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子信息論文 >

基于mCP與PO-T2T藍光激基復合物能量傳遞實現(xiàn)高效率橙光和白光OLED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7 05:18
   近些年來,由于發(fā)現(xiàn)激基復合物具有熱活化延遲熒光(TADF)特性,因此激基復合物的理論發(fā)光效率上限可以達到100%。所以激基復合物在近幾年得到了研究學者的廣泛關注。在器件結構方面,由于激基復合物要求給受體材料之間的充分接觸,激基復合物發(fā)光器件結構一般有給受體分層的平面異質結結構和給受體混合的體異質結結構兩種。最初的激基復合物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于分層器件的載流子傳輸層與發(fā)光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其區(qū)別于發(fā)光材料的發(fā)光峰,而會在長波方向產(chǎn)生一個新的發(fā)光峰,這會影響本征器件的發(fā)光質量。因此當時人們總是避免激基復合物的形成,然而自從發(fā)現(xiàn)激基復合物具有TADF特性之后,基于界面結構的激基復合物發(fā)光器件也可以獲得較高的外量子效率。相對于給、受體混合的激基復合物發(fā)光器件,界面結構形成的激基復合物由于接觸面積局限于給體與受體界面處,因此要求電子和空穴傳輸層能夠很好地調節(jié)載流子平衡。而給、受體混合的激基復合物發(fā)光器件則具有更大的調節(jié)空間。由于混合層的載流子平衡可以通過調節(jié)給、受體混合比例來調控,混合層器件結構往往可以獲得更高的器件效率和更小的效率滾降。本文利用mCP與PO-T2T形成的藍光激基復合物,設計了不同器件結構來實現(xiàn)橙光和白光OLED。具體工作如下:1.采用mCP(N,N′-dicarbazolyl-3,5-benzene)與PO-T2T((1,3,5-triazine-2,4,6-triyl)tris(benzene-3,1-diyl)tris(diphenylphosphine oxide))形成界面藍光激基復合物,在受體PO-T2T中摻雜磷光材料Ir(pq)_2acac(2,4-Pentanedionato)bis[2-(2-quinolinyl)phenyl]iridium(III),通過調控摻雜劑Ir(pq)_2acac的摻雜濃度來實現(xiàn)高效率橙光發(fā)射。當摻雜濃度為4wt%時,獲得最好的器件性能,其最大電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別達到了28.75 cd/A、30.10 lm/W以及14.98%。進一步為了實現(xiàn)白光,采取兩種途徑制備白光器件:其一,降低受體材料PO-T2T中Ir(pq)_2acac的摻雜濃度,實現(xiàn)不完全能量傳遞,從而實現(xiàn)白光。當摻雜濃度為0.3 wt%時,獲得了較好的白光器件,其最大電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別為27.84 cd/A、29.15 lm/W以及13.57%。其二,在已獲得最佳性能的摻雜4 wt%Ir(pq)_2acac橙光器件中,用受體材料PO-T2T作為間隔層,通過調控間隔層厚度來實現(xiàn)最優(yōu)白光器件。當調控間隔層厚度為4 nm時,器件的最大電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別為20.36 cd/A、21.32 lm/W以及10.71%。2.采用mCP與PO-T2T形成混合結構的藍光激基復合物,通過在混合激基復合物中摻雜磷光材料Ir(pq)_2acac,通過調控摻雜劑的濃度實現(xiàn)最優(yōu)橙光發(fā)射。當摻雜濃度為1.5 wt%,獲得了最優(yōu)的器件性能,其最大電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別達到了35.3 cd/A、31.0 lm/W以及18.7%。進一步降低摻雜劑Ir(pq)_2acac的摻雜濃度,實現(xiàn)不完全能量傳遞實現(xiàn)白光OLED。當摻雜劑濃度為0.1 wt%時,獲得效果較好的白光器件,其最大電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別為15.55 cd/A、13.69 lm/W以及7.49%。并且相對于界面結構,混合激基復合物制備的橙光和白光OLED,其效率滾降有明顯的改善。3.采用mCP與PO-T2T形成的混合藍光激基復合物作為藍光發(fā)光層,以超薄層Ir(ppy)_3和Ir(pq)_2acac分別作為綠光發(fā)光層和橙光發(fā)光層,分別設計藍、綠、橙順序和藍、橙、綠順序的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通過一系列優(yōu)化,獲得了基于藍、綠、橙順序的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其最大電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別達到了24.06 cd/A、21.59 lm/W以及10.24%。而基于藍、橙、綠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其最大電流效率、功率效率以及外量子效率分別達到了38.83 cd/A、34.85lm/W以及15.28%。
【學位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N383.1
【部分圖文】:

