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束經(jīng)過散射介質的光場調控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01:56
激光光束經(jīng)過散射介質的光場調控是近年來眾多研究者關注的課題。激光經(jīng)過不透明的散射介質,諸如紙張、白色涂料和生物組織,因為介質的散射效應,失去原有入射光場的空間相干性,原來的光場信息發(fā)生紊亂,因此激光光束經(jīng)過散射介質后形成了光強無序分布的散斑,這嚴重地影響了我們從光場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因此,不管是對散斑場的聚焦調控還是散斑抑制,都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在表征光場的參量中,空間相位的調制是對激光經(jīng)過散射介質的光場最有效、最直接的調控方法;诖,本論文主要通過調控入射光束的相位從而獲得理想的聚焦光場。另外還研究了部分相干光束對散斑效應的抑制等內(nèi)容。本學位論文的主要包括三個部分:1.氦氖激光束經(jīng)過不透明散射介質聚焦的縱向深度實驗研究。光束在強散射介質中傳播受到多重散射的影響,出射光束被散射到各個方向,無法完成聚焦。將光能聚焦起來并且獲得理想的縱向深度是一項有重要意義的工作。我們在實驗上,使用空間光調制器對入射光束的相位進行調制,可以實現(xiàn)氦氖激光束經(jīng)過散射介質的聚焦。研究了散射介質、空間光調制器上的總的調制單元個數(shù)、每個調制單元的相位精度對聚焦縱向深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聚焦的縱向深度僅與散射...
【文章來源】:華僑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全息裝置圖
輸矩陣技術[33,48,49]。Leith 等通過全息方法產(chǎn)生的相位共軛波可以補償光[47]。而該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聚焦發(fā)生在介質的外部是薄散射介質。圖 1.1 全息裝置圖,荷蘭特溫特大學的 Mosk 教授等人首次使激光經(jīng)過2)后實現(xiàn)聚焦,其聚焦光強高達一千倍,如圖 1.2 所散斑現(xiàn)象中的干涉增強效應,但是其只能在散射介不可恢復的入侵性。
傳輸矩陣法實現(xiàn)通過散射介質后得到聚焦圖像的示意圖。(a)實驗裝置圖散斑圖;(c)聚焦光斑圖2012 年,Bertolotti 等人首次使用激光光束在散射介質的前面對其后的(π)實現(xiàn)了非接觸成像。如圖 1.4 所示[51],Bertolotti 通過改變掃描入的照射到不透明散射介質上的入射角,同時探測不透明散射介質后面質透過散射介質到達接收面的信號,通過散斑的相關的原理獲得清晰法與傳統(tǒng)的侵入式的成像方法,該非侵入式的成像大大提高了波前整醫(yī)學組織內(nèi)部的應用。4 (a)非侵入探測不透明介質后面物體的實驗裝置;(b)經(jīng)過復原后獲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可抑制生物組織散射效應的光學聚焦技術研究進展[J]. 楊強,曹良才,金國藩. 中國激光. 2015(09)
[2]激光光束經(jīng)過不透明散射介質的聚焦[J]. 黃惠玲,陳子陽,孫存志,蒲繼雄. 中國激光. 2015(06)
[3]激光通過散射介質的聚焦[J]. 黃惠玲,孫存志,陳子陽,蒲繼雄. 光子學報. 2015(02)
[4]調制散射光束的振幅實現(xiàn)聚焦[J]. 孫存志,陳子陽,蒲繼雄. 光學學報. 2014(08)
[5]湍流對部分相干環(huán)狀光束空間相干性的影響[J]. 陳曉文,季小玲. 中國激光. 2009(09)
[6]高斯相關隨機表面及其光散射散斑場的模擬產(chǎn)生和光強概率分析[J]. 程傳福,亓東平,劉德麗,滕樹云. 物理學報. 1999(09)
本文編號:3263792
【文章來源】:華僑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全息裝置圖
輸矩陣技術[33,48,49]。Leith 等通過全息方法產(chǎn)生的相位共軛波可以補償光[47]。而該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聚焦發(fā)生在介質的外部是薄散射介質。圖 1.1 全息裝置圖,荷蘭特溫特大學的 Mosk 教授等人首次使激光經(jīng)過2)后實現(xiàn)聚焦,其聚焦光強高達一千倍,如圖 1.2 所散斑現(xiàn)象中的干涉增強效應,但是其只能在散射介不可恢復的入侵性。
傳輸矩陣法實現(xiàn)通過散射介質后得到聚焦圖像的示意圖。(a)實驗裝置圖散斑圖;(c)聚焦光斑圖2012 年,Bertolotti 等人首次使用激光光束在散射介質的前面對其后的(π)實現(xiàn)了非接觸成像。如圖 1.4 所示[51],Bertolotti 通過改變掃描入的照射到不透明散射介質上的入射角,同時探測不透明散射介質后面質透過散射介質到達接收面的信號,通過散斑的相關的原理獲得清晰法與傳統(tǒng)的侵入式的成像方法,該非侵入式的成像大大提高了波前整醫(yī)學組織內(nèi)部的應用。4 (a)非侵入探測不透明介質后面物體的實驗裝置;(b)經(jīng)過復原后獲得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可抑制生物組織散射效應的光學聚焦技術研究進展[J]. 楊強,曹良才,金國藩. 中國激光. 2015(09)
[2]激光光束經(jīng)過不透明散射介質的聚焦[J]. 黃惠玲,陳子陽,孫存志,蒲繼雄. 中國激光. 2015(06)
[3]激光通過散射介質的聚焦[J]. 黃惠玲,孫存志,陳子陽,蒲繼雄. 光子學報. 2015(02)
[4]調制散射光束的振幅實現(xiàn)聚焦[J]. 孫存志,陳子陽,蒲繼雄. 光學學報. 2014(08)
[5]湍流對部分相干環(huán)狀光束空間相干性的影響[J]. 陳曉文,季小玲. 中國激光. 2009(09)
[6]高斯相關隨機表面及其光散射散斑場的模擬產(chǎn)生和光強概率分析[J]. 程傳福,亓東平,劉德麗,滕樹云. 物理學報. 1999(09)
本文編號:3263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26379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