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原子分子和固體產生高次諧波特性研究
【學位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O56;TN24
【部分圖文】:
中 科 技 大 學 博 士 學 位 論 文足經驗公式cutoff3.17p pE I U質的電離能,pU 是激光電場的有質動力能。在原子單位下204 ,其中0F 是激光的電場振幅,0 為激光角頻率。直到 1orkum[18]提出了經典的三步模型,從而在理論上很好地解釋平臺區(qū)和截止區(qū)無法用經典的微擾理論解釋,它們的存在是的典型特征。高次諧波可能出現的階次具有選擇性而不是任波的選擇定則。在早期實驗中,人們用線偏光與原子氣體相階的諧波。研究表明[19-23],高次諧波的選擇定則取決于靶介。
分子高次諧波研究的一個突破性成果是利用高次諧波輻射對分子軌道進行2004 年,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 Itatani 等人[43]首次利用高次諧波層析成像技術 N2分子的最高占據軌道(Highest-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s, HOMO)的圖像 1-2(a)所示,他們先測量不同取向下 N2分子的諧波信號并提取出 HOMO 偶極躍遷矩陣元,再以 Ar 原子為參考原子推測出返回電子波包的復振幅,最傅利葉變換重構出坐標空間的基態(tài)波函數[如圖 1-2(b)和(c)所示]。該報際上立即引起了研究者們利用高次諧波光譜學對物質的電子軌道進行成像的45]。2010 年,法國科學家 Haessler 及其合作者突破了 HOMO 軌道的限制,實分子內層軌道的成像[46]。相比于傳統的成像方法,基于高次諧波的分子軌道圖 1-2 N2分子軌道成像的結果[43]。(a) 不同取向下 N2分子產生諧波的效率。(b) 實驗重構得到的 N2分子的最高占據軌道圖像。(c) 第一性原理計算得到的 N2分子的最高占據軌道圖像。
體高次諧波譜的一個典型特征是時常出現多平臺結構。2015 年,M. Wu 等求解周期勢下的含時薛定諤方程,發(fā)現固體高次諧波譜出現了一個雙平臺過進一步研究,他發(fā)現諧波譜的多平臺結構是由于較高導帶的電子向價帶的[66]。圖 1-4(a)和(b)分別顯示了諧波譜的多平臺結構和這種結構產生意圖。隨后,其它研究者也通過理論計算發(fā)現了固體諧波中類似的多平臺]。2016 年,Ndabashimiye 及其合作者[69]通過測量低溫下固態(tài)的 Ar 和 Kr波譜,發(fā)現當驅動激光的強度由弱到強增加時,得到的諧波譜會逐漸由單過渡到多平臺結構。他們的研究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了固體諧波的多平臺 1-5(a)和(b)分別是實驗中固體 Ar 和 Kr 產生的高次諧波譜,從圖中可地看到雙平臺結構。固體高次諧波的多平臺結構突破了氣體諧波截止定律圖 1-3 不同實驗中報導的固體諧波截止能對電場振幅的依賴。(a)ZnO 晶體截止能對電場振幅的依賴[58]。(b)SiO2晶體中的截止能對電場振幅的依賴[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慶磊;于金波;王睿;;淺析電網高次諧波對變壓器設備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年02期
2 周洪軍;鐘鵬飛;霍同林;鄭津津;張國斌;戚澤明;;不同材料濾片對13~43nm高次諧波的抑制(英文)[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12期
3 趙永東;;熱輥加熱器高次諧波污染的系統改造方案[J];國內外機電一體化技術;2001年06期
4 蔣志遠,陳輝;高次諧波對港口供電的危害[J];港口裝卸;1998年01期
5 ;高次諧波治理技術取得進展[J];華中電力;1999年05期
6 黃榮華,徐瓊;高次諧波的污染、危害及其治理[J];能源技術;1999年01期
7 郝琇;多功能高次諧波抑制裝置[J];船電技術;1999年06期
8 ;高次諧波的發(fā)生原因與對策[J];工業(yè)加熱;1994年04期
9 華培新;;防止高次諧波危害的技術[J];華北電力技術;1991年09期
10 沈文琪;;配電系統的高次諧波問題與對策(續(xù)二)[J];電力電容器;199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崟東;取向分子的高次諧波與太赫茲輻射的同步測量與相干調控[D];國防科技大學;2017年
2 劉希;多原子分子和固體產生高次諧波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3 劉陽陽;基于固體薄片組的超連續(xù)光源產生及高次諧波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4 張曉凡;高次諧波的偏振調控及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5 王鳳;高次諧波宏觀傳播及其相位匹配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6 李木子;基于高次諧波與閾上電離的超快分子動態(tài)成像理論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2019年
7 張偉杰;高次諧波原子力顯微術力學特性表征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8 張宏丹;強場高次諧波及光電子動量分布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
9 張軍;強激光場中高次諧波連續(xù)譜發(fā)射及光譜紅移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10 于術娟;奇偶諧波在高次諧波光譜學中應用的理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夏至;激光驅動光柵靶產生高次諧波的物理特性研究[D];國防科技大學;2017年
2 劉勵強;高通量高次諧波與固體高次諧波的產生[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3 袁博;牽引變電所配電系統高次諧波抑制技術及裝置研制[D];北京交通大學;2019年
4 倪志強;高次諧波在時間及角分辨光電子能譜中的應用[D];南京大學;2019年
5 李浩銳;雙色反旋圓偏振激光場作用下H_2~+分子高次諧波的發(fā)射[D];吉林大學;2019年
6 劉蘋;激光等離子體相互作用下高次諧波的產生及其特性研究[D];魯東大學;2018年
7 潘雪飛;強激光場中H_2~+分子高次諧波干涉效應及光譜紅移現象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8 蘇寧;用奇偶高次諧波探測多心分子的結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9 陳建國;不對稱分子奇偶諧波輻射:鑒別機制[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10 羅晨;強激光場驅動下高次諧波的時空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671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6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