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傳輸線型亞納秒脈沖壓縮裝置
【圖文】:
抗Z1=50Ω,峰值電壓220kV,脈沖寬度5ns。由于其開關(guān)部分結(jié)構(gòu)導致的阻抗不匹配等原因[10],輸出脈沖并不是一個理想的方波(如圖2所示),脈沖前沿遠大于脈沖平頂,這會導致形成線FL3的充電壓縮效果降低,,為了分析實際的脈沖壓縮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建立了如圖3所示電路模型來進行研究。圖中FL11和FL12為Blumlein形成線的內(nèi)外線,F(xiàn)L1'來源于阻抗及長度的不匹配所產(chǎn)生的延長段,電路中其余部分與圖1中相同,圖4為脈沖源的模擬輸出波形,與實際波形(圖2)較為接近。Fig.2OutputwaveformofpulsegeneratorCKP1000圖2CKP1000輸出波形Fig.3Actualcircuitofpulse-compressiondevice圖3實際電路原理圖Fig.4Simulatedwaveformofactualpulse圖4按實際情況模擬的饋入脈沖Fig.5ChargingvoltageofpulseforminglineFL3vselectricallength圖5FL3的充電電壓隨τ2的變化曲線為了裝置的小型化考慮到與后端負載的匹配,選擇形成線FL3的阻抗為Z3=50Ω,同時根據(jù)實際所需的亞納秒脈沖寬度的要求以及考慮到開關(guān)的導通速度的影響,取FL3的電長度為τ3=0.33ns;诖藚(shù)計算了FL3的充電電壓隨FL2的電長度及阻抗的變化曲線如圖5~6所示。綜合考慮壓縮效率和裝置的空間尺寸,取FL2的電長度τ2=4τ3=1.32ns,同時考慮到高阻傳輸線的絕緣擊穿限制,取高阻線的阻抗Z2=200Ω。圖7為壓縮裝置工作時FL3的充電及輸出脈沖波形,由圖可見充電時間約5ns,當饋入脈沖U0=200kV時,F(xiàn)L3上的最大充電電壓為U3max=605kV,匹配傳輸線FL4上測得的輸出脈沖寬度約850ps,輸出電壓300kV,此時脈沖壓縮裝置的功率增益G為2.25倍。3實驗研究基于以上理論分析及仿真模擬的結(jié)果,在充分考慮高壓絕緣?
文所設(shè)計的脈沖壓縮裝置是應(yīng)用現(xiàn)有的CKP1000脈沖源展開實驗研究的,其采用Blumlein型脈沖形成線,輸出阻抗Z1=50Ω,峰值電壓220kV,脈沖寬度5ns。由于其開關(guān)部分結(jié)構(gòu)導致的阻抗不匹配等原因[10],輸出脈沖并不是一個理想的方波(如圖2所示),脈沖前沿遠大于脈沖平頂,這會導致形成線FL3的充電壓縮效果降低,為了分析實際的脈沖壓縮裝置的工作狀態(tài)建立了如圖3所示電路模型來進行研究。圖中FL11和FL12為Blumlein形成線的內(nèi)外線,F(xiàn)L1'來源于阻抗及長度的不匹配所產(chǎn)生的延長段,電路中其余部分與圖1中相同,圖4為脈沖源的模擬輸出波形,與實際波形(圖2)較為接近。Fig.2OutputwaveformofpulsegeneratorCKP1000圖2CKP1000輸出波形Fig.3Actualcircuitofpulse-compressiondevice圖3實際電路原理圖Fig.4Simulatedwaveformofactualpulse圖4按實際情況模擬的饋入脈沖Fig.5ChargingvoltageofpulseforminglineFL3vselectricallength圖5FL3的充電電壓隨τ2的變化曲線為了裝置的小型化考慮到與后端負載的匹配,選擇形成線FL3的阻抗為Z3=50Ω,同時根據(jù)實際所需的亞納秒脈沖寬度的要求以及考慮到開關(guān)的導通速度的影響,取FL3的電長度為τ3=0.33ns;诖藚(shù)計算了FL3的充電電壓隨FL2的電長度及阻抗的變化曲線如圖5~6所示。綜合考慮壓縮效率和裝置的空間尺寸,取FL2的電長度τ2=4τ3=1.32ns,同時考慮到高阻傳輸線的絕緣擊穿限制,取高阻線的阻抗Z2=200Ω。圖7為壓縮裝置工作時FL3的充電及輸出脈沖波形,由圖可見充電時間約5ns,當饋入脈沖U0=200kV時,F(xiàn)L3上的最大充電電壓為U3max=605kV,匹配傳輸線FL4上測得的輸出脈沖寬度約850ps,輸出電壓300kV,此時脈?
