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流分析的印刷電子試驗平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3 18:22
印刷電子技術是指基于印刷原理的電子技術。具體來說就是利用傳統(tǒng)與新型印刷技術制造電子器件與系統(tǒng)的科學與技術。目前,印刷電子技術趨向于向大面積化、輕薄化、柔性化、透明化的柔性印刷電子技術方向發(fā)展。柔性印刷電子技術的主要特征是襯底材料的柔性化,可以通過印刷的方式在柔性襯底上直接制作電子器件。實驗室自行研制一臺卷對卷柔性印刷電子試驗臺,承印基材為PET和紙張等柔性材料。因此,本文就基于實驗室現(xiàn)有的柔性印刷電子試驗臺,運用TRIZ流分析的分析問題模型,針對印刷電子試驗臺在印刷電子產品制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造成問題存在的因素,并用TRIZ理論對印刷電子試驗臺進行改進設計,解決試驗臺在印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內容包括:(1)建立基于TRIZ流分析的分析問題模型。(2)運用TRIZ流分析的分析模型對印刷電子試驗臺的分析,找出問題存在區(qū)域是印刷單元,并針對印刷單元的凹版膠印系統(tǒng)進行二次流分析,分析其中影響印刷線寬放大率的因素,并找出影響因素的屬性/參數(shù)。(3)運用TRIZ理論中的解決問題工具對凹版膠印印刷系統(tǒng)中的橡皮滾筒進行改進設計,降低印刷線寬放大率,改善印刷電子試驗臺中存在的問題。...
【文章來源】: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印刷電子技術以及發(fā)展概況
1.1.2 流分析及其發(fā)展概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內容
第二章 印品質量評價指標與TRIZ流分析的分析模型構建
2.1 印刷電子印品質量評價指標
2.1.1 印刷線條再現(xiàn)性
2.1.2 印刷線條導電性
2.2 基于TRIZ流分析的分析問題模型構建
2.2.1 功能分析
2.2.2 流識別
2.2.3 確定屬性
2.2.4 確定參數(shù)
2.2.5 因果分析
2.3 確定問題模型
2.4 提出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
2.5 實驗驗證
2.6 基于TRIZ流分析的印刷電子試驗臺缺陷區(qū)域分析
2.6.1 印刷電子試驗臺功能分析
2.6.2 印刷電子試驗臺流識別
2.7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TRIZ流分析的凹版膠印系統(tǒng)研究
3.1 凹版膠印印刷原理
3.1.1 凹版印刷/凹版膠印印刷單元介紹
3.1.2 凹版膠印印刷原理
3.2 凹版膠印系統(tǒng)組件分析
3.2.1 印版滾筒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2 油墨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3 橡皮滾筒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4 承印物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5 刮墨刀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6 壓印滾筒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7 支撐架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8 印刷環(huán)境及條件
3.3 單一因素試驗
3.3.1 試驗儀器以及試驗材料
3.3.2 試驗方法步驟
3.3.3 試驗樣張與數(shù)據(jù)整理
3.4 凹版膠印系統(tǒng)的流分析
3.4.1 功能分析
3.4.2 流識別
3.4.3 確定屬性
3.4.4 確定參數(shù)
3.4.5 因果鏈構建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TRIZ的凹版膠印印刷單元的改進設計及印刷導電線條正交試驗
4.1 TRIZ解題模型
4.1.1 TRIZ理論解題流程
4.1.2 TRIZ問題模型與解決方案模型
4.2 建立凹版膠印印刷單元問題模型
4.3 選擇TRIZ解題模型
4.3.1 選擇相應的解題模型
4.3.2 橡皮滾筒結構分析
4.4 橡皮滾筒的創(chuàng)新設計
4.5 正交試驗
4.5.1 試驗儀器及材料
4.5.2 試驗方法步驟
4.5.3 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5.4 試驗結果與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參與的項目以及論文發(fā)表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正交試驗設計在翅片管強制對流散熱器結構優(yōu)化中的應用[J]. 孔永美,趙樹興,田瑞,毛前明,杜赫. 天津城建大學學報. 2017(05)
[2]系統(tǒng)之流分析[J]. 趙巖. 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 2016(16)
