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激基復合物為主體的高效有機發(fā)光二極管器件的機理研究
【學位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N383.1
【部分圖文】:
擁有的一些特性是LED所缺乏的,例如輕便、可彎曲、色彩豐富、自發(fā)光等,可??以被用來制備大面積、可彎曲照明設備,被視為新一代照明顯示技術1141并擁有著??史加廣闊的應用前景。圖1.1為OLED的未來應用設計圖。??圖1.1?OLED的應用:建筑物窗戶照明、汽車天窗照明與玻璃隔墻照明??與此同時,OLED技術的發(fā)展也將給能源節(jié)約提供一個新的方案。從2012年??丨〇月1日起,中國開始禁止使用白熾燈,禁止再銷售超過100瓦及以上的含鎢燈??泡。兩年后,60瓦的含鎢燈泡被禁止使用,隨即15瓦的也在2016年被取消。我??國是人口大國,能源消耗也是巨大的,而照明的消耗在總能源消耗占了其中的較大??部分。利用率較高的傳統(tǒng)熒光燈的光功率效率可以達到50-100?lm?W'而OLED??1??
圖1.3?OLED器件的工作原理圖??1.4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基本器件結(jié)構(gòu)??世界上第一個OLED器件的器件結(jié)構(gòu)如圖1.4所示。其中,鎂鋁合金作為OLED??器件的陰極,三(8-輕基喹啉)(Alq3)作為有機發(fā)光層,一種墨水材料二元胺(Diamine)??作為有機發(fā)光層與陽極之間的間隔層,而金屬氧化物氧化銦錫(Indium?tin?oxide,??ITO)則作為OLED器件的透明陽極。利用這個結(jié)構(gòu),C.W.Tang教授得到了一個??最大外量子效率(External?quantum?efficiency,EQE)為1%,最大光功率效率為1.5??lmW'1的黃色OLED器件。m隨著人們對OLED器件的不斷認識和發(fā)展,OLED器??件結(jié)構(gòu)變得多樣化,通過引入不同的性質(zhì)的功能層有機材料,OLED器件的效率也??隨之增加。目前學術研究中最常見的器件結(jié)構(gòu),如圖1.5所示。在C.W.Tang教授??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
閿1.5?0LED器件結(jié)構(gòu)1?j載流子傳輸過程<怠閣??作為卞穴注入的陽極材料一般要求高功閑數(shù)(Work?Function)的材料,丨TO作??為半導體透明導電薄膜,不僅具有高功函數(shù)利于空穴的注入,本身穩(wěn)定性好,透光??性強的性質(zhì)也有利于光的發(fā)射。在制備OLED器件時,對ITO進行等離子處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表面功函數(shù)。1161作為電子注入的陰極材料需要低功函數(shù)的??材料,例如堿金屬或者堿金屬合金等。OLED器件使用有機材料作為發(fā)光層,在器??件結(jié)構(gòu)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電子與空穴的遷移速度和注入效率都希望能夠保持??平衡,從而提高電子空穴復合形成激子的概率,繼而提高OLED器件的發(fā)光效率。??因此,利用電子傳輸能力強的有機材料作為電子傳輸層(ElectronTransport?Layer,??ETL)、空穴傳輸能力強的有機材料空穴傳輸層(Hole?Transport?Layer,?HTL)能??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云霞;牛連斌;孔春陽;崔玉亭;何國田;;基于激基復合物純正發(fā)射的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J];發(fā)光學報;2011年12期
2 章立民,張月平;用穩(wěn)態(tài)和時間分辨光譜研究聚苊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形成的三分子激基復合物[J];中國科學(B輯 化學 生命科學 地學);1990年04期
3 陳尚賢,白鳳蓮,錢人元;激基復合物的溶劑效應[J];科學通報;1985年06期
4 陳尚賢;萘二甲酸二甲酯與萘及萘的衍生物所形成的激基復合物[J];科學通報;1985年13期
5 陳尚賢,章立民;三分子激基復合物的研究[J];感光科學與光化學;1986年02期
6 陳尚賢,章立民;2,6-萘二甲酸二甲酯與1,2-二苯乙烯形成的激基復合物[J];科學通報;1986年03期
7 陳尚賢,陳展翅;咔唑類化合物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所形成的激基復合物[J];科學通報;1987年05期
8 陳尚賢;章立民;;同分異構(gòu)體對形成激基復合物的影響[J];物理化學學報;1987年01期
9 陳尚賢;牛二平;;苯二甲酸二甲酯對咔唑熒光的淬滅[J];化學學報;1987年01期
10 李橦;;電荷轉(zhuǎn)移引起的光聚合反應[J];大學化學;1987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陽;高效有機電致熒光材料的設計、合成及性能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陳平;基于電荷轉(zhuǎn)移態(tài)的有機磁致亮度變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王煦;基于藍光和黃光的白光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4 祁一歌;高性能白光OLED的制備及其機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5 朱鍵卓;高顯色指數(shù)白光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6 王俊博;基于金屬配合物的有機光伏型光探測器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魏金貝;咔唑衍生物的合成、結(jié)構(gòu)及其光電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8 張?zhí)煊?高效熱活化延遲熒光器件設計及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5年
9 劉和元;共價鍵連接的苝二酰亞胺及并四苯聚集體的合成與光物理性質(zhì)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10 劉棟;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電致發(fā)光器件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思華;基于新型激基復合物為主體的高效有機發(fā)光二極管器件的機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8年
2 張曉琳;溶液方法制備高效磷光OLED[D];南京郵電大學;2018年
3 張明;基于吸熱延遲熒光機制的高效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4 苗艷斌;激基復合物基高性能熒光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7年
5 胡小敘;基于電致激基復合物及激基復合物發(fā)光的有機白光器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袁少林;基于不同給體新型激基復合物的器件在OLEDs中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7 檀康明;基于位阻型發(fā)光功能材料的設計與性質(zhì)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7年
8 馬濤;星形六苯芴化合物的電致發(fā)光性能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9 趙決文;新型深藍光材料在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中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10 向杰;有機平面異質(zhì)結(jié)器件中三重態(tài)的湮滅過程[D];西南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8388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3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