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條件對車載紅外輔助駕駛性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11 13:47
綜合分析車載紅外輔助駕駛安全制動過程、紅外探測靜態(tài)性能模型和動態(tài)性能模型,建立了輔助駕駛安全行車視距模型;分析了輔助駕駛最大安全車速與路況環(huán)境、紅外探測性能之間的關(guān)系,發(fā)現(xiàn)其主要與滑動附著系數(shù)和探測距離相關(guān);通過紅外探測距離的修正計算,對夜間最大安全車速進行了仿真分析,結(jié)果表明良好天氣條件下其主要受目標背景溫差的影響;以霧天和雨天為重點進行了實例分析,結(jié)果表明:霧天主要對探測距離形成影響,特別是能見度小于1 km時影響加劇,能見度500 m時最大安全車速可控制在21~25 km/h,雨天對探測距離和滑動附著系數(shù)均會形成影響,輔助駕駛應以紅外識別條件下的最大安全車速控制為主,降雨強度50 mm/h時最大安全車速可控制在12~14 km/h。
【文章來源】:紅外與激光工程. 2020,49(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適應積分時間改變的紅外焦平面非均勻校正方法[J]. 崔坤,陳凡勝,蘇曉鋒,蔡萍.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7(11)
[2]基于SOPC的紅外圖像自適應非均勻性校正設計[J]. 王明昌,樊養(yǎng)余,陳寶國,雷偉,周波.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7(06)
[3]基于局部特征的車載紅外行人檢測方法研究[J]. 王國華,劉瓊,莊家俊. 電子學報. 2015(07)
[4]基于PP-MRF模型的單目車載紅外圖像三維重建[J]. 沈振一,孫韶媛,趙海濤. 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5]車載紅外視頻圖像快速彩色化技術(shù)研究[J]. 范德營,蔣先剛,丘赟立,熊娟.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13(02)
碩士論文
[1]基于紅外熱成像的車載夜視系統(tǒng)[D]. 邊二濤.華南理工大學 2015
[2]車載紅外熱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 吳傳福.電子科技大學 2015
[3]車用紅外夜視系統(tǒng)研究[D]. 劉秋錦.燕山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30631
【文章來源】:紅外與激光工程. 2020,49(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適應積分時間改變的紅外焦平面非均勻校正方法[J]. 崔坤,陳凡勝,蘇曉鋒,蔡萍.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7(11)
[2]基于SOPC的紅外圖像自適應非均勻性校正設計[J]. 王明昌,樊養(yǎng)余,陳寶國,雷偉,周波. 紅外與激光工程. 2017(06)
[3]基于局部特征的車載紅外行人檢測方法研究[J]. 王國華,劉瓊,莊家俊. 電子學報. 2015(07)
[4]基于PP-MRF模型的單目車載紅外圖像三維重建[J]. 沈振一,孫韶媛,趙海濤. 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3)
[5]車載紅外視頻圖像快速彩色化技術(shù)研究[J]. 范德營,蔣先剛,丘赟立,熊娟. 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013(02)
碩士論文
[1]基于紅外熱成像的車載夜視系統(tǒng)[D]. 邊二濤.華南理工大學 2015
[2]車載紅外熱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 吳傳福.電子科技大學 2015
[3]車用紅外夜視系統(tǒng)研究[D]. 劉秋錦.燕山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306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4306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