[3]正交試驗設計在散熱器結構優(yōu)化中的應用[J]. 金陽,趙樹興,任銷鋒,馬江輝.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15(01)
[4]凹版膠印中網(wǎng)穴形狀和接觸角的研究[J]. 張士洲,唐正寧. 包裝工程. 2014(15)
[5]城市生活垃圾循環(huán)利用系統(tǒng)物質代謝框架的構建[J]. 高會苗,戴鐵軍. 再生資源與循環(huán)經濟. 2014(04)
[6]中國印刷電子產業(yè)現(xiàn)狀與前景展望[J]. 崔錚. 印制電路信息. 2013(12)
[7]凹版膠印油墨轉移的數(shù)值模擬[J]. 劉孟才,唐正寧,吳琰嘉. 包裝工程. 2012(17)
[8]凹版膠印中印刷夾角對油墨轉移的影響[J]. 王奇,唐正寧,劉孟才,李俊鋒,宋波. 包裝工程. 2012(13)
[9]有機印刷電子產品與技術發(fā)展趨勢[J]. 李路海. 新材料產業(yè). 2010(09)
[10]仿生視角下企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初探[J]. 楊永強. 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 2009(09)
博士論文
[1]鋼鐵制造流程中物質流與能量流優(yōu)化及其協(xié)同運行基礎研究[D]. 孫文強.東北大學 2013
[2]PET表面功能化和共混改性的輻射化學研究[D]. 徐永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3
[3]基于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協(xié)同的大系統(tǒng)研究[D]. 龍妍.華中科技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基于功能分析與TRIZ集成的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與應用[D]. 呂瑟.廣東工業(yè)大學 2016
[2]基于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協(xié)同的陶瓷企業(yè)能源管理研究[D]. 豐文先.華中科技大學 2016
[3]基于RFID天線無顆粒噴墨導電墨水印刷適性研究[D]. 雷普東.天津科技大學 2016
[4]基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協(xié)同理論的能源管理體系研究[D]. 孟令釗.華中科技大學 2015
[5]基于TRIZ的印刷機械專利規(guī)避創(chuàng)新機理研究[D]. 劉寧.北京印刷學院 2015
[6]凹版膠印參數(shù)與質量評價的研究[D]. 張士洲.江南大學 2015
[7]金屬導電油墨(銅、銀及銅銀核殼顆粒)的制備及其導電性能研究[D]. 支力.天津理工大學 2014
[8]基于TRIZ發(fā)明原理的領域問題求解方法研究[D]. 蘇喚喚.濟南大學 2013
[9]基于TRIZ矛盾矩陣的常規(guī)電力電子拓撲的構造[D]. 張成.華南理工大學 2013
[10]凹版膠印工藝參數(shù)對印刷質量影響的研究[D]. 劉孟才.江南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82570
【文章來源】: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印刷電子技術以及發(fā)展概況
1.1.2 流分析及其發(fā)展概況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內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內容
第二章 印品質量評價指標與TRIZ流分析的分析模型構建
2.1 印刷電子印品質量評價指標
2.1.1 印刷線條再現(xiàn)性
2.1.2 印刷線條導電性
2.2 基于TRIZ流分析的分析問題模型構建
2.2.1 功能分析
2.2.2 流識別
2.2.3 確定屬性
2.2.4 確定參數(shù)
2.2.5 因果分析
2.3 確定問題模型
2.4 提出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
2.5 實驗驗證
2.6 基于TRIZ流分析的印刷電子試驗臺缺陷區(qū)域分析
2.6.1 印刷電子試驗臺功能分析
2.6.2 印刷電子試驗臺流識別
2.7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TRIZ流分析的凹版膠印系統(tǒng)研究
3.1 凹版膠印印刷原理
3.1.1 凹版印刷/凹版膠印印刷單元介紹
3.1.2 凹版膠印印刷原理
3.2 凹版膠印系統(tǒng)組件分析
3.2.1 印版滾筒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2 油墨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3 橡皮滾筒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4 承印物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5 刮墨刀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6 壓印滾筒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7 支撐架及其屬性/參數(shù)
