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子信息論文 >

關于氮氧鋅薄膜晶體管技術(sh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3 19:03

  本文關鍵詞:關于氮氧鋅薄膜晶體管技術(sh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自氧化物Thin Film Transistor(TFT)問世以來,相比于其他材料,憑借其較高的遷移率,在驅(qū)動電路中能提供更高的驅(qū)動電流和極快的像素轉(zhuǎn)換,完全滿足超高清、大屏幕等未來顯示的新潮流,并且具有低溫下制備、對可見光透明的特點,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目前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有Zinc Oxide(Zn O)、Indium Zinc Oxide(IZO)、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等,氧化物半導體能帶結(jié)構(gòu)中,價帶由氧離子的2p軌道形成,ZnO的禁帶寬度約為3.2eV,高于價帶頂?shù)膸吨写嬖谥蹩瘴蝗毕?氧空位會導致電流的緩慢衰減,造成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性。因此對在氧化物中摻入比氧離子p軌道能量高的陰離子(N3-,S2-等)進行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中,采用射頻磁控濺射制備了有源層Zinc Oxide Nitride(ZnON)薄膜并研究了其性能,制備了ZnON作為有源層的底柵頂接觸型TFT,并研究了其電學性能,主體內(nèi)容分為以下三個部分:1:ZnON薄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采用射頻磁控濺射制備了ZnON薄膜。對在不同氮氧比和不同濺射功率下制備的ZnON薄膜進行了透過率分析,對不同氮氧比下制備的薄膜進行了SEM和EDS表征。我們發(fā)現(xiàn)所制備的樣品皆為直接帶隙半導體,透過率總體呈下降趨勢,隨著氮含量的增加,薄膜的形貌得到一定的改善。EDS證明了Zn、O、N三種元素的存在。2:ZnON薄膜晶體管的理論設計和工藝探索。實驗中采用底柵頂接觸型結(jié)構(gòu),ZnON作為有源層,金屬Mo作為源漏級,重摻雜Si作為襯底及柵極,SiO2為柵極絕緣層,然后探索得到了制備薄膜晶體管過程中的具體參數(shù),射頻磁控濺射:基于第二章中制備ZnON的性能分析,我們選擇N2流量為50sccm,濺射功率300W。光刻:襯底清洗,涂膠(前轉(zhuǎn)800rps/min,后轉(zhuǎn)2800rps/min),前烘(100℃,5min),曝光(30s),顯影(1.5%的NaON溶液,10s),后烘(100℃,20min)?涛g:5%的H2O2溶液,加NaON至PH值為8。3:ZnON薄膜晶體管的電學性能測試。測試了不同氮氧流量比和不同濺射功率下制備的ZnON-TFT的電學性能,發(fā)現(xiàn)薄膜晶體管的性能整體都是先變好后變壞,最后測試了正偏壓下薄膜晶體管的穩(wěn)定性,發(fā)現(xiàn)閾值電壓偏移量隨施加柵偏壓時間的增加而逐漸增大,近乎指數(shù)關系。
【關鍵詞】:薄膜晶體管 射頻磁控濺射 透過率 ZnON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321.5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緒論10-21
