擬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真空電子學分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8 趙青;;大回旋CUSP電子注數(shù)值模擬[A];四川省電子學會高能電子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盧Y
本文編號:5610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56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