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超聲的材料厚度檢測方法研究
本文選題:激光超聲 切入點:無損檢測 出處:《浙江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微弱沖擊信號的識別和提取技術研究”(編號:51175466),開展了激光脈沖在材料中熱彈性激發(fā)超聲縱波以及用于材料厚度無損檢測的研究。第一章:闡述了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探討了激光超聲的激發(fā)機理和方法、檢測手段和技術以及在無損檢測中的應用,分析了激光超聲及超聲檢測技術的研究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給出了論文的研究內容和總體框架。第二章:分析了激光超聲的激發(fā)機制,構建了熱彈機制下激光超聲激發(fā)的點源解析模型,探討了激光超聲縱波的檢測方法。第三章:基于熱傳導理論,研究了激光超聲熱固耦合的數值模擬方法,利用有限元數值模擬金屬材料中激光超聲的產生和傳播,對瞬態(tài)溫度場和應力場進行了模擬分析,研究了不同材料中激光超聲激發(fā)的超聲縱波信號。第四章:研究了基于小波變換的超聲縱波信號消噪方法,構建了一種基于包絡線算法的縱波渡越時間求解算法,實現了檢測厚度的計算。第五章:對激光超聲縱波檢測系統(tǒng)進行了總體設計,完成了檢測系統(tǒng)的硬件部分和軟件部分,進行了實驗和驗證分析。第六章:總結全文研究內容,展望進一步的工作。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f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waves excited by laser pulses in materials and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material thickness are carried ou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weak Impulse signals" (No. 51175466N).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re described, and the excita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laser ultrasound, the testing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i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re discussed.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aser ultrasonic and ultrasonic detection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general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are given.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excitation mechanism of laser ultrasound is analyzed, the analytical model of point source of laser ultrasonic excitation under thermoelastic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and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laser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wave is discussed.Chapter 3: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at conducti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laser ultrasonic thermal-solid coupling is studied.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laser ultrasonic in metal materials are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and stress field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The ultrasonic P-wave signals excited by laser in different materials are studied.Chapter 4: the method of ultrasonic P-wave signal de-noising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is studied, and an algorithm of calculating P-wave transit time based on envelope algorithm is constructed to calculate the measured thickness.Chapter 5: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laser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wave detection system is carried out,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parts of the detection system are completed, and the experiment and verification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Chapter six: summarize the content of this paper, and look forward to further work.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B30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水孝敏,許嵐兵,曹輝;一種實現雷達回波圖像的壓縮方法[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Z1期
2 張艷麗;楊仁弟;;基于小波變換自適應濾波方法的ECG信號消噪[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6期
3 趙轉哲;姜忠宇;何慧娟;;Matlab在貨車滾動軸承故障診斷中的應用[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4 李多田;張偉林;;結構無損檢測與小波分析方法[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5 張延;張凱;;農用拖拉機噴油泵校正器的設計與實現[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1期
6 何國棟;章姍姍;;基于小波變換的電力信號奇異性檢測[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7 賈朱植,董立文,董勃,謝元旦;Fourier變換和Gabor變換與小波變換的比較研究[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8 唐晶磊;蔡勇;林茂松;;基于小波變換的圖像邊緣檢測方法[J];兵工自動化;2005年06期
9 任磊;王天婧;陳祥光;;基于小波變換的油水混合物時域介電譜分析[J];兵工學報;2008年01期
10 林杰;付夢印;李道平;;自適應小波閾值去噪算法及在圖像處理中的應用[J];兵工學報;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東森;孫勇軍;;多維Laplace小波及其在顫振飛行試驗中的應用[A];第十屆全國空氣彈性學術交流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宋婧婧;王健平;;有限譜小波基函數及其應用[A];北京力學會第15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胡景明;張邦寧;;小波變換和Viterbi算法用于GMSK信號解調技術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建華;王榮;徐智勇;朱勇;;一種新的應用小波變換的直接檢測BOTDR系統(tǒng)[A];全國第十三次光纖通信暨第十四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宋宇;張元平;周海軍;;基于小波變換的圖像去噪中兩個關鍵問題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六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艾憲蕓;肖無云;王善強;;小波變換方法在gamma譜解析中的應用[A];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7 艾憲蕓;肖無云;王善強;;小波變換方法在gamma譜解析中的應用[A];第十四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2)[C];2008年
8 夏洲;陳喜陽;潘偉峰;朱辰;施沖;;超大型水電機組狀態(tài)監(jiān)測與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A];大型水輪發(fā)電機組技術論文集[C];2008年
9 胡博;陶文華;崔博;白一彤;尹旭;;基于小波神經網絡的異步電機故障診斷[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10 馬德云;霍達;滕海文;楊雅平;;梁剛度損傷診斷中的小波應用[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海霞;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結構的動力響應及安全判據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文海;水下被動目標瞬態(tài)特征檢測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王德才;基于能量分析的地震動輸入選擇及能量譜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張峰;輸電線路行波故障測距優(yōu)化算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陳國志;電力諧波和間諧波參數估計算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6 張剛臺;強場作用下氦離子高次諧波發(fā)射及孤立阿秒脈沖的產生[D];吉林大學;2011年
7 徐曉東;基于CCSDS IDC星載圖像壓縮算法的FPGA實現技術[D];山東大學;2011年
8 沈曉紅;基于輪廓波變換的圖像統(tǒng)計建模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趙輝煌;SMT焊點圖像處理及焊點三維質量信息提取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10 陳勇;基于樣條二進小波的人臉識別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焱麟;基于小波變換理論與比值分析法的變壓器勵磁涌流識別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明軍;基于小波包最優(yōu)樹的圖像融合技術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慶偉;基于小波變換的閾值圖像去噪方法[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鄭偉光;基于小波變換的信號調制方式識別方法[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任泉;基于光纖傳感的細紗小張力檢測技術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會臣;基于時頻分析的齒輪故障機理及診斷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朱明;基于信息熵的導航傳感器故障診斷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李芳;腦機接口中腦電信號特征提取及分類算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王碧s,
本文編號:1721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721214.html