  • 1.1 引言10-11
  • 1.2 薄膜晶體管的發(fā)展歷史及現(xiàn)狀11-12
  • 1.3 TFT典型器件性能分析12-15
  • 1.3.1 非晶硅薄膜晶體管(a-Si:H TFT)性能特點12
  • 1.3.2 多晶硅薄膜晶體管(P-Si TFT)性能特點12-13
  • 1.3.3 有機薄膜晶體管(OTFT)性能特點13-14
  • 1.3.4 氧化物薄膜晶體管性能特點14-15
  • 1.4 幾種典型的氧化物TFT的研究現(xiàn)狀介紹15-16
  • 1.4.1 ZnO-TFT技術(shù)15
  • 1.4.2 IGZO-TFT技術(shù)15-16
  • 1.4.3 IZO-TFT技術(shù)16
  • 1.5 薄膜晶體管的應用16-17
  • 1.5.1 薄膜晶體管在TFT-LCD中的應用16-17
  • 1.5.2 薄膜晶體管在AMOLED中的應用17
  • 1.6 ZnON的基本性質(zhì)17-19
  • 1.7 ZnON-TFT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9
  • 1.8 本論文的主要工作內(nèi)容以及研究意義19-21
  • 第二章 ZnON薄膜制備理論基礎與性能表征21-39
  • 2.1 實驗方法及原理21-26
  • 2.1.1 磁控濺射原理及其特點21-22
  • 2.1.2 濺射薄膜的形成理論22-25
  • 2.1.3 磁控濺射薄膜的影響因素25-26
  • 2.2 薄膜的制備26-29
  • 2.2.1 實驗設備26-27
  • 2.2.2 實驗材料27
  • 2.2.3 實驗基片預處理27-28
  • 2.2.4 薄膜制備工藝流程28-29
  • 2.3 薄膜性能表征29-38
  • 2.3.1 薄膜厚度的測量29-30
  • 2.3.2 薄膜的透射率30-32
  • 2.3.3 氣體流量對薄膜性能的影響32-34
  • 2.3.4 濺射功率對薄膜性能的影響34-36
  • 2.3.5 磁控濺射ZnON薄膜的表面形貌36-37
  • 2.3.6 磁控濺射ZnON薄膜的成分分析37-38
  • 2.4 本章小結(jié)38-39
  • 第三章 基于ZnON薄膜晶體管的設計和工藝探索39-49
  • 3.1 薄膜晶體管典型結(jié)構(gòu)39
  • 3.2 ZnON薄膜晶體管的制備39-48
  • 3.2.1 光刻工藝40-43
  • 3.2.2 刻蝕工藝43-46
  • 3.2.3 TFT制備過程46-48
  • 3.3 本章小結(jié)48-49
  • 第四章 薄膜晶體管的性能測試49-60
  • 4.1 薄膜晶體管的工作原理49-51
  • 4.1.1 薄膜晶體管的定性分析49-50
  • 4.1.2 薄膜晶體管的定量分析50-51
  • 4.2 薄膜晶體管的特性參數(shù)51-52
  • 4.2.1 場效應遷移率51
  • 4.2.2 閾值電壓51
  • 4.2.3 亞閾值擺幅51-52
  • 4.2.4 開關比52
  • 4.3 薄膜晶體管電學性能測試52-58
  • 4.3.1 不同氮氧流量比對薄膜晶體管的性能影響52-55
  • 4.3.2 濺射功率對薄膜晶體管性能的影響55-58
  • 4.4 薄膜晶體管穩(wěn)定性研究58-59
  • 4.5 本章小結(jié)59-60
  • 第五章 總結(jié)與展望60-62
  • 致謝62-63
  • 參考文獻63-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薄膜晶體管專業(yè)圖書介紹[J];液晶與顯示;2008年04期

