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高次諧波橢圓率依賴的研究
【圖文】:
激光技術的發(fā)展歷史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世界第一臺激光器在美國加州問世以來 [1, 2],激光技術就一直朝著強度更強、脈寬更窄的方向發(fā)展。圖1-1描述了不同時期激光功率和脈寬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次的技術突破,都使得激光功率大幅增強,脈寬不斷壓縮。圖 1-1: 激光器的發(fā)展歷史。(a):激光功率增強的歷史,引自文獻 [3];(b):激光脈寬壓縮的歷史,引自文獻 [4]。首先是六十年代初,調(diào) Q 技術(Q-switching)的發(fā)展使得人們實現(xiàn)了峰值功率為兆瓦( W)、脈寬為納秒( s)[5] 的激光脈沖輸出。緊接著,1966 年鎖模技術(Mode locking)的出現(xiàn)進一步將激光的強度提升到了吉瓦( W),脈寬壓縮到皮秒( s)[6 8]。進入七十年代后,鎖模技術不斷發(fā)展并成熟,使得激光強度也進一步的提升
以及高階的截止區(qū)。引自文獻 [26]。此后,高次諧波的研究就一直備受關注,并且人們發(fā)現(xiàn)高次諧波譜具有以下特征,如圖1-2所示:(1)在微擾區(qū)中,高次諧波的強度隨著階次的增加迅速降低,這個現(xiàn)象可以通過微擾理論理解;(2)進入平臺區(qū)后,諧波強度幾乎不隨階次的增加而發(fā)生明顯變化;(3)高次諧波譜存在一個明顯的截止頻率,截止頻率以后的諧波強度也會隨著階次的增加迅速降低。由于平臺區(qū)和截止區(qū)高次諧波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無法用微擾理論解釋,因此人們對于高次諧波譜截止頻率的存在一直無法理解。直到 1993 年,,Corkum 等人提出了“半經(jīng)典三步模型”[27],如圖1-3所2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O469;TN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Paul Mortensen ,貢樹行;生物學新技術—用橢圓率測量術來鑒定特殊DNA[J];紅外;2000年02期
2 林則明,陳書潮,周海光;絲狀液晶橢圓率雙穩(wěn)性的流體動力學模型[J];光電子·激光;1990年03期
3 ;地震橫波Ⅱ[J];石油物探譯叢;1985年Z2期
4 黃貴根;;彈性流體動力潤滑(十)[J];機械;1984年10期
5 張鵬順,朱寶庫,劉樹春;彈性流體動力潤滑(三)[J];潤滑與密封;1981年04期
6 谷芊志;勵強華;;中心橢圓光子晶體光纖高雙折射以及色散的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6年03期
7 盛志軍;780nm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J];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1993年04期
8 張洪來;;小R彎管壓輪的設計[J];機械工藝師;1993年02期
9 周凱,陳加功,李鉻欣,殷曦沛;小R彎管壓輪的設計[J];山東機械;2002年03期
10 楊咸啟;劉勝榮;褚園;錢勝;;軸承接觸應力計算與塑性屈服安定[J];軸承;201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國良;陳海潮;鈕鳳林;郭震;楊英杰;謝軍;;瑞雷波橢圓率的測定與在反演東北地區(qū)S波速度結構中的應用[A];2015中國地球科學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二十二)——專題54地震面波、背景噪聲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質(zhì)結構及其變化[C];2015年
2 陳利菊;姚保利;韓俊鶴;郜鵬;蒲守智;;激發(fā)光偏振態(tài)對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異性的影響[A];第十七屆十三。ㄊ校┕鈱W學術年會暨“五省一市光學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瀟;固體高次諧波橢圓率依賴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9年
2 李國良;瑞雷波橢圓率的測定與在反演S波速度結構中的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6年
3 陳璇;薄壁管熱推彎曲過程有限元模擬[D];燕山大學;2006年
4 黃惠;雙芯光子晶體光纖的結構設計與特性分析[D];燕山大學;2014年
5 陳偉;基于破壞理論的冷卻器氫鼓泡安全分析與評價[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6 蔡隆玉;多形狀多結構參數(shù)三效催化轉(zhuǎn)化器數(shù)值模擬及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7 張思遠;拉曼效應對低雙折射光纖偏振態(tài)的影響與演化分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6943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94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