【作者單位】: 西北核技術(shù)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TN7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以蕾;王子宇;;基于非線性漸增原理的脈沖壓縮研究[J];光電子.激光;2007年09期
2 劉張林;時域數(shù)字脈沖壓縮及其實現(xiàn)[J];現(xiàn)代電子;2000年01期
3 紀平;時域數(shù)字脈沖壓縮及其實現(xiàn)系統(tǒng)[J];合肥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4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脈壓線組;雙色散聲面波脈沖壓縮濾波器的研究[J];電子學報;1979年03期
5 李立仁;脈沖壓縮器件及其進展[J];艦船電子對抗;1994年02期
6 曹文華;基于單模光纖的超短光脈沖產(chǎn)生方法(Ⅰ)──脈沖壓縮方法[J];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2期
7 劉儉輝,倪文俊,丁永奎,李智勇,李世忱;色散漸減光纖中的絕熱脈沖壓縮研究[J];半導體光電;2004年03期
8 曹文華;基于單模光纖的超短光脈沖產(chǎn)生方法(Ⅲ)──啁啾脈沖壓縮與弱脈沖壓縮[J];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4期
9 王巍,高振斌,高俊峰,韓月秋;塊浮點算法在數(shù)字脈沖壓縮中的應(yīng)用[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10 戴峰,張曉光,楊伯君;相位敏感放大器在脈沖壓縮中應(yīng)用的探討[J];光通信研究;200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鵬;金曉;和天慧;;脈沖壓縮系統(tǒng)微波輸入耦合窗的設(shè)計[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3)[C];2003年
2 張鵬;和天慧;金曉;黎明;;脈沖壓縮的氣體充壓分析[A];第二屆全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術(shù)交流會暨第十三屆四川省電子學會曙光分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胡航;;兩種抑制線性調(diào)頻信號脈沖壓縮旁瓣的加權(quán)方法[A];2004全國測控、計量與儀器儀表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4 羅林;楊文軍;鄧振淼;;調(diào)制濾波器在子帶脈沖壓縮中的應(yīng)用研究[A];2010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和天慧;金曉;黎明;;L波段HPM脈沖壓縮雙路并聯(lián)功率合成技術(shù)[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2)[C];2002年
6 和天慧;張鵬;金曉;黎明;;L波段HPM脈沖壓縮實驗研究[A];四川省電子學會高能電子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7 曾祥龍;王子杰;;基于級聯(lián)二階非線性效應(yīng)的飛秒孤子脈沖壓縮研究[A];第八屆全國光學前沿問題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鵬;和天慧;金曉;黎明;;S波段脈沖壓縮的氣體分析[A];四川省電子學會高能電子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9 謝蘇隆;曹學軍;;X波段過模圓柱腔脈沖壓縮技術(shù)理論研究[A];四川省電子學會高能電子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和天慧;金曉;黎明;張鵬;楊興繁;程云;陳天才;沈旭明;劉婕;;HPM脈沖壓縮雙路并聯(lián)功率合成實驗[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5)[C];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畢拉力;寬帶脈沖壓縮光柵的制作與刻蝕特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5年
2 熊正鋒;基于大功率速調(diào)管產(chǎn)生高功率微波技術(shù)研究[D];清華大學;201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姜文光;駐波激勵SBS脈沖壓縮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牛亞莉;正交插值與脈沖壓縮算法及其濾波器的優(yōu)化設(shè)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3 曹力中;基于硅基集成波導的激光脈沖壓縮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4 孫寶鵬;基于FPGA的雷達信號處理算法設(shè)計與實現(xiàn)[D];北京理工大學;2014年
5 祁建海;基于DSP/FPGA的多波形數(shù)字脈沖壓縮系統(tǒng)軟件的研究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6 丁智泉;線性調(diào)頻信號的脈沖壓縮系統(tǒng)設(shè)計與FPGA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7 劉琳童;線性調(diào)頻信號脈沖壓縮的FPGA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8 李朝陽;千焦耳高能拍瓦激光裝置脈沖壓縮特性分析[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8年
本文編號:25406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4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