3.2.8 印刷環(huán)境及條件
3.3 單一因素試驗
3.3.1 試驗儀器以及試驗材料
3.3.2 試驗方法步驟
3.3.3 試驗樣張與數(shù)據(jù)整理
3.4 凹版膠印系統(tǒng)的流分析
3.4.1 功能分析
3.4.2 流識別
3.4.3 確定屬性
3.4.4 確定參數(shù)
3.4.5 因果鏈構建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TRIZ的凹版膠印印刷單元的改進設計及印刷導電線條正交試驗
4.1 TRIZ解題模型
4.1.1 TRIZ理論解題流程
4.1.2 TRIZ問題模型與解決方案模型
4.2 建立凹版膠印印刷單元問題模型
4.3 選擇TRIZ解題模型
4.3.1 選擇相應的解題模型
4.3.2 橡皮滾筒結構分析
4.4 橡皮滾筒的創(chuàng)新設計
4.5 正交試驗
4.5.1 試驗儀器及材料
4.5.2 試驗方法步驟
4.5.3 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4.5.4 試驗結果與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參與的項目以及論文發(fā)表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正交試驗設計在翅片管強制對流散熱器結構優(yōu)化中的應用[J]. 孔永美,趙樹興,田瑞,毛前明,杜赫. 天津城建大學學報. 2017(05)
[2]系統(tǒng)之流分析[J]. 趙巖. 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 2016(16)
[3]正交試驗設計在散熱器結構優(yōu)化中的應用[J]. 金陽,趙樹興,任銷鋒,馬江輝.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15(01)
[4]凹版膠印中網(wǎng)穴形狀和接觸角的研究[J]. 張士洲,唐正寧. 包裝工程. 2014(15)
[5]城市生活垃圾循環(huán)利用系統(tǒng)物質代謝框架的構建[J]. 高會苗,戴鐵軍. 再生資源與循環(huán)經濟. 2014(04)
[6]中國印刷電子產業(yè)現(xiàn)狀與前景展望[J]. 崔錚. 印制電路信息. 2013(12)
[7]凹版膠印油墨轉移的數(shù)值模擬[J]. 劉孟才,唐正寧,吳琰嘉. 包裝工程. 2012(17)
[8]凹版膠印中印刷夾角對油墨轉移的影響[J]. 王奇,唐正寧,劉孟才,李俊鋒,宋波. 包裝工程. 2012(13)
[9]有機印刷電子產品與技術發(fā)展趨勢[J]. 李路海. 新材料產業(yè). 2010(09)
[10]仿生視角下企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化初探[J]. 楊永強. 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 2009(09)
博士論文
[1]鋼鐵制造流程中物質流與能量流優(yōu)化及其協(xié)同運行基礎研究[D]. 孫文強.東北大學 2013
[2]PET表面功能化和共混改性的輻射化學研究[D]. 徐永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3
[3]基于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協(xié)同的大系統(tǒng)研究[D]. 龍妍.華中科技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基于功能分析與TRIZ集成的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與應用[D]. 呂瑟.廣東工業(yè)大學 2016
[2]基于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協(xié)同的陶瓷企業(yè)能源管理研究[D]. 豐文先.華中科技大學 2016
[3]基于RFID天線無顆粒噴墨導電墨水印刷適性研究[D]. 雷普東.天津科技大學 2016
[4]基于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協(xié)同理論的能源管理體系研究[D]. 孟令釗.華中科技大學 2015
[5]基于TRIZ的印刷機械專利規(guī)避創(chuàng)新機理研究[D]. 劉寧.北京印刷學院 2015
[6]凹版膠印參數(shù)與質量評價的研究[D]. 張士洲.江南大學 2015
[7]金屬導電油墨(銅、銀及銅銀核殼顆粒)的制備及其導電性能研究[D]. 支力.天津理工大學 2014
[8]基于TRIZ發(fā)明原理的領域問題求解方法研究[D]. 蘇喚喚.濟南大學 2013
[9]基于TRIZ矛盾矩陣的常規(guī)電力電子拓撲的構造[D]. 張成.華南理工大學 2013
[10]凹版膠印工藝參數(shù)對印刷質量影響的研究[D]. 劉孟才.江南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825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28257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