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強電磁場誘發(fā)電路板放電模型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N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晉林;;簡單結構中利用氣體放電產生的微波振蕩[J];電子管技術;1975年03期
2 陳宗柱,陳磊,袁一鵬;氣體放電變色發(fā)光的變色范圍研究[J];光電子·激光;1993年03期
3 G.Chodii,為中;平板式氣體放電顯示器[J];國外發(fā)光與電光;1976年02期
4 李正瀛;;氣體放電激光器中高電壓脈沖的產生與測量[J];激光與紅外;1981年02期
5 遼夫 ,孫陽;氣體放電顯示器及其現(xiàn)狀[J];電訊技術;1985年02期
6 梁作亮,王喜祥;連續(xù)氣體放電器件電源的設計[J];激光雜志;1987年04期
7 崔一平;;一種新型的氣體放電變色光源的研制[J];南京工學院學報;1988年04期
8 何麗容;;氣體放電彩色顯示板[J];真空電子技術;1989年06期
9 袁一鵬,陳宗柱;氣體放電變色發(fā)光的光譜相對強度分布研究[J];光電子·激光;1993年03期
10 王大倫,陳素和,勵義俊,劉榮,王玫,傅依備,張信威,張武壽;氣體放電中子的診斷[J];核技術;199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大倫;張信威;勵義俊;;氣體放電中的異常射線實驗[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2 王大倫;張信威;勵義俊;;氣體放電中的核現(xiàn)象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核物理大會論文集[C];2000年
3 向偉;趙渭江;戴晶怡;顏莎;;爆炸發(fā)射單間隙氣體放電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A];'2001全國荷電粒子源、粒子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王大倫;張信威;秦建國;;氣體放電中的異常粒子[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2)[C];2002年
5 許德玄;;水霧媒質氣體放電低溫等離子體技術的研究[A];中國物理學會第九屆靜電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6 徐金陽;王平清;任麗苗;;基于放電球隙的氣體放電教學實驗系統(tǒng)[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7 范偉麗;盛政明;王偉民;鐘曉霞;張杰;;介質阻擋絲狀放電的PIC-MCC模擬[A];第十六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暨第一屆全國等離子體醫(yī)學研討會會議摘要集[C];2013年
8 彭先覺;;序言[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7:“冷聚變”爭論[C];2008年
9 王大倫;勵義俊;陳素和;楊可;;含氘(氫)金屬異常核現(xiàn)象的研究[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8)[C];1998年
10 阮方鳴;高攸綱;沈遠茂;石丹;周峰;劉萬松;;帶電人體-金屬放電參數(shù)出現(xiàn)極值的研究[A];第17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河南 馮長軍;氣體放電的分類、特性及應用[N];電子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輝輝;PIC/MCC方法及其在氣體放電中的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2 李弘;低溫氣體放電現(xiàn)象的數(shù)值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3 李志;氬/氨混合氣體放電的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4 王一男;射頻高氣壓混合氣體放電數(shù)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5 劉雪麗;SF_6替代氣體的蒙特卡羅模擬與實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6 劉雪麗;SF6替代氣體的蒙特卡羅模擬與實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梁亞紅;氣體放電—光催化凈化含苯廢氣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8 吳云飛;介質阻擋放電圖像識別方法及均勻性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9 李國富;氣體放電引發(fā)氧碘化學激光脈沖化及相關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10 魯非;兩相體介質阻擋放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管明秀;外加強電磁場誘發(fā)電路板放電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年
2 閆蓓;微型化氣體放電發(fā)射光譜系統(tǒng)的初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5年
3 劉國利;氣體放電試驗裝置的研制及其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閆格;GIS隔離開關操作條件下新型SF_6氣體重燃模型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5年
5 耿明;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氣體放電實驗[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遲明堯;等離子體電極電光開關中氣體放電及開關特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7 仲偉濤;短間隙空氣絕緣電子崩過程數(shù)值模擬及實驗[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5年
8 劉華偉;氣體絕緣短間隙電子崩過程計算機仿真及放電信號采集[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4年
9 蔡煥青;微放電通道的徑向擴展與放電均勻性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王倩;大氣壓下空氣/SF_6放電的光譜特性[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213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2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