發(fā)光原理,陰極注入,雙注入,器件


圖 1-1 OLED 在顯示和照明方面的應用Figure 1-1 OLED display and lighting applications3 OLED 的發(fā)光原理OLED 為載流子雙注入器件,其發(fā)光是一種電能轉化為光能的過程。O基本原理: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空穴和電子分別通過陽極、陰極注入器件經(jīng)過空穴傳輸層和電子傳輸層后在發(fā)光層復合形成激子,最后經(jīng)過輻射躍遷。

常用結構,激子


4圖 1-2 OLED 常用結構Fig.1-2 The typical structure of OLED常用的 OLED 常用結構,電子和空穴分別從陰極和陽輸層,然后到達中間發(fā)光層,經(jīng)過復合形成激子。若則形成單線態(tài)激子,其輻射躍遷產(chǎn)生熒光;若存在自,其輻射躍遷產(chǎn)生磷光。通常情況下單線態(tài)激子和三 25%和 75%。因為三線態(tài)激子存在躍遷禁阻,一般不 20%光萃取來說傳統(tǒng)的 OLED 外量子效率低于 5%。的激子利用,就需要克服這種三線態(tài)的躍遷禁阻,希

坐標圖,電激,器件,光譜


表示為:ηp=πL/JV的亮度,J 代表器件的電流密度,V 代表器件通過光或者是電激發(fā)所發(fā)射的光譜。其譜(PL),電激發(fā)稱為電致發(fā)光光譜(EL)。收光譜的重合度來研究材料的主客體之間不同電壓下器件的 EL 光譜來確定激子的機理,因此器件的光譜對于 OLED 的研究色可以用色坐標表示,目前國際上普遍使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I’Eclairage)制定 1-3 所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云霞;牛連斌;孔春陽;崔玉亭;何國田;;基于激基復合物純正發(fā)射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J];發(fā)光學報;2011年12期

2 章立民,張月平;用穩(wěn)態(tài)和時間分辨光譜研究聚苊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形成的三分子激基復合物[J];中國科學(B輯 化學 生命科學 地學);1990年04期

3 陳尚賢,白鳳蓮,錢人元;激基復合物的溶劑效應[J];科學通報;1985年06期

4 陳尚賢;萘二甲酸二甲酯與萘及萘的衍生物所形成的激基復合物[J];科學通報;1985年13期

5 陳尚賢,章立民;三分子激基復合物的研究[J];感光科學與光化學;1986年02期

6 陳尚賢,章立民;2,6-萘二甲酸二甲酯與1,2-二苯乙烯形成的激基復合物[J];科學通報;1986年03期

7 陳尚賢,陳展翅;咔唑類化合物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所形成的激基復合物[J];科學通報;1987年05期

8 陳尚賢;章立民;;同分異構體對形成激基復合物的影響[J];物理化學學報;1987年01期

9 陳尚賢;牛二平;;苯二甲酸二甲酯對咔唑熒光的淬滅[J];化學學報;1987年01期

10 李橦;;電荷轉移引起的光聚合反應[J];大學化學;1987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晨陽;熒光/磷光混合型白光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2 劉陽;高效有機電致熒光材料的設計、合成及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陳平;基于電荷轉移態(tài)的有機磁致亮度變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王煦;基于藍光和黃光的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5 祁一歌;高性能白光OLED的制備及其機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6 朱鍵卓;高顯色指數(shù)白光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王俊博;基于金屬配合物的有機光伏型光探測器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魏金貝;咔唑衍生物的合成、結構及其光電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9 張?zhí)煊?高效熱活化延遲熒光器件設計及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5年

10 劉和元;共價鍵連接的苝二酰亞胺及并四苯聚集體的合成與光物理性質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席昭洋;基于mCP與PO-T2T藍光激基復合物能量傳遞實現(xiàn)高效率橙光和白光OLED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8年

2 李思華;基于新型激基復合物為主體的高效有機發(fā)光二極管器件的機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8年

3 張曉琳;溶液方法制備高效磷光OLED[D];南京郵電大學;2018年

4 賈林林;基于激基復合物體系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8年

5 段春波;基于D-A結構的芳香膦氧電致勞光材料的構建及其光電性能[D];黑龍江大學;2017年

6 盧婷婷;高三線態(tài)能級的激基復合物主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器件研究[D];東南大學;2018年

7 張明;基于吸熱延遲熒光機制的高效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8 苗艷斌;激基復合物基高性能熒光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

9 胡小敘;基于電致激基復合物及激基復合物發(fā)光的有機白光器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10 袁少林;基于不同給體新型激基復合物的器件在OLEDs中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581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581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3fb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