2 ;新型雙柵薄膜晶體管研究取得進步[J];傳感器世界;2011年10期

3 ;實驗性的薄膜晶體管[J];電子計算機動態(tài);1961年12期

4 吳茂林;;采用多晶硅的高壓薄膜晶體管[J];電子技術(shù);1989年11期

5 何曉陽;薄膜晶體管制作工藝的發(fā)展概況[J];半導體技術(shù);1997年02期

6 王偉,石家緯,郭樹旭,劉明大,全寶富;并五苯薄膜晶體管及其應用[J];半導體光電;2004年04期

7 林明通;余峰;張志林;;氧化鋅基薄膜晶體管最新研究進展[J];光電子技術(shù);2008年04期

8 楊小天;馬仙梅;朱慧超;高文濤;金虎;齊曉薇;高博;董秀茹;付國柱;荊海;王超;常遇春;杜國同;曹健林;;氧化鋅基薄膜晶體管制備與研究(英文)[J];電子器件;2008年01期

9 王雄;才璽坤;原子健;朱夏明;邱東江;吳惠楨;;氧化鋅錫薄膜晶體管的研究[J];物理學報;2011年03期

10 ;寧波材料所在新型雙電層薄膜晶體管領域取得新進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桂芳;邱勇;;并五苯薄膜晶體管穩(wěn)定性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2 張群;;非晶氧化物半導體薄膜晶體管的研究進展[A];2013年廣東省真空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王喜章;染谷隆夫;胡征;陳懿;;n-和p-型有機半導體涂層對五并苯薄膜晶體管性能促進效應[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4 焦兵兵;王東興;劉躍;趙洪;;有機半導體酞菁銅雙極薄膜晶體管制備與特性[A];第十三屆全國工程電介質(zhì)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邱龍臻;;基于有機半導體納米線復合材料的薄膜晶體管[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shù)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岳蘭;張群;;高遷移率Al-In-Zn-O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的研究[A];中國真空學會2012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曾祥斌;孫小衛(wèi);李俊峰;齊國鈞;;電場增強金屬誘導側(cè)向晶化制備多晶硅薄膜和薄膜晶體管[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Ⅲ[C];2004年

8 于愛芳;郜展;李宏宇;唐皓穎;江鵬;;濕化學法修飾的ZnO納米結(jié)構(gòu)薄膜晶體管的構(gòu)造及性能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9 李榮金;李洪祥;胡文平;朱道本;;一種并五苯類似物的微米晶及各向異性電荷傳輸[A];全國第八屆有機固體電子過程暨華人有機光電功能材料學術(shù)討論會摘要集[C];2010年

10 蔡俊;陳偉;;基于PIC24FJ128DA210的TFT-LCD控制設計[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wǎng)2014年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吉通;通海高科將公開發(fā)行新股[N];中國工商報;2000年

2 鄭金武;國內(nèi)最大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生產(chǎn)線建成[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4年

3 羅清岳;非晶硅與多晶硅薄膜晶體管技術(shù)[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姜虹;秋逸盛:大尺寸面板難題已破[N];中華工商時報;2012年

5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 中國計算機報測試實驗室 康健;Philips150x看過來[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6 中國計算機報測試實驗室 康健;“瘦”的魅力[N];中國計算機報;2000年

7 記者 劉霞;基于新型碳納米管的薄膜晶體管問世[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強蕾;非晶半導體薄膜晶體管模型研究及參數(shù)提取[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陳勇躍;氧化物電子材料及其在薄膜晶體管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于浩;基于雙層結(jié)構(gòu)InGaZnO/InGaZnO:N薄膜晶體管及憶阻器件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4 武辰飛;非晶銦鎵鋅氧薄膜晶體管的器件物理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5 王槐生;薄膜晶體管器件在動態(tài)應力下的退化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6 肖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及其有源材料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7 卓明;基于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微納傳感器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8 李彬;氧化銦基薄膜晶體管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9 姚綺君;基于氧化物半導體的薄膜晶體管[D];清華大學;2009年

10 袁龍炎;氧化鉿/氮氧化鉿柵介質(zhì)金屬氧化物薄膜晶體管的研制[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大祥;非晶銦鎵鋅氧薄膜晶體管光照穩(wěn)定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王曉林;隧穿效應薄膜晶體管制備與特性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3 晁晉予;InZnO雙電層薄膜晶體管及其低壓反相器應用研究[D];中北大學;2016年

4 錢慧敏;非晶銦鎵鋅氧基薄膜晶體管與肖特基二極管電學穩(wěn)定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5 蔣雙鶴;低壓銦鋅氧雙電層晶體管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6 湯蘭鳳;非晶IGZO薄膜晶體管的光照特性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7 郭雪凱;薄膜晶體管電容電壓特性及其模型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8 彭云飛;InZnO:N薄膜晶體管的研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9 孔曦;p型SnO薄膜晶體管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10 徐思維;機械應力下多晶硅薄膜晶體管和負柵壓偏置下非晶銦鎵鋅氧薄膜晶體管的可靠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本文關鍵詞:關于氮氧鋅薄膜晶體管技術(shù)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59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4759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396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