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液滴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微流控技術 + 微液滴; 參考:《分析化學》2017年02期
【摘要】:微液滴具有體積小、比表面積大,速度快、通量高,大小均勻、體系封閉,內(nèi)部穩(wěn)定等特性,在藥物控釋、病毒檢測、顆粒材料合成、催化劑等領域中均有重要應用。微流控技術的發(fā)展為微液滴生成中實現(xiàn)尺寸規(guī)格、結構形貌和功能特性等的可控設計和精確操控提供了全新平臺。本文概述了微流控液滴技術的基本原理、液滴生成方式及其基本操控,比較分析了微液滴的傳統(tǒng)制備法與微流控合成法的異同,介紹了近年來微流控液滴技術在功能材料合成、生物醫(yī)學和食品加工等領域中的研究新進展,探討并展望了微流控液滴技術的潛在價值和未來發(fā)展方向。
[Abstract]:Microdrople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volume,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high speed, high flux, uniform size, closed system, internal stability and so on. 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drug controlled release, virus detection, particle material synthesis, catalyst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the controllable design and precise control of size specification,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droplet gen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icrofluidic droplet technology, droplet formation mode and its basic manipulation are summariz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microfluidic synthesis method of microfluidic droplet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by microfluidic droplet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is introduced. Recent advances in biomedicine and food processing are reviewed. The potential valu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microfluidic droplet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and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機械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11572013)~~
【分類號】:TN4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常銀霞;張思祥;;數(shù)字微流控系統(tǒng)動態(tài)模型研究[J];煤炭技術;2013年03期
2 胡志雄;郝冰濤;洪寶玉;劉文麗;;微流控技術發(fā)展對計量的新挑戰(zhàn)[J];中國計量;2013年10期
3 岳瑞峰;曾雪鋒;吳建剛;康明;劉理天;;基于介質(zhì)上電潤濕的數(shù)字微流控器件的模擬[J];電子器件;2006年03期
4 梁忠誠;趙瑞;;微流控光學及其應用[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8年06期
5 董玲;;微流控合成簡介及其研究進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姚波;何巧紅;杜文斌;石曉彤;方群;;微流控高通量試樣引入技術的研究進展[J];色譜;2009年05期
7 劉文明;李立;任麗;王建春;涂琴;王雪琴;王進義;;微流控細胞芯片生命分析應用多元化[J];分析化學;2012年01期
8 唐帆;邢宏龍;畢連花;鄭虎祥;王偉;;濾紙微流控設備集成電化學檢測[J];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9 李明;全紅花;封克;;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開設微流控分析技術課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中國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10 水玲玲;朱云飛;;微流控法制備功能性微納米液珠[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群;;多相微流控分析和微型化儀器研制及應用[A];第七次全國分析毒理學大會暨第四屆分析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張翼;潘文穎;蔣興宇;;基于微流控的蛋白質(zhì)分析檢測技術[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9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徐濤;岳婉晴;李卓榮;姚新生;蔡國平;楊夢蘇;;使用微流控單細胞陣列平行分析鈣離子釋放刺激的鈣離子通道的激活和抑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9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方肇倫;;淺談微流控分析系統(tǒng)應用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A];第三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孫海龍;宗怡;徐敏敏;姚建林;顧仁敖;;基于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微流控磁免疫分析[A];第十七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摘要文集[C];2013年
6 李泳江;文加斌;覃開蓉;;用于細胞動態(tài)生化信號切換刺激的微流控剪切裝置[A];第十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暨第十二屆全國生物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7 廖慶豐;王雅姝;楊軍;鄧林紅;;芯片上微流控培養(yǎng)室中培養(yǎng)活細胞方法的探索[A];2008年全國生物流變學與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8 張艷玲;馬嬌艷;南溪;黨福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全國發(fā)光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陳振玲;李勇;蔣興宇;;利用微流控技術建立癌癥細胞和血管內(nèi)皮細胞相互作用體系[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徐華國;梁好均;;流動聚焦型微流控體系中的液滴的圖案化排列模式和轉變[A];2014年兩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構學術研討會摘要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吳苡婷;快速檢測細菌毒素 服務公共衛(wèi)生安全[N];上?萍紙;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西然;基于微流控的環(huán)境微生物基因檢測芯片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魯芳;虹吸流動低成本微流控分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萬靜;MHD微流控驅動技術與微流控光器件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4 王聶君;液滴微流控及吸附功能材料用于水相液體樣品處理[D];清華大學;2015年
5 陶冶;基于液滴微流控的病毒顆粒檢測與分選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趙德;基于微納結構分離材料的微流控器件的構建及其在蛋白質(zhì)分離中的應用[D];東華大學;2016年
7 陳峰;基于微流控技術的血管平滑肌細胞遷移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6年
8 程瑤;基于微流控技術的生物載體的制備及應用[D];東南大學;2016年
9 趙磊;基于微流控的多重單細胞陣列構建及應用[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年
10 杜冠生;細胞水平的微流控疾病診斷和高通量藥物篩選系統(tǒng)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舟;微流控系統(tǒng)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開發(fā)[D];吉林大學;2009年
2 任伊娜;基于微流控的乳腺癌細胞三維培養(yǎng)芯片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張旭;基于微流控液滴的單細胞培養(yǎng)及篩選平臺[D];西南大學;2015年
4 范金龍;基于紙微流控分析裝置的功能核酸生化分析新方法研究[D];桂林理工大學;2015年
5 高貞;基于EWOD的數(shù)字微流控器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王貝貝;微流控空氣取水裝置的熱力學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楊怡;DVB空心泡沫微球的微流控成型與光聚合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8 宋寧寧;基于動電微流控技術的微粒操控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甘露;基于微流控的即時檢測芯片的設計與制造[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10 劉仁江;微流控神經(jīng)干細胞芯片的設計、制備、檢測及應用